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7. 120. 60 CCS H 13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 1171.13—2021
再生锌原料化学分析方法第13部分: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recycled zinc material-
Part 13:Determinationof thallium content-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2021-08-21发布
2022-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1171.13—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是YS/T1171《再生锌原料化学分析方法》的第13部分。 YS/T1171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锌量的测定Na2EDTA滴定法;第2部分:铅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
-
第3部分:铜、铅、铁、钢、镉、砷、钙和铝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一-第4部分:氟量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一第5部分:氟量和氯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一第6部分:铁量的测定NazEDTA滴定法; —第7部分:砷量和锑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8部分:汞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和冷原子吸收光谱法;第9部分: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0部分:氧化锌量的测定NazEDTA滴定法;第11部分:锗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一
一第12部分:铟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3部分: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方法1负责起草单位: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
份有限公司韶关冶炼厂。
本文件方法2负责起草单位: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方法1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
究中心、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西安汉唐分析检测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郴州市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方法2参加起草单位:西安汉唐分析检测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南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凡口铅锌矿、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郴州市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西有限公司、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方法1主要起草人:黄祖飞、廖桂平、左鸿毅、伏志宏、师世龙、古行乾、黄一帆、曾浩、谢辉、 张征莲、韦猛、胡荣华、马晓敏、林翠芳、谢磊、余灿辉、韩娇艳、李雪花、肖刘萍、罗永峰、徐萌琳、杨钟。
本文件方法2主要起草人:孙计先、苏春风、阮桂色、赵欢娟、李日平、唐碧玉、黄一帆、唐荣明、 苏利明、韦猛、林翠芳、谢磊、唐甜甜、叶玲玲、刘英波、李雪花、杨华东、孙平平、黄其宗、闫豫昕、谢芳彩、 罗舜、梁俊生、杨钟。
1
YS/T1171.13—2021
引言
再生锌原料是锌冶炼的重要来源,仅次于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锌精矿。YS/T1171《再生锌原料化学分析方法》规定了再生原料中各元素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旨在满足再生锌原料国内外贸易。
YS/T1171由13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锌量的测定NazEDTA滴定法;一第2部分:铅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第3部分:铜、铅、铁、钢、镉、碑、钙和铝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4部分:氟量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第5部分:氟量和氯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第6部分:铁量的测定Na2EDTA滴定法;一第7部分:砷量和锑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一第8部分:汞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和冷原子吸收光谱法;一第9部分:镉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0部分:氧化锌量的测定Na2EDTA滴定法;一第11部分:锗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12部分:钢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一第13部分:铊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铊无色无味,毒性强烈。中毒可以引起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患。最终导致神经系统损害,严重
-
中毒足以导致死亡。一般认为对成人最小致死量约为12mg/kg。作为回收利用的再生锌资源来源复杂,杂质中往往含有铅、镉、铊等重金属毒害元素,其中铊的含量范围为0.00005%~0.2%,在生产、流通中容易形成重金属污染,是企业环保监测的重点项目。因此准确分析再生锌原料中铊的含量尤其重要。 现有再生锌化学分析方法中缺少的分析方法,已无法满足企业生产和市场贸易结算的要求。
YS/T1171.13重点补充再生锌原料中铊含量的测定方法,以满足生产贸易需求。
II
YS/T1171.13—2021
再生锌原料化学分析方法第13部分: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再生锌原料中铊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再生锌原料(包括锌渣、锌灰、粗制氧化锌、烟道灰、瓦斯泥/灰、含锌烟尘、含锌物料等,
