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H/T 1151.1-2019 合成橡胶胶乳 机械稳定性的测定 第1部分:高速法

SH/T 1151.1-2019 合成橡胶胶乳 机械稳定性的测定 第1部分:高速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2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9 14:50:32



相关搜索: 机械 高速 sh 合成橡胶 稳定性 胶乳 部分 测定 1151

内容简介

SH/T 1151.1-2019 合成橡胶胶乳 机械稳定性的测定 第1部分:高速法 ICS 83.040.10 G 35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 1151.1—2019
代替SH/T1151—1992
合成橡胶胶乳 机械稳定性的测定
第1部分:高速法
Rubber latex, synthetic-Determination of mechanical stability
-Part 1 :High-speed method
ISO 2006-1:2009, M0D
2019-11-01 实施
2019-05-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SH/T1151.1—2019
前言
SH/T1151《合成橡胶胶乳机械稳定性的测定》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高速法;一第2部分:负荷下的中速法。 本部分为SH/T1151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SH/T1151—1992《合成胶乳高速机械稳定性的测定》,与SH/T1151—1992相比,除
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1992版的第1章):
-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根据当前最新版本进行了调整,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情况如下:
·所有规范性引用文件由原来注日期引用修改为不注日期引用; ·增加了CB/T6003.1; ·增加了CGB/T6682。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修改了“原理”(见第4章,1992版的第3章);删除了“石蕊试纸”(见1992版的4.2);修改了预过滤器和试验过滤器的孔径(见6.2、6.3,1992版的5.2、5.3);增加了“天平”和“烘箱”(见6.4、6.5);修改了试验过滤器的冲洗步骤(见8.7,1992版的第7章);增加了一种“方法B”的结果表示方法(见9.3); -增加了精密度(见附录A); -增加了参考文献(见参考文献)。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02006-1:2009《合成橡胶胶乳一机械稳定性的测定一第1部分:高速法》。
本部分与IS02006-1: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的技术性差异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
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情况如下: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SH/T1149代替了ISO123;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SH/T1154代替了ISO124;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SH/T1152代替了ISO1652;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6003.1代替了ISO3310-1; ·增加了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6682代替了IS03696。 一删除了“术语与定义”中的注;删除了搅拌设备的注; -增加了预过滤器和试验过滤器平均孔径为45μm±3μm的不锈钢网布要求;增加了“天平”和“烘箱”;一删除了重复操作的要求;删除了公式(1)和公式(2)中的注;
I SH/T 1151:1—2019
公式(1)和公式(2)中增加了对计算结果表示的要求; -将A.2“精密度结果”修改为“2006年ITP获得的精密度”;修改了表A.3中部分精密度数据;附录A中增加了“2017年获得的实验室内重复性”内容;参考文献中删除了IS035,增加了GB/T6379.2—2004。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合成橡胶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6)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浙江天晨胶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魏玉丽、算敏峰、杜烨、赵慧晖、李晓银、杨芳、张弘强、翟月勤。 本部分于1982年作为国家标准CB2955一1982首次发布,1990年复审确认,1992年清理整顿为石
