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1551.5-2012 加油站管理系统建设规范 第5部分:通用布缆系统

Q/SY 1551.5-2012 加油站管理系统建设规范 第5部分:通用布缆系统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31 09:20:38



相关搜索: 系统 规范 加油站 1551 系统 建设 管理系统 部分

内容简介

Q/SY 1551.5-2012 加油站管理系统建设规范 第5部分:通用布缆系统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551.5—2012
加油站管理系统建设规范第5部分:通用布缆系统
Specifications for service s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mplementation-
Part 5 : Generic cabling system
2012-09-27发布
2012-11-15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1551. 5-2012
目 次
前言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4通用布缆建设原则 5基本要求 5. 1 工作区设置 5.2线缆选择 5.3标签与标识 5. 4 进线位置 5. 5 线缆敷设 5.6转接管线箱及其接线供电及防雷要求 7电气防护及接地要求 8收银区布缆 8. 1 基本要求 8.2验收要求 9综合办公室布缆 9. 1 基本要求 9. 2 验收要求 10 发卡充值区布缆 10. 1 基本要求
6
...
验收要求
10. 2
11 前庭区布缆·
加油机· 11. 2 液位仪· 11. 3 室外支付终端
11. 1
...
验收要求
11. 4 Q/SY 1551. 5—2012
前言
Q/SY1551《加油站管理系统建设规范》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站级系统;第3部分:前庭设备;第4部分:支付设备;第5部分:通用布缆系统;第6部分:加油IC卡。
本部分为Q/SY1551的第5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信息管理部、中国石油销售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信息技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销售公司、中国石油规划总院、中国石油吉林销售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鸿学、程晓春、和冬梅、王宁、周宝霞、樊涛、葛雁冰、王国丽、许涛、
祝军、龚滨、冷志冰、朱斌、马军强、姜卫、黄朋、马晓鸿、钱志军、苏安洋、黄志涛、谭庆华、郑玮、孙长虹、郑伟、刘玉欣、张嘉琪、邵雅琳、孙月明、王超、马剑波、田宁。
II Q/SY 1551. 5-2012
加油站管理系统建设规范第5部分:通用布缆系统
1范围
Q/SY1551的本部分规定了通用布缆系统的建设原则、基本要求、供电及防雷要求、电气防护及接地要求,并给出了收银区、综合办公室、发卡充值区、前庭区布缆的基本要求和验收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销售公司总部、地区销售公司及其所属的资产型加油站的加油站管理系统站级系统中通用布缆系统的新建、升级和改造。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156一2002(2006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311一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2—2007 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 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JB8734.5—199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线和软线 第5部分:屏蔽电线 Q/SY1551.1—2012加油站管理系统建设规范第1部分:总则
术语和定义
3
Q/SY1551.1—2012和GB50311一200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50311一2007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 1
工作区 work area 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独立区域。 [GB 50311—2007,定义2.1.4]
3. 2
信道 channel 连接两个应用设备的端到端的传输通道。信道包括设备电缆、设备光缆和工作区电缆、工作区
