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6304.1—2016
油气储运工程穿跨越设计规范
第1部分:河流开挖穿越
Code for crossing and aerial crossing design of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project -
Part 1: River open cut crossing
2017-04-01实施
2016-12-26 发布
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Q/SY 06304.1—2016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Ⅲ
总则基本规定 5.1 -般规定 5.2 穿越位置· 5.3 基础资料 5.4 材料选用 6 勘察与测量
4
5
2
6.1测量· 6.2 勘察· 穿越断面设计 7.1 管道曲线设计 7.2 管沟开挖、回填,作用与作用组合 8.1 作用…. 8.2 作用组合· 9穿越管段设计
8
X
9.1 壁厚计算· 9.2 刚度、强度及稳定性核算 9.3 抗震设计 9.4 稳管设计
C
10 12 13
10 防腐、焊接及试压·
14
10.1 防腐 10.2 焊接与检验 10.3 清管与试压
14 :14 15
11不带水开挖措施
15
11.1 围堰导流 11.2 降水与排水 11.3 开挖支护
15
:16 .·17 1
Q/SY 06304.1—2016
...17 17 :17 :18 :20 ... 24
12 防护工程设计
12.1 一般规定 12.2岸坡防护 12.3 管道防护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管沟开挖边坡稳定性评价及计算附录B(规范性附录) 管沟涌水量计算
..
II
Q/SY 06304.1—2016
前言
Q/SY 06304《油气储运工程穿跨越设计规范》是油气储运工程建设系列标准之一。该标准分为以下2个部分:
一第1部分:河流开挖穿越;第2部分:跨越。 本部分为Q/SY06304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与管
道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丽、许杰、马晓成、马红昕、杨威、穆树怀、窦宏强、李国辉、詹胜文冯亮、铁明亮、郭君、黄亮、钱锋、尤伟星、刘其民、康坤坤、刘海春、袁少山、于跃洋。
III
Q/SY 06304.1—2016
油气输送管道与铁路交汇工程技术及管理规定国能油气【2015]392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开挖穿越open cut crossing 采用开挖方式敷设管道通过河流的穿越方法。
3.2
水下管道稳定underwater pipeline stabilization 水下管段不产生漂浮或移位的条件。
3.3
作用action 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直接作用,也称为荷载)和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
因(间接作用)。
4 总则
4.1为了在油气管道河流开挖穿越工程设计中贯彻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环保、 经济合理,制定本部分。 4.2油气管道河流开挖穿越工程设计应符合规划、河道、水务、环保、渔业、航运、文物等相关部门的要求,并响应《河流防洪影响评价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生生物保护区评价报告》、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通航安全评估报告》、《水土保持评价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等相关评价及批复的要求,确保管道建设和地方建设的协调发展。 4.3油气管道开挖穿越工程设计应依据测量、勘察和水文资料,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文、气象、 交通、社会环境、施工条件,确定安全、环保、经济合理的开挖穿越方案。
5基本规定
5.1一般规定
5.1.1河流开挖穿越工程应按表 1 划分工程等级,并应采用与工程等级相应的设计洪水频率。桥梁上游300m范围内的穿越工程,设计洪水频率不应低于该桥梁的设计洪水频率。 5.1.2穿越工程设计中,穿越管道设计应采用容许应力法,其他结构设计应采用极限状态法。 5.1.3管道通过河堤时应注意对河堤的保护,过堤方式应满足水利主管部门的规定,施工后应恢复河堤原貌。 5.1.4河流开挖穿越两端阀室设置应按 GB 50470,Q/SY1445和Q/SY1446执行。 5.1.5河流开挖穿越管道安全防范设计按GA 1166 和Q/SY 1490 的有关规定进行风险评价,并应按风险评价确定的风险等级设置相应级别的防护措施。
5.2穿越位置
5.2.1穿越位置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满足规划、河道、水务、环保、渔业、航运、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