油化工行业标准,1998年复审确认,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Ⅱ SH/T1151.1—2019
合成橡胶胶乳机械稳定性的测定第1部分:高速法
警示一一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SH/T1151的本部分规定了测定合成橡胶胶乳高速机械稳定性的一种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除复合型合成橡胶胶乳之外的其他合成橡胶胶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3.1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6003.1一2012, ISO 3310-1:2000,MOD)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ISO3696:1987,MOD) SH/T 1149 合成橡胶胶乳取样(SH/T1149—2006,IS0123:2001,MOD) SH/T 1152 合成橡胶胶乳表观黏度的测定(SH/T1152—2014,ISO1652:2011,MOD) SH/T1154合成橡胶胶乳总固物含量的测定(SH/T1154—2011,ISO124:2008,MOD)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机械稳定性 mechanical stability 在规定的条件下,胶乳受到机械剪切后的抗凝固能力。
4原理
在给定的时间里,高速搅拌胶乳试样后,将形成的凝固物进行分离并称重。形成的凝固物质量与机械稳定性成反比。胶乳的黏度值超过200mPa·s时需要进行稀释。
5试剂
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分析纯试剂。 5.1水: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或其他级别的水。 5.2表面活性剂溶液:5%(质量分数),pH值为10±0.5的油酸钾溶液,对加人油酸钾溶液后易于凝固的胶乳,宜采用5%(质量分数)的合成阴离子型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
1 SH/T 1151.1—2019
6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及以下: 6.1机械稳定性测定仪: 6.1.1胶乳容器:平底圆筒,高至少100mm,内径58mm±2mm,壁厚约2.5mm。内表面光滑,最好使用玻璃容器。 6.1.2搅拌设备:由一个长度可达到胶乳容器(6.1.1)底部的垂直不锈钢旋转轴和圆盘组成。旋转轴呈锥形逐渐变细,一直到底端直径约为6.3mm,圆盘由直径为36.12 mm±0.03mm,厚度为1.57 mm±0.05mm的水平光滑的 不锈钢制成,圆盘的正中心通过螺栓连接在旋转轴的底端。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此设备的搅拌速度应保持在14000r/min±200r/min,在此转速 下旋转轴的偏移不应超过 0.25 mm。
轴线与胶乳容器的轴线 轴搅拌圆盘的底端与胶乳容器底
6.1.3胶乳容器夹持器:应保部内表面的距离为13mm±1mm。 6.2预过滤器:平均孔径为180μm±10μm, 或45μm±3μm的不锈钢网布,应符合GB/T6003.1 要求。 6.3试验过滤器:平均孔径 为180m±10m, 或45μm±3μm的不 钢网布圆盘,应符合GB/T 6003.1要求。试验过滤器每 次试验前应干燥至恒重,且连续两次称量结果 之差小于1mg。试验时可将不锈钢网布圆盘牢固地固定 于两个等内径在25mm~50mm不锈钢环之间 6.4分析天平:能精确至0.0001g。 6.5分析天平:能精确至0.01 6.6烘箱:温度可保持在100℃+5%
7取样
按SH/T1149规定进行取样
8操作步骤
8.1按SH/T1154规定测定胶乳的总固物含量 8.2按SH/T1152中规定的L型仪器 定胶乳的表观黏度,如果超过200 mPa·s(200cP),则用适量的水(5.1)稀释至可测定表观黏度范围的浓度,但用 胶乳降低的浓度不能走 超过总固物含量的10%(质量分数)。
注:胶乳稀释后其稳定性可1 「能会下降,原因是改变了其游 亲离皂与吸附皂的平衡 8.3通过合适的加热设备调节胶乳温度至25℃+
然后将胶乳通过顶过滤器(6.2)过滤到烧杯
中,再准确称取50g±0.5g(精确至0.01g)胶乳至胶乳容器中(6.1.1)。 8.4牢固的将胶乳容器置于夹持器(6.1.3)中,并开始搅拌胶乳,确保搅拌速度(6.1.2)为14000 r/min±200r/min。在相关方商定下,胶乳搅拌时间可为1min~30min,在此搅拌期间容器内胶乳的升温不应超过60℃、高度不应超过100mm。当胶乳中含有氨时,应限定搅拌时间,因为在试验过程中氨的蒸发损失可能会成为额外的不稳定的原因。如果需要控制起泡,应将一种糊状有机硅消泡剂涂抹在容器内表面的上部周围。 8.5搅拌停止后立即移开胶乳容器,用表面活性剂溶液(5.2)或水冲洗干净搅拌轴和圆盘上的胶乳沉积物,并收集到烧杯中。 2 SH/T1151.1—2019
