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53.020.20 J80
G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560-2011
代替GB/T14560--1993.GB/T13330-1991
履带起重机
Crawler cranes
www.docin.com
2011-12-01实施
2011-06-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B 新系寿行
GB/T14560—2011
目 次
前言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技术要求
-
401 工作条件 4.2 整机 4:3 结构 4.4 机构 4.5 液压系统 4.6 气动系统 4.7 电气系统 4.8 摄纵系统与控制系统 4.9 安全防护装置 5. 试验方法 5,1 总购: 5.2 试验准备 5.3 主要参数测定 5.4 外观检查· 5.5 行驶性能试验 5.6 空载验·· 5.7 疯定载荷试 5.8 动载荷试验 5.9 静载荷试验 5,10 整机抗倾覆稳定性试验 5.11 密封性能试验 5.12 噪声渊蛋 5.13 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测量 5.14 液压油固体颗粒污染测量 5.15 结构试验 5.16 可靠性试验 5.17 试验记菜 5.18 工业性试验 6
o
P
20 20
2
1
检验规则· 6.1 分类 6.2 出厂检验 6.3. 型式检验·
2
使用说明书与标志
7
4
GB/T14560-2011 7.1使用说明书 7.2标志… 8包装、运输和览存 8.1 包装 8.2 运输: 8.3贮存,附录A(资料性附录) 起重机主要结构示意图
附录B(资料性附录) 起重机臂架组合主要形式附录C(规范性附录) 结构试验方法附录D(规范性附录) 工业性试验方法附录E(规范性附录) 检验项目和合格判定
参考文献
www.docin.com
GB/T14560—2011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14560-1993(150+以下履带起重机技术条件》:GB/T13330-1991150+以下带起重机性能试验方法》,并是在JB/T5318一1991大型带起重机技术条件》和JG/T55-1999 《履带起重机结构试验方法》基础上进行的修订,
本次修订主要参照了EN13000:2004起重机 流动式起重机、ANSIB30.5-2004流动式起重机和铁路起重机安全标准)和JISD6301+2001流动式起重机的结构性能》等标准,
本标准与GB/T14560-1993等四项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原标准整合为一个标准,标准名称改为《履带起重机》 增加了超起机构的要求和整机可靠性的要求;增加了水平显示器、下降深度限位器、超载保护装置、故障显示器和三色指示灯报警装置等安全装置:增加了超起工况试验、可靠性试验或工业性试验等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中增加了检验项目的缺陷等级和合格判定的缺陷组合:荆除了最大起重量为140t~300+的限制:删除了臂架的形位公差、以及对温带板、拖轮、支重轮关于材料的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起重机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汉香、韩国起、商一平、张良栋、张建军、黄勇,黎伟福、 本标准所代誉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A..aocin.com
GB/T14560-1993
E
GB/T14560-2011
履带起重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履带起重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说明书与标志、包装、运输和更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液压式履带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助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获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766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3766-2001.eqVISO44131998) GB/T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6974.1 起重机术语第1部分:通用术语(GB/T6974.1-2008,1S04306-1:2007
IDT)