光缆。
[GB50311—2007,定义2.1.5]
3. 3
光缆 optical cable 由单芯或多芯光纤构成的缆线。 [GB50311—2007,定义2.1.25]
3. 4
多用户信息插座 mufti-user telecommunications outlet Q/SY 1551. 52012
在某一地点,若干信息插座模块的组合。 [GB50311—2007,定义2.1.32] 通用布缆建设原则 4.1通用布缆系统建设应根据加油站的性质、功能、环境条件和近、远期用户需求进行布缆设计。 4.2通用布缆系统建设应考虑施工和维护方便,确保通用布缆系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4.3通用布缆系统建设中,通信带宽应有适当的后备余量,以适应站级系统不断扩充的需要。 4.4通用布缆系统建设中,设计应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 5 基本要求 5.1工作区设置
4
按放置的站级系统设备的性质和功能划分,工作区设置为收银区、综合办公室、发卡充值区和前庭区。 5.2线缆选择 5.2.1当工作区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低于3V/m时,宜选用非屏蔽电缆和非屏蔽配线设备 5.2.2当工作区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高于3V/m时,宜选用屏蔽电缆或光缆。 5.2.3当用户对电磁兼容性有较高的要求(电磁干扰和防信息泄漏)或对网络安全保密的需要时,宜选用屏蔽电缆或光缆 5.2.4当选用非屏蔽电缆无法满足安装现场条件对线缆的间距要求时,宜选用屏蔽电缆。 5. 2. 5 当选用屏蔽电缆或光缆时,其通信线缆、连接器件、跳线、设备电缆均应具有屏蔽性能,并应保持屏蔽层的电气连续性 5.2.6当选用光缆作为通信线缆时,则应选用标称波长为850nm和1300nm的多模光纤和标称波长为1310nm和1550nm的单模光纤,单模和多模光缆的选用应符合加油站管理系统网络的构成方式、 业务的互通互联方式和光纤在网络中的应用传输距离。楼内宜选用多模光缆,建筑物之间宜采用多模或单模光缆,需直接与电信业务经营者相连时宜采用单模光缆 5.2.7当选用额定电压450V~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作为通信线缆时,使用特性和技术要求应符合JB8734.5一1998第3章和第6章的规定。 5.2.8线缆、护套管和设备,应选用经过国家认可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并应出具国家认可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质量文件或证书、原厂质量文件和检验证明材料。 5.3标签与标识 5.3.1通信线缆、配线设备、端接点、接地装置、敷设管线均应贴有标签,并应在标签上填写标识符。 5. 3. 2 标签应设置在靠近导线和接地体的连接处的明显部位 5.3.3标签可根据设置的部位不同,使用粘贴型、插入型标签。 5.3.4标签应保持清晰、完整,并满足使用环境要求,具有耐磨、抗恶劣环境和附着力强等性能。 5. 3. 5 标识符应唯一,应采用相同数量长度的字母、数字编制。 5.3.6接地体和接地导线应指定专用标识符。 Q/SY 1551. 5—2012
5.4进线位置 5. 4. 1 宜在地下、靠近外墙处设置进线间,以便于通信线缆引入, 5.4.2进线间应设置管道入口。管道人口所有布放通信线缆和空闲的管孔应用防火材料封堵,做好防水处理 5.4.3进线间应满足通信线缆的敷设路由、终端、通信线缆的盘长空间和线缆的弯曲半径、维护设备、配线设备所需要的场地空间和面积。 5.4.4与通信线缆进线无关的管道不宜通过 5.5线缆敷设 5.5.1通信线缆的敷设应符合GB50156—2002(2006版)第12章的规定。 5.5.2通信线缆敷设应远离高温和电磁干扰的场地,通信线缆敷设应自然平直,不应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5.5.3应根据通信线缆的类型,选择通信线缆敷设的护套管内、线槽内的管径利用率和截面利用率:
a) 当护套管内穿放大对数电缆或4芯以上光缆时,直线护套管路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
60%,弯管路的管径利用率应为40%~50% ; 当护套管内穿放4对对绞电缆或4芯光缆时,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
b) c)通信线缆敷设在线槽内的截面利用率应为30%~50%。
5.6转接管线箱及其接线
对于采用串行通信的设备,当需要通信转接时,通信线缆转接管线箱材质及其接线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a)通信线缆转接管线箱应采用铁质材质; b)通信线缆转接管线箱内的接头和接线柱应采用抗氧化纯铜材质; c) 通信线缆与环形鼻头的连接应采用焊接方式,通信线缆的连接不应采用直接铰接、拧接的