不适用于废锌电池、废涂层等)中铊含量的测定。方法1测定范围:0.00005%~0.010%;方法2测定范围:0.0040%0.22%。本部分测定范围重叠区间的仲裁方法为方法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方法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4.1方法提要
试料用氟化氢铵、盐酸、硝酸、硫酸分解,用氢溴酸去除锑锡等杂质。以193Ir为内标,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上测定,用标准曲线法计算试料中的铠含量。 4.2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件中所使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及以上纯度的试剂,所用水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及以上纯度的水。 4.2.1盐酸(p=1.19g/mL)。 4.2.2硝酸(p=1.42g/mL)。 4.2.3硫酸(p=1.84g/mL)。 4.2.4 氢溴酸(p=1.49g/mL)。 4.2.5硫酸(1+1)。 4.2.6混合酸(1十1):向500mL硝酸(4.2.2)中边搅拌边加人500mL硫酸(4.2.3),冷却后使用。 4.2.7氟化氢铵溶液(100g/L),储于聚乙烯瓶中。 4.2.8铊标准贮存溶液:
称取0.2795g三氧化二铊(wT,0≥99.99%)置于200mL烧杯中,盖上表面皿,缓慢加入25mL硝
1
YS/T1171.13—2021
酸(4.2.2)低温溶解,驱除氮的氧化物,取下冷却至室温,用水洗涤表面血及杯壁,移人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 4.2.9铊标准溶液a:移取5.00mL铊标准贮存溶液(4.2.8)于5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硝酸(4.2.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μg铊。 4.2.10铊标准溶液b:移取5.00mL铊标准a(4.2.9)于500mL容量瓶中,加人10mL硝酸(4.2.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ng铊。 4.2.11铊标准溶液c:移取10.00mL铊标准b(4.2.10)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2mL硝酸(4.2.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ng铊。 4.2.12内标溶液:10ng/mL193Ir溶液,以硝酸(2十98)为介质。 4.2.13氟气:WAr≥99.996%。 4.3仪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辨率0.1amu~1amu;1ng/mL205T1同位素的响应值>10°。 4.4样品 4.4.1样品粒度应不大于100μm。 4.4.2样品在100℃土5℃烘箱烘干1h,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4.5试验步骤 4.5.1试料
称取0.10g样品(4.4),精确至0.0001g。 4.5.2平行试验
平行做两份试验。 4.5.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4.5.4测定
4.5.4.1将试料(4.5.1)置于300mL烧杯中,加人20mL盐酸(4.2.1),盖上表面皿于电热板上加热溶解5min,加入2mL氟化氢铵溶液(4.2.7),加入5mL硝酸(4.2.2),继续加热至体积约为10mL时,加入4mL硫酸(4.2.5),继续加热至冒浓白烟。[若杯壁出现大量黑色炭粉状物质时可沿杯壁小心加入约 1mL~2mL混合酸(4.2.6)去除」,取下稍冷。加人10mL氢溴酸(4.2.4),继续加热至氢溴酸烟冒尽,待硫酸挥发至近干时取下稍冷,用水吹洗表面皿及杯壁至体积约50mL,加入2mL硝酸(4.2.2),加热至微沸10min,取下冷却至室温,移人100mL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干过滤。 4.5.4.2按表1分取试液至100mL容量瓶,加入1mL硝酸(4.2.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4.5.4.3以193Ir为内标,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选定的工作条件下,测定试液及随同试料空白溶液205T1同位素的响应值,用标准曲线法计算铊的含量。 4.5.5工作曲线的绘制 4.5.5.1分别移取0mL、1.00mL、2.00mL、5.00mL铊标准工作溶液c(4.2.11)、1.00mL、2.00mL 铊标准工作溶液b(4.2.10),于一组100mL容量瓶中,加人1mL硝酸(4.2.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2
YS/T1171.13—2021
表3再现性限(方法1) 0.00044
0. 0055 0.0006
0. 0094 0.0008
WT/% R/%
0.0019 0.0003
0.000046
0.00012
0.000020
5方法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5.1方法提要
试料用硝酸、盐酸、氢氟酸和高氯酸分解,用稀盐酸溶解盐类。在稀盐酸介质中,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上测定铊的发射强度,按标准工作曲线法计算铊的质量分数。 5.2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5.2.1盐酸(p=1.19g/mL)。 5.2.2硝酸(p=1.42g/mL)。 5.2.3氢氟酸(p=1.15g/mL)。 5.2.4高氯酸(p=1.67g/mL)。 5.2.5盐酸(1十1)。 5.2.6硝酸(1十1)。 5.2.7铊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2795g三氧化二铊(wTzo>99.99%),置于200mL烧杯中,盖上表面血,缓缓加入50mL硝酸(5.2.6),低温加热溶解,加热驱除氮的氧化物后冷却,移入250mL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铊。 5.2.8铊标准溶液:移取10.00mL铊标准贮存溶液(5.2.7)于200mL容量瓶,加入40mL硝酸(5.2.6),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50μg铊。 5.3仪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在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 a)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不是“零”浓度标准溶液)测量11次,铊元素光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不
超过2.0%; b)推荐谱线190.794nm。
5.4样品 5.4.1样品粒度应不大于100μm。 5.4.2样品在100℃士5℃烘箱烘干1h,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5.5试验步骤 5.5.1试料
称取0.20g样品(5.4),精确至0.0001g。 5.5.2平行试验
平行做两份试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