GB/T6974.6 起重机板名词术语流动式起重机 GB/T7932 气动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 GB/T7935 液压元件 通用技术条件 GB8918重要用途钢丝绳(GB8918-2006.1SO3154-1988.MOD) GB/T9286 色漆和清漆漾膜的划格试验(GB/T9286-—1998eqvISO24091992) GB/T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005I1起重品钩机械性能、起重量、应力及材料 GB/T10051.2 起重吊钩 直柄吊钩技术条件 GB12602- 起重机械超敬保护装置安全技术规范 GB12265.1 机械安全 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12265.1-1997eqgVEN294
n.com
1992)
GB12265,3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GB12265.3—1997,eqVEN349,1993) GB/T13306标牌 GB15052起重机械危险部位与标志 GB/T19924流动式起重机定性的确定(GB/T19924-2005.ISO43051991,IDT) GB20062流动式起重机作业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GB/T20118 一般用途钢丝绳 GB/T20303:2,起重机司机室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GB/T203032-—2006,ISO8566-2
1995.IDT)
GB20891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测量方法(中国工,Ⅱ价段) (GB20891-2007,2002/88/EC,MOD)
GB/T21457 起重机和相关设备 试验中参数的测量精度要求(GB/T21457-2008,1SO9373 1989.IDT)
GB/T22358 土方机械防护与此存(GB/T22358-2008.ISO6749:1984,IDT) JB/T4198.1 工程机械用柴油机技术条件
1
GB/T14560-2011
JB/T5946 工程机械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7039 液压叶片泵 JB/T7041 液压齿轮泵 JB/T7043 液压轴向柱塞泵 JB/T8727 液压软管总成 JB/T8728 低速大扭矩马达 JB/T9737.1 汽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液压油围体颗粒污染 等级 JB/T9737.2 汽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液油固体颗粒污染 测量方法 JB/T10206 搜线液压马达 JG/T5082.1 建筑机械与设备焊接件 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6974.1.GB/
O 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A
HINA
3.1
变幅副背(塔式副 R Inrtingjlo 在作业过程中 变与主呼实角的副皆固定副臂 fixodjib 在作业过程中 以改变与主情来角的副情
3.2
S 山
3.3
主臂榄杆 memast 与转台饺接·钢 您细过其头部的滑轮组患使主带更蓝的怕干副營檐杆lyiboust 与主臂端部铰链学化位于主量岩部被链解近,钢丝维通划其头部的滑轮组能使副背变辅的枪杆
3.4
3.5
C
超起稳杆superiitmas 一端与转台铵接,另 道 过拉板(或拉绳)与主和超起配重连换,能改变情架工作幅度提高起
INV
重性能的枪杆。 3.6
超起机构superliftmechanism 通过增设超起髓杆、超起平衡重和辅助机构,改善构件受力状况及整机稳定性,从而提高起重性能
的装置, 3.7
越起工况 superlift operatingmode 带有超起机构的起重机的作业工况,
3.8
标准工说standardoperatingmode 不带超起机构的起重机的作业工况。
4技术要求 4.1工作条件 4.1.1工作环境温度为一20℃~十40℃.工作场地海拔高度一般不应超过1000m, 2
GB/T14560-2011
4.1.2工作风速要求如下:
a) 臂架长度不大于50m的起重机,风速不应超过13.8m/s; b) 曹架长度大于50m的起重机,风速不应超过9.8m/%
4.1.3 臂架长度不小于50切的起重机,在下列非工作风速时,应将整个臂架平放例在地面上:
仅装主臂时,风速大于或等于21m/s
as
b)装有主臀和副臂时,风速大于或等于15m/s 41.4工作地面应坚实、平整、地面倾斜度不应大于1%,若制适厂允许回转平面的倾斜度更大,应提供待殊的起重量表,