方式; d)通信线缆转接后,通信信号的衰减不应大于3%。
6供电及防雷要求
6.1380V/220V供配电系统宜采用TN-S系统,供配电系统的电缆金属外皮的两端或电缆金属保护管的两端均应接地,在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端应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6.2零线与地线的压差应不大于1V,交流输人电压波动范围不应大于10%,交流电源频率的波动范围不应大于3%。 6.3站级系统应设不间断供电电源。 6.4站级系统应采用护套钢管配线。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护套钢管两端均应接地。 6.5配电线路首端、末端与电子器件连接时,应装设与电子器件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7电气防护及接地要求 7.1电气防护及接地应符合GB50343—2004中5.4的规定
3 Q/SY 1551. 52012 7.2雷雨地区应安装防雷设施,电源插座应加装三级防雷。 7.3安装的电源接地、通信线屏蔽层、加油机接地、计算机外壳及机柜外壳应宜共用接地装置。
当通信线缆从建筑物外面进人建筑物时,应选用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
7. 4 7.5通信线缆的金属护套或金属件应在入口处就近与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
7.6通信线缆应采用共用接地的接地系统,如单独设置接地体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α。当通用布缆系统的接地系统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接地体时,其接地电位差不应大于1Vr.m.s 7.7通信线缆位于雷电防护区交界处,屏蔽电缆屏蔽层的两端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7.8当通信线缆采用金属线槽或护套钢管护套敷设时,线槽或钢管应保持连续的电气连接,并应有不少于两点的良好接地 7.9接地导线应采用适当截面的绝缘铜导线单独布缆至就近的等电位接地装置,铜导线的截面应选用多股铜质线。 8收银区布缆 8.1 基本要求 8.1.1工作区信息点为电端口时,应采用8位模块通用插座(RJ45),光端口宜采用SFF小型光纤连接器件及适配器。 8.1.2多用户信息插座数量不应少于6个,当每增加一套收银区站级系统终端设备时,多用户信息插座数量宜增加2个。 8.1.3信息插座底盒数量应根据插座盒面板设置的开口数量确定,每一个信息插座底盒支持安装的信息点数量不宜大于2个。 8.1.4站级系统设备或适配器应根据设备的性质和功能安装在加油站内对应的工作区内,接地要求应符合第7章的规定。 8.1.5通信线缆的选择应符合5.2的规定。 8.1.6通信线缆敷设应暗铺。无法暗铺时,应采用PVC管或槽沿墙明面铺设。 8.1. 7 至少应配置1个220V交流电源插座;电源插座应选用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保护接地与零线应严格分开。 8. 2 验收要求 8. 2.1 通用布缆验收应符合GB50156—2002(2006年版)第12章的要求。
通信线缆工程电气测试应符合GB50312一2007第7章的要求。
8. 2. 2 8.2.3通信线缆的标签与标识应符合5.3的规定。
8.2.4多用户信息插座数量及其要求应符合8.1.2和8.1.3的要求。
防静电及接地应符合第7章的规定土建工程竣工,房屋地面应平整、光洁。
8. 2. 5 8. 2. 6 8.2.7房间预埋线槽、暗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综合办公室布缆 9.1 基本要求 9.1.1机架或机柜前面的净空不应小于800mm,后面的净空不应小于600mm。 9. 1. 2 通信线缆的选择应符合5.2的规定。 4
9
上一章:Q/SY 1551.6-2012 加油站管理系统建设规范 第6部分:加油IC卡 下一章:Q/SY 1551.4-2012 加油站管理系统建设规范 第4部分:支付设备

相关文章

Q/SY 1551.2-2012 加油站管理系统建设规范 第2部分:站级系统 Q/SY 1551.1-2012 加油站管理系统建设规范 第1部分:总则 Q/SY 1551.4-2012 加油站管理系统建设规范 第4部分:支付设备 Q/SY 1551.3-2012 加油站管理系统建设规范 第3部分:前庭设备 Q/SY 1551.6-2012 加油站管理系统建设规范 第6部分:加油IC卡 Q/SY 10606.5-2017 档案信息化建设规范 第5部分:系统权限管理 Q/SY 10551-2021 加油站管理系统建设规范 Q/SY 201.5-2015 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第5部分:报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