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14560-2022 履带起重机

GB/T 14560-2022 履带起重机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7.15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2 08:49:39



相关搜索: 起重机 履带 14560

内容简介

GB/T 14560-2022 履带起重机 ICS53.020.20 CCS J80
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560-2022 代替GB/T14560—2016
厦带起重机
Crawler cranes
2023-02-01实施
2022-07-11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4560—202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
3
4 5 试验方法 6 检验规则· 7 使用说明书与标志 8 包装、运输和贮存附录A(资料性) 起重机主要结构示意图· 附录B(资料性) 起重机臂架组合主要形式附录C(规范性) 履带平均接地比压计算方法附录D(规范性) 结构试验方法附录E(规范性) 检验项目
13 29 30 31 32 35 37 38 44 GB/T14560—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4560—2016《履带起重机》,与GB/T14560—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6年版的第2章);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6年版的第3章);
一更改了工作场地海拔的要求(见4.1.1,2016年版的4.1.1);
更改了非工作风速的要求(见4.1.3,2016年版的4.1.3); -增加了伸缩机构运行速度相对误差的要求(见4.2.1.5);增加了排气烟度限值要求(见4.2.3);更改了焊缝缺陷质量分级和焊缝检测要求(见4.2.6,2016年版的4.2.5);更改了臂架头部位移的要求(见4.2.8,2016年版的4.2.7);更改了变幅机构的要求(见4.4.2,2016年版的4.4.2); -增加了伸缩机构的要求(见4.4.3); -增加了密封性能试验时密封性要求(见4.5.1.8);
-
更改了幅度限位器、防止臂架向后倾翻的装置、角度限位器的要求(见4.8.2.3、4.8.2.4、4.8.2.5, 2016年版的4.8.2.3、4.8.2.4、4.8.2.5);更改了主要尺寸测定的内容(见5.3.1,2016年版的5.3.1);更改了最高起升速度、最高回转速度的试验方法(见5.3.3.1、5.3.3.3,2016年版的5.3.3.1、 5.3.3.3); 增加了主臂伸、缩时间的测量方法(见5.3.3.5);增加了跑偏量测试图(见5.5.2);空载试验中增加了臂架伸缩的试验方法(见5.6.2.5);更改了额定载荷试验方法(见5.7.2.1,2016年版的5.7.2.1);更改了动载荷试验方法(见5.8.2.1、5.8.2.3,2016年版的5.8.2.1、5.8.2.3);更改了静载荷试验方法(见5.9.2,2016年版的5.9.2);更改了密封性能试验方法(见5.11,2016年版的5.11);将“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测量”更改为“排气烟度测量”(见5.13,2016年版的5.13);增加了箱形臂起重机主要结构示意图(见图A.3);更改了起重机臂架组合示意图(见附录B,2016年版的附录B);更改了履带平均接地比压计算方法(见附录C,2016年版的附录C); -更改了结构试验方法(见D.1.1.1、D.1.1.3,2016年版的D.1.1.1、D.1.1.3);更改了检验项目表(见表E.1,2016年版的表E.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太原科技大学、中机科(北京)
车辆检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辽宁抚挖重工机械股
I GB/T14560—2022
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丽、徐格宁、周波、孙影、张卫东、彭继文、张玉柱、刘普、韩雷、李伟涛、王宪国、 孟祥吉、陈宏健。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3年首次发布为GB/T14560—-1993; -2011年第一次修订时,并人了GB/T13330一1991《150t以下履带起重机性能试验方法》的内容; -2016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Ⅱ GB/T14560—2022
履带起重机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履带起重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说明书与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液压式履带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766 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元件的通用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3811 起重机设计规范 GB/T5226.32 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第32部分:起重机械技术条件 GB/T 6067.1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 GB/T 6974.1 起重机术语第1部分:通用术语 GB/T 6974.2 起重机术语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 GB/T7935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8918 重要用途钢丝绳 GB/T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10051.1 起重吊钩第1部分:力学性能、起重量、应力及材料 GB/T10051.2 起重吊钩 第2部分:锻造吊钩技术条件 GB/T12265.3 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 GB/T12602 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 GB/T13306 标牌 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5052 起重机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符号 总则 GB/T19418 钢的弧焊接头缺陷质量分级指南 GB/T20062 流动式起重机作业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GB/T20118 钢丝绳通用技术条件 GB/T20303.2 起重机司机室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 GB20891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 GB/T21457 起重机和相关设备试验中参数的测量精度要求 GB/T21458 流动式起重机额定起重量图表 GB/T22358 土方机械防护与贮存 GB/T23821 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GB/T24809.2- -2015 起重机对机构的要求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 GB/T24817.2 起重机控制装置布置形式和特性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 GB/T24818.2 起重机 通道及安全防护设施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