工作过程中支探地面不应下陷,根据不同地面充许的静载荷则应取相应措施,以满足工作地面的承载要求,地面或支撑面的承载能力应大于起重机的接地比压。 4.2整机 4.2.1一般要求 4.2.1.1起重机的主要结构分为带超起机构和不带超起机构两种形式,其示意图见附录A。起重机整架组合主要形式见附票B 4.2.1.2起重机的设计计算应符合GB/T3811的有关规定。 4.2.1.3起重机应具有带载行驶功能,当地面坡度不大于0.5%、行驶速度小于05km/h,臂架位于行驶方向的正前方,起重机直线行驶时,起重机应能起吊相应工况100%额定总起重量的载荷 4.2.1.4起升、变、回转和行驶等机构的运行速度应平稳其额定运行速度与设计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 4.2.1.5起重机的主要尺寸相对于公称值的误差不应大于1%, 4.2.1.6 起重机主要部件的质量相对于公称值的误差不应大于3% 4.2.1.7 在主臂工况下,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和回转机构中任意两个机构应能同时工作, 4.2.1.8起升机构卷扬钢丝绳的单绳微动速度不应大于5m/min 4.2.1.9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空载行驶状态的起重机以最低稳定速度前进或后退行驶20m,其题偏量不应大于250mm 4.2.1.10在制造厂规定的使用工说下起重机作业过程中液压油箱内的相对温升不应超过40:℃且最高油温不应超过80℃ 4.2.1.11主臂、副臂、枪杆等宜设置防后倾装置 4.2.1.12空载、带基本臂的起重机在平整、坚实,干燥的地面上直线行驶时,爬坡能力应符合以下规定:
最大额定总起重量为150+及以下的起重机不小于30% 最大领定总起重量大于150+的起重机不小于15%
4.2.1.13发动机的技术要求应符合JB/T4198.1的规定,排气考染物排放限值应符合GB20891的规定 4.2.1.14最短工作主臂、最小工作幅度、起吊最大额定总起重量或最长主情、录小工作幅度、起吊相应额定总起重量时,载荷起升到菜一高度不使用机械制动器制动)、发动机熄火(停止油泵工作)持续 15min,载荷或臂架端部的下降距离不应超过15mm或主臂变躺油缸活塞杆的回编量不超过2mm. 4.2.2课声
起重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运行时,在8h的一个工作日内、司机耳旁的噪声不应大于85dB(A)机外辐射噪声声功率级限值应符合GB20062的规定。 4.2.3整机抗倾覆稳定性
整机抗倾覆稳定性的确定应符合GB/T19924的规定:
GB/T14560—2011 4,2.4可靠性 4.2.4.1可靠性试验时,起重机的作业率不应低于85% 4.2.4:2起重机可靠性试验时间规定如下
最大额定总起重量小于150t的起重机不应少于500h; b)最大额定总起重量为150t~400t的起重机不应少于350h; e最大额定总起重量大手400t的起重机不应少于300h,如受试验条件限制,起重机可靠性试验也可用工业性试验代替,
4.2.5焊接
结构件的焊缝质量应满足机械性能设计计算的要求,焊接技术要求应符合JG/T5082,1的规定, 4.2.6涂装 4.2.6.1油漆应光洁,均勺、不应有漏漆、起皮、脱落和色泽不一致等缺陷,主要大平面无流痕、气泡等缺陷,漆膜坚期,每层漆膜耳度不小于(25~35)Mm,总漆膜厚度为不小于(100~150)Mm,漆膜附着力应符合GB/T9286中的一级质量要求, 4.2.6.2臂架、转台、下车,履带架等主要结构件的涂装技术要求应符合JB/T5916的规定。 4.3结构 4.3.1臂架 4.3.1.1臂架材料的选择应符合GB/T3811的规定 4.3.1.2主臂的上表面应设置肾架的安装、拆卸、维修和保养的通道通道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T3811 的规定、 4.3.13 当臂架的裁载面高度大于2m时,为使人员能够到达胃架的上部,应在起重机或警架上采敢适当的措施(如扶手把手,安全防护装置等)确保人身安全、 4.3.1.4装配/拆卸臂架的健节销轴时应有必要的安全保证措施, 4.3.2下车 4.3.21 履带的张紧程度应可调,其有伸缩性的履带架,其伸缩运动应平稳, 4.3.2.2 展带装置若需要单独运输,下车宜设置其有自装卸功能的装置,履带安装完成后能可靠锁定, 4.3.23履带架、支重轮,题动轮、从动轮纵向对称中心线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偏差应不大于2mm, 4.3.3同机室 4.3.3.1 司机室应符合GB/T20303.2的规定 4.3.3.2 司机室内应配备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4.4机构 4.4.1起升机构 4.4.1.1起重作业时,载荷起升或下降动作平稳,载荷在在何位置均能可靠停稳。 4.412 载荷在空中停稳后,再次启动提升载时,在任何提升操作条件下,载荷均不应出现明显的反向动作, 4.4,1.3严禁起重机带载自由下降,应通过动力控制载荷的下降速度 4.4.1.4起升机构宣配置卷简旋转指示器或监视装置,将其设置在操作者易于观察的位置 4.4.1.5起升机构应设置常闭式制动器,并能承受不小于1.5倍的工作扭矩。
在紧急状态下,减速不应导致结构、钢丝绳、卷筒及机构的损害。 4.4.2变幅机构 4.4.2.1臂架变辅采用卷扬机构时,卷扬机构应设置常闭式制动器,并能承受不小于1.5倍的工作扭矩、
当设有停止器,则在变幅运动结束或长时间不工作、且系统的动力被切断时,停止器应处于锁止状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