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865--2021
代替JB/T9865.1-1999,JB/T9865.2-1999
磁电机用点火线圈
Magneto ignition coil
2021-05-17发布
2021-10-01实施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技术要求. 4试验方法. 5检验规则. 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II
T
表1 次级峰值电压. 表2检验项目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9865.1--1999《磁电机用点火线圈技术条件》和JB/T9865.2一1999《磁电机用
点火线圈试验方法》,与JB/T9865.1—1999和JB/T9865.2--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工作环境介质温度范围(见3.2,JB/T9865.1一1999年版的3.2);修改了耐振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见3.13和4.13,JB/T9865.1一1999年版的3.11和JB/T 9865.2—1999年版的4.9);增加了耐低温性能要求(见3.14);一增加了耐高温性能要求(见3.15);修改了耐温度变化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见3.16和4.16,JB/T9865.1-1999年版的3.13和JB/T
9865.2—1999年版的4.11);增加了耐温度、湿度组合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见3.17和4.17);一增加了对试验设备的要求(见4.1);删除了下落试验的要求(见JB/T9865.1-1999年版的3.12和JB/T9865.21999年版的4.18):修改了低温试验方法(见4.14,JB/T9865.2-1999年版的4.10):
一
修改了高温试验方法(见4.15,JB/T9865.2一1999年版的4.15)。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廊坊科森电器有限公司、重庆瑜欣平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锋龙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力华自动化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余姚市奥鑫电器有限公司、浙江中马园林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洪彬、张坤良、陶俊卫、张红亮、张云勇、雷德友、吴浩祥、张邦全、倪剑鸣、 陈晓明、黄新跃。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J94011.1—1989; ZBJ94011.2—1989; JB/T9865.1—1999; -JB/T9865.2—1999
磁电机用点火线圈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用小型汽油机用磁电机用点火线圈(以下简称点火线圈)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用途(除航空外)的点火线圈。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JB/T5140.2一2021磁电机技术条件 JB/T6730—2021磁电机点火系统测试方法
3技术要求
3.1一般要求
点火线圈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2工作环境
在下列环境条件下,点火线圈应能正常工作: a)周围介质温度为-30℃~80℃(非工作状态下允许30min内温度为-40℃~105℃); b)相对湿度不大于95%; c)大气压力为86kPa~106kPa
3.3外观要求
点火线圈外观无缺陷,标志清晰,封装完好、平整,外壳无破损,橡胶件无老化、龟裂等。 3.4连续发火性能
点火线圈所配磁电机按安装间隙的最大值安装,应在JB/T5140.2一2021中表1规定的连续发火转速范围内,能按JB/T6730一2021规定的三针放电器高压电极和搭铁电极间距离(以下简称三针极距)连续发火。测量最低和最高连续发火转速的持续时间均不得少于20s 3.5次级峰值电压 3.5.1电容放电式磁电机用点火线圈次级峰值电压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次级峰值电压
3.5.2蓄电池供电点火的磁电机在冷态(常温》、热态和起动时,点火线圈次级峰值电压应≥25kV。 3.6高压绝缘介电强度
点火线圈承受三针极距为12mm(对于工作容积小于50mL的配用发动机,三针极距为10mm)历时40s的放电试验,应无损伤或表面放电。 3.7高压开路性能
点火线圈承受峰值电压为35kV、历时1min开路试验,应无损伤或表面放电。 3.8初级和次级绕组直流电阻
点火线圈初级和次级绕组直流电阻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3.9初级和次级绕组电感
点火线圈初级和次级绕组电感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3.10绝缘电阻
点火线圈表面与高压引线间的电阻值不应小于1000M2 3.11高、低压引线连接强度
点火线圈高、低压引线连接处应分别能承受不小于50N和30N的拉力而无脱落。 3.12超速发火性能
按照JB/T5140.2一2021中表1规定的三针极距,点火线圈所配磁电机以最高转速的1.2倍(油锯用磁电机为1.33倍)连续运转3min,点火线圈应无损伤,且无断火现象。 3.13耐振动性能
点火线圈应能经受JB/T5140.2一2021中表4规定的X、Y、Z三个方向的扫频振动试验。试验后性能应符合3.4、3.5、3.7~3.9的要求。 3.14耐低温性能
点火线圈在不工作状态下进行-40℃土2℃或在工作状态下进行0℃土2℃的低温试验后,性能应符合3.4、3.5、3.7~3.9的要求。 3.15耐高温性能