8.6用表面活性剂溶液或水润湿试验过滤器(6.3)并将胶乳和冲洗液倒人试验用过滤器中。用表面活性剂溶液或水确保全部胶乳和包括结皮在内的沉积凝固物全部转移。 8.7用表面活性剂溶液或水冲洗试验过滤器上的残余物直至其不再含有胶乳和不再混浊,然后用水冲洗直到冲洗液变清澈。 8.8小心移开含湿的凝固物的试验过滤器,用滤纸吸干底面,将过滤器置于表面皿中。 8.9将置有试验过滤器的表面血置于100℃±5℃的烘箱中干燥。干燥15min后,转移至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然后从表面皿上小心取下过滤器并称量。以15min干燥时间为周期重复此干燥过程,直到两次连续称量之差小于1mg为止。
9结果表示
9.1总则
根据8.3~8.9操作步骤,试验结果有9.2和9.3两种 表示方法。 9.2方法A
胶乳的机械稳定性以由形成的凝固物占胶乳试样的质量分数w。(A)计,数值以百分数(%)表示,按公式(1)计算:
(1)
W.(A)
式中: m。 m- 胶乳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并表示到小数点后三位
形成的凝固物质量,单位为克(g);
9.3方法B
胶乳的机械稳定性以由形成的凝固 物占胶乳总固物的质量 量分数w,(B)计,数值以百分数(%)表示,按公式(2)计算:
m
(B)
(2)
100
mxTSC 100°
式中: m。 m- 胶乳试样质量, 单位为克(g): TSC- 胶乳试样中总固物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示 (% 计算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并表示到小数点后
形成的凝固物质量,单位为克(g);
10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本部分的标准编号; b)关于样品的详细说明; c)机械稳定性所采用的计算方法; d)胶乳是否稀释(如果稀释,稀释到多少),测定的胶乳总固物含量和采用的有机硅消泡剂的名
3 SH/T 1151.1—2019
称以及更多信息;
e)测试时间,用分钟表示; f)试验结果; g)试验过程中注意到的任何异常现象; h)本部分及本部分所引文件中未规定的任何操作和任何自选操作的详细内容; i)试验日期。 SH/T 1151.1—201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精密度
A.12006年ITP获得的精密度
A.1.1概述
2006年ITP获得的精密度采用网筛孔径为180μm±10μm。 本试验方法的精密度采用了3种合成橡胶胶乳(见表A.1),按IS0/TR9272规定,于2006年采用
实验室间试验程序(ITP)进行测定。1型精密度的测定是由形成的凝固物占胶乳试样总固物的质量分数w。(B)计算得到。
来自4个国家的6家实验室参加了本项目。 试验结果是每种胶乳试样两个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如,n=2)。试验结果在不同的两天得到,每两
个测试之间的时间间隔为7天。
采用的试验条件见表A.2。 除非有文件证明精密度测定结果的确适用于被测试的材料或产品,否则这次ITP测定的精密度结
果不能用于接收或拒收任何一类材料或产品的测定结果。
表A.1测试用样品
浓度 % 51 50 51
黏度 mPa · s 50 100 100
试 样 NBR X-SBR-1 X-SBR-2
表A.2试验条件
条件按SH/T1154规定
项 目总固物含量
机械稳定性测试仪器: 1)搅拌速度 2)搅拌时间结果表示
14000 r/min±200 r/min 30 min 按9.3规定
A.1.2 精密度结果
A.1.2.1概述
ITP结果见表A.3。本结果是按IS0/TR9272:2005中第8、9、10章规定采用剔除离群值后得到的。 A.1.2.2 重复性
对已经确定的试验方法,重复性r是一合适的值,已经在表A.3列出了每种材料的r值。两个单独
5
上一章:GB/T 2546.2-2022 塑料 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下一章:SH/T 1826-2019 塑料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材料和制品熔融焓和结晶度及熔融温度的测定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相关文章

SH/T 1815-2017 合成橡胶胶乳中残留单体和其他有机成分的测定毛细管柱顶空气相色谱法 SH/T 1815-2017 合成橡胶胶乳中残留单体和其它有机成分的测定 毛细管柱顶空气相色谱法 SH/T 1157.1-2012 生橡胶 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测定 第1部分:燃烧(Dumas)法 SH/T 1152-2014 合成橡胶胶乳表观黏度的测定 SH/T 1150-2011 合成橡胶胶乳pH值的测定 SH/T 1156-2014 合成橡胶胶乳表面张力的测定 SH/T 1154-2011 合成橡胶胶乳总固物含量的测定 SH/T 1153-2011 合成橡胶胶乳凝固物含量(筛余物)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