1 GB/T14560-—2022
GB/T28264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GB/T34198 起重机用钢丝绳 GB/T34529 起重机和葫芦钢丝绳、卷筒和滑轮的选择 GB36886 :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 GB/T37910.1一2019焊缝无损检测射线检测验收等级 极第1部分:钢、镍、钛及其合金 JB/T4198.1工程机械用柴油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 JB/T5946 工程机械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8727 液压软管总成 JB/T 9737 流动式起重机液压油固体颗粒污染等级、测量和选用 JB/T10559—2018起重机械无损检测 钢焊缝超声检测 YB/T5359 压实股钢丝绳
术语和定义
3
GB/T6974.1、GB/T6974.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桁架臂 latticeboom 由型材或组合截面杆件连接而成的杆系结构臂架。
3.2
箱形臂boxboom 由板材成型或连接而成的封闭中空截面的板系结构臂架。
3.3
主臂 mainboom 与转台铰接,用于支撑载荷提升、可以变幅的构件。
3.4
副臂jib 与主臂端部连接,以增加臂架长度和辅助起升的构件。
3.4.1
变幅副臂 luffingjib 在作业过程中,可改变与主臂夹角的副臂。
3.4.2
固定副臂 fixedjib 在作业过程中,不改变与主臂夹角的副臂。
3.5
主臂榄杆mainboommast 与转台铰接,钢丝绳通过其头部的滑轮组能使主臂变幅的构件。
3.6
副臂杆flyjibmast 与主臂端部或附近部件铰接,用于支撑副臂的构件。
3.7
超起杆 Fsuperliftmast 端与转台或主变幅榄杆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主臂和超起平衡重连接,能改变臂架工作幅
度、提高起重性能的构件。
2 GB/T14560—2022
3.8
超起装置 superliftdevice 通过增设超起(臂)杆、超起平衡重和辅助机构,改善构件受力状况及整机稳定性,从而提高起重
性能的装置。 3.9
超起工况 superlift operatingmode 使用超起装置的起重机作业工况。
3.10
标准工况 standardoperatingmode 不使用超起装置的起重机作业工况。
3.11
最低稳定起升速度 minimunstableliftspeed 起升机构持续稳定运行的最低速度。
4技术要求
4.1工作条件
4.1.1工作环境温度为一20℃~40℃,工作场地海拔不应超过2000m。 4.1.2工作风速应满足如下要求:
一臂架长度不大于50m时,风速不应超过14.1m/s;臂架长度大于50m时,风速不应超过9.8m/s。
-
注:均为3s瞬时风速。 4.1.3非工作风速应满足如下要求。
a) 桁架臂起重机:
1)在主臂工况中,当主臂长度不小于50m、风速大于或等于21m/s时,应将整个臂架放倒
在地面上;
2) 在副臂工况中,当主臂加副臂组合长度不小于50m、风速大于或等于15m/s时,应将整
个臂架放倒在地面上。
b)箱形臂起重机:
1)当风速大于15.5m/s时,应将副臂收回; 2)当风速超过20.0m/s时,应将整个臂架收回至非工作状态。
注:均为3s瞬时风速。 4.1.4工作地面应坚实、平整,地面倾斜度不应大于1%。若制造商允许回转平面的倾斜度更大或更小,应提供相应的额定起重量图表。
工作过程中支撑地面不应有下陷。必要时根据不同地面允许的静载荷采取相应措施,以满足工作
地面的承载要求。地面或支撑面的承载能力应大于起重机当前工况下最大接地比压。
注:超过上述范围时,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4.2整机 4.2.1一般要求 4.2.1.1300t以上起重机宜带超起装置,起重机结构形式见附录A,起重机常见臂架组合型式见附录B。 4.2.1.2起重机的设计计算应符合GB/T3811的有关规定。
3 GB/T14560—2022
4.2.1.3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图表应符合GB/T21458的规定。 4.2.1.4 起重机应具有在规定条件下的带载行走功能, 4.2.1.5走 起升、变幅、伸缩、回转和行走等机构的运行应平稳,其运行速度与设计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 4.2.1.6 起重机的主要外形尺寸误差不应大于1%。 4.2.1.7 额定载荷状态下,起升机构卷扬钢丝绳的单绳微动速度不应大于5m/min。 4.2.1.8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空载行走状态的起重机以最低稳定速度前进或后退行走20m,其跑偏量不应大于士250mm。 4.2.1.9走 起重机作业过程中液压油箱内的相对温升不应超过40℃,且最高油温不应超过80℃。 4.2.1.10 主臂、副臂、枪杆等有后倾可能时,应设置防止臂架向后倾翻的装置。主臂榄杆宜配置自扳起装置。 4.2.1.11 空载、带基本臂的起重机在平整、坚实、干燥的地面上直线行驶时,设计爬坡能力应满足表1 的规定。
表1设计爬坡能力
最大起重量
设计爬坡能力 ≥15% ≥10%
≤450 t >450 t
不带超起装置
≥>5%
带超起装置
4.2.1.12发动机的技术要求应符合JB/T4198.1的规定,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应符合GB20891的规定。 4.2.1.13起重机在空载和额定载荷各工况下,应动作平稳,无异响或抖动。工作速度达到技术文件的要求。制动可靠且在任何提升操作条件荷均不应出现明显的反向动作。
在动载和静载试验过程中或试验结束后,起重机的结构件不应产生裂纹、永久变形、油漆剥落。零部件不应产生对起重机的性能与安全有影响的损坏,连接处无出现松动或损坏。 4.2.1.14起重机的履带平均接地比压计算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 4.2.2噪声
起重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运行时,司机耳旁噪声和机外辐射噪声声功率级限值应符合GB/T20062的规定。 4.2.3排气烟度
起重机的排气烟度限值应符合GB36886的规定。 4.2.4整机抗倾覆稳定性 4.2.4.1 起重机在进行静态稳定性试验过程中,应不倾覆, 4.2.4.2起重机在进行抗后倾覆稳定性试验时,分别测量或计算臂架一侧倾覆线上的总载荷,不应小于起重机总质量重力的15%。 4.2.5 可靠性 4.2.5.1可靠性试验时,起重机的作业率不应低于85%。
4
上一章:GB/T 41510-2022 起重机械安全评估规范 通用要求 下一章:JB/T 10657-2021 宽筛面强迫同步直线振动筛

相关文章

GB/T 14560-2016 履带起重机 GB/T 14560-2011 履带起重机 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结构原理与维修 ZJM-001-4352-2018 大型履带起重机 巧用履带起重机超起托盘 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使用与维修一点通 T/ZZB 0303-2018 大型履带起重机 履带起重机力矩限制器的使用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