点火线圈在工作状态下进行80℃土2℃、持续1h的高温试验后,性能应符合3.4、3.5、3.7~3.9 的要求。 3.16耐温度变化性能
点火线圈在不工作状态下,以在-40℃土3℃和90℃士3℃中各保持1h为一个循环,共进行二十个循环的温度变化试验后,性能应符合3.4、3.5、3.7~3.9的要求。 3.17耐温度、湿度组合性能
度、湿度组合试验,性能应符合3.43.5、3.7~3.9的要求。 3.18耐水性能
产品试样在其上表面水深达到200mm的水中保持2h后应能正常工作。 3.19线圈温升
点火线圈的温升限值不小于(不低于)55K。 3.20强化耐久性
在周围介质温度为80℃土2℃的条件下,增大三针极距,点火线圈所配磁电机以最高转速运转,经过历时120h的强化考核后,点火线圈性能应符合3.43.5、3.7~3.9的要求。
4试验方法
4.1对试验设备的要求 4.1.1试验时测试仪表的准确度不低于1.5级。转速表的精度不大于1%。 4.1.2磁电机试验台及所附转速表应符合下述条件:
a)采用无级调速装置,调速范围为100r/min~磁电机最高转速 b)200r/min~800r/min范围内转速波动不大于5%; c)800r/min~磁电机最高转速范围内转速波动不大于2%。
4.1.3示波器的最大上升时间为0.03uS,最小频带宽为10MHz,电压测量不稳定度不超过3%。 4.1.4高压探头的输入电容不大于5pF,输入电阻不小于100MQ。 4.2测试环境条件
测试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 a)周围介质温度为18℃~28℃: b)相对湿度为45%~75%; c)平均大气压力为86kPa~106kPa
4.3外观检查
目测检查点火线圈外观,结果应符合3.3的规定。 4.4连续发火性能检查
将点火线圈与所配磁电机安装在磁电机试验台上,高压引线与三针放电器相连接。按3.4的规定,测量最低连续发火转速,再将转速逐渐提高到磁电机最高转速,检查连续发火情况,磁电机不能有断火现象发生。 4.5次级峰值电压检查
将点火线圈与所配磁电机安装在磁电机试验台上,或者将点火线圈安装在专用试验台上,点火线圈处于开路状态,用示波器和高压探头测量次级峰值电压,测试应在10s内完成,其值应符合3.5的规定。 4.6高压绝缘介电强度试验
要求,将高压引线接至三针放电器上,放电频率为50Hz,试验时点火线圈不能有断火、击穿及表面放电现象。 4.7高压开路试验
将点火线圈安装在专用试验台上,向点火线圈初级施加电压使其次级峰值电压为35kV,历时1min (具有安全放电装置的磁电机需历时2min),目测点火线圈有无击穿损伤或表面放电现象。试验结束后重复4.4、4.5规定的各项检查。 4.8初级和次级绕组直流电阻测量
按3.8的要求,测量点火线圈的初级和次级绕组的直流电阻值。 4.9初级和次级绕组电感测量
按3.9的要求,测量点火线圈的初级和次级绕组的电感值。 4.10绝缘电阻检查
用1000V绝缘电阻表检查点火线圈外表面和高压引线间的电阻值,结果应符合3.10的规定。 4.11高低压引线连接强度检查
按3.11的规定,在点火线圈的高、低压引线连接处的两边施加静拉力,保持1min以上,引线应无脱落。 4.12超速发火性能试验
将点火线圈所配磁电机安装在磁电机试验台上,高压引线与三针放电器相连,按照JB/T5140.2一 2021中表1规定的三针极距,磁电机以1.2倍最高转速连续运转3min。试验结束后重复本标准4.4、 4.5规定的各项检查。 4.13振动试验
将点火线圈按使用安装位置固定在振动试验台上,在非工作状态下按3.13的要求进行试验。试验结束后重复4.3~4.5规定的各项检查。 4.14低温试验
点火线圈安装在0℃土2℃的恒温箱内,与所配的安装在恒温箱外的磁电机一起工作,三针极距应按JB/T5140.2-一2021中表1的规定,磁电机以最高转速的80%运转1h,然后立即重复本标准4.3~4.5 规定的各项检查。
在不具备上述试验条件时,点火线圈可在不工作状态下放入-40℃土2℃的低温箱中,保持2h后取出,在2min内重复本标准4.3~4.5规定的各项检查。 4.15高温试验
点火线圈安装在80℃土2℃的恒温箱内,与所配的安装在恒温箱外的磁电机一起工作,三针极距应按JB/T5140.2一2021中表1的规定,磁电机以最高转速的80%运转1h,然后立即重复本标准4.3~4.5 规定的各项检查。
4.16 6温度变化试验
点火线圈在不工作状态下,放入温度为-40℃土3℃的低温箱中保持1h后,在30s内移至温度为 80℃土3℃的高温箱中放置1h,以上过程为一个循环,共进行二十个循环的温度变化试验后,将点火线圈从试验箱中取出,在常温下放置2h以上,重复4.3~4.5规定的各项检查。 4.17温度、湿度组合试验
点火线圈在不工作状态下,放入恒温恒湿箱中,在温度达到50℃土2℃、相对湿度达到90%~95% 条件下,保持1h,然后从恒温恒湿箱中取出,在5min内重复4.3~4.5规定的各项检查。 4.18浸水试验
点火线圈在不工作状态下,放入深度≥200mm的水中,保持2h后,从水中取出,重复4.44.5 规定的各项检查,特殊要求除外。
检查前,允许擦拭点火线圈表面水露。 4.19线圈温升试验
点火线圈温升试验应按JB/T5140.2一2021中4.22的方法进行。 4.20强化耐久试验
点火线圈强化耐久试验条件: a)三针极距在JB/T5140.2一2021表1中规定值的基础上增加1mm; b)周围介质温度为80℃土3℃; c)试验转速和运行时间:所配磁电机以最高转速连续运转120h(车用点火线圈所配磁电机按最高
转速运转20h,按3000r/min运转4h,此为一个循环,共进行五个循环)。 试验结束后,点火线圈在常温下放置2h以上,重复本标准4.4、4.5规定的各项检查。
5检验规则
5.1出厂检验 5.1.1月 点火线圈逐件出厂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点火线圈出厂时应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5.1.2 出厂检验项目按表2的规定。 5.1.3 若其中一项次检验结果不合格,则判定出厂检验不合格。
表2检验项目技术要求
检验项目
序号 1 2 3 4 5 6
型式试验
出厂检验
试验方法
外观要求连续发火性能次级峰值电压高压绝缘介电强度高压开路性能初级和次级绕组直流电阻
3.3 3.4 3.5 3.6 3.7 3.8
A △ △ △ - △
4.3 4.4 4.5 4.6 4.7 4.8
△ △ △ A A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