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1529-2012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方法

Q/SY 1529-2012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8.8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31 10:21:41



相关搜索: 环境 方法 评价 因素 1529

内容简介

Q/SY 1529-2012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方法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529—2012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方法
Methods of environmental aspects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2012一07一03 发布
2012-09-01 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1529—2012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工作程序 5 环境因素识别 6 环境因素评价 7 环境因素台账的建立
?
环境因素的更新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环境因素调查表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环境因素台账
8 Q/SY 1529—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健康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毅、王嘉麟、梁林佐、王继、袁波、刘瑾、李兴春,
I Q/SY 1529—2012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基本工作程序、方法和原则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直属企事业单位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004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aspect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3. 2
环境影响 environmental impact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3
组织 organization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集团公司、公司、企事业单位,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
其是否具有法人资格 3. 4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 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工作程序
43
依据GB/T24004 的规定,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过程分为四个步骤,见图1。 Q/SY 1529—2012
选择活动、产品和服务
识别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
.
明确各环境因素的环境影响
评价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
图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工作程序
5环境因素识别
5.1环境因素识别的原则
5.1.1识别全面
应充分考虑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应包括以下“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可能存在的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消耗或使用、能源的消耗、废水排放、废气排放、 噪声排放、固体废物排放、放射性物质排放、能量释放、泄漏以及其他安全隐患(如热、光、辐射、 振动等)等。
a)“三种状态”:
正常状态:日常运行中持续存在的状态,如持续排放废水和废气等;一一异常状态:日常运行中较少发生但一定存在的状态,如开车、停车、检维修等; 一事故状态:意外发生的状态,如火灾爆炸、事故泄漏物料等。
b)“三种时态”:
一一过去: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或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 一现在:当前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环境影响; 一一将来: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影响,如产品报废后的环境影响、法律法规和标准变化带
来的环境影响、新工艺和新技术及新产品引发的环境影响等。
5.1.2识别具体
环境因素识别的目的是提供环境管理体系控制的对象,为此识别的具体程度应细化至可对其进行控制、检查验证和追溯
5.1.3描述准确
环境因素通常描述为:“环境因子或物质或污染物”与“某一行为或动作”的组合,污染物的名称应明确到有关污染物质的种类或组分。
5.1.4明确影响
环境因素的控制是减少或消除其环境影响,因此,识别时应明确其环境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同一个环境因素可能存在不同的环境影响 2 Q/SY 1529—2012
5.2环境因素识别方法
5.2.1识别方法概述
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主要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对照法、工艺流程分析法、物料衡算分析法,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法、材料安全数据分析法、材料分析法、废物来源鉴别法、现场观察及资料评审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评议法等,各种方法具有不同特点,适用于不同行业和生产过程。根据石油石化行业的环境因素特点,推荐环境因素调查表、工艺流程分析法和物料衡算分析法。
5.2.2环境因素调查表
环境因素调查表是按环境类别及环境污染所涉及的方面,根据正常和异常及事故情况下的污染物排放、资源和能源消耗、生态影响及相关方环境影响几方面进行设计,其特点是考虑了所有的环境因素及主要环境影响,按环境类别进行了系统化。环境因素调查表具体内容参见附录A。
5. 2. 3工艺流程分析法
对于工艺复杂、自动化程度高、连续型生产组织,如石油化工企业,在环境因素调查表的基础上,可对主要工艺流程划分不同操作单元,深入识别每一单元从输入到输出存在的环境因素(如图2 所示),再将环境影响相同或控制手段类似的环境因素进行归纳、汇总和统计。
输入端
输出端
噪声 废气
原料辅助材料水动力((电、汽、燃料)
产品
操作单元
操作单元二
中间产品
副产品
废水
循环使用
固体废物
废物回收利用←
图 2工艺流程分析法示意图
5. 2. 4物料衡算分析法
物料衡算分析法是定量识别环境因素的一种常用方法。物料衡算的目的不在于找理论平衡,而是找平衡的缺口,旨在准确判断组织的废物流及数量,从而发现过去无组织排放或未被注意的物料流失。
在5.2.2的基础上,通过对物料投入和产出数量的平衡分析和计算,识别出污染物的产生或排放部位、种类或组分、数量、排放去向。物料平衡关系如下:
3 Q/SY 1529—2012
投人量=产品量废物量
6环境因素评价
6.1 评价方法概述
环境因素评价是在环境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对环境因素逐一进行评价,确定出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评价方法一般有矩阵法、打分法、环境质量评价法、重要性准则评价法等,组织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推荐采用矩阵评价法和重要性准则评价法。 6.2矩阵评价法
6.2.1 矩阵评价表
环境因素矩阵评价法是将识别出的环境因素先分类分级,从违反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资源和能源浪费、安全隐患、相关方、生态影响等几类,再从环境因素产生环境影响的严重性和可能性以及投人管理技术措施的可行性三方面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矩阵评价表见表1。
表1 矩阵评价表
分类安全隐患
违反法律法规标准要求 ★
“三废”排放
浪费
分级
噪声
资源 生态 相关方
环境 环境 污染 环境 环境影响大 影响小
影响 关注
能源
影响大 影响小
加强管理或优化操作即可改进或得到控制进一步改进方案具有技术经济可行性,或低费方案近期(一两年内)改进有难度,或中费方案没有改进可能性,或高费方案

















?
☆ O
☆ 0
☆ 0
☆ 0

☆ 0
☆ O

0

注:★表示重要环境因素,☆表示一般环境因素,○表示未来控制环境因素。
6.2.2使用说明
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环境因素均应作为重要环境因素。 对于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环境因素,分为如下六类进行评价: a)污染物排放类环境因素:如果依靠加强管理或优化操作即可改进或得到控制,该环境因素应
作为重要环境因素;对于环境影响大且进一步改进方案具有技术经济可行性的,该环境因素应作为重要环境因素;由于受科学认知和技术手段制约,近期改进有难度的,作为一般环境因素;没有改进可能或需要高费方案解决的,作为未来控制环境因素。
b)[ 噪声类环境因素:依靠加强管理或优化操作即可改进或控制的,以及改进方案技术经济可
行的,作为重要环境因素;由于受科学认知和技术手段制约,近期改进有难度的,作为一
4 Q/SY 1529—2012
般环境因素;没有改进可能或需要高费方案解决的,作为未来控制环境因素。
c) 安全隐患类环境因素:如果依靠加强管理或优化操作即可改进或得到控制,该环境因素应作
为重要环境因素;对于环境影响大且进一步改进方案具有技术经济可行性的,该环境因素应作为重要环境因素;由于受科学认知和技术手段制约,近期改进有难度的,作为一般环境因素;没有改进可能或需要高费方案解决的,作为未来控制环境因素。
d) 浪费资源能源类环境因素:将组织的物耗能耗数据与装置设计的各项指标及国内外同类装
置先进水平进行比较,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判断各项消耗指标是否合理,有无进一步改进的可能性。如果依靠加强管理或优化操作即可改进或控制的,以及改进方案技术经济可行的,作为重要环境因素;由于受科学认知和技术手段制约,近期改进或控制有困难的,作为一般环境因素;没有改进可能或需要高费方案解决的,作为未来控制环境因素。
e)生态影响类环境因素:从生产活动或服务对周围生态的影响和控制难易程度出发,评估此类
环境因素。依靠加强管理或优化操作即可改进或控制的,以及改进方案技术经济可行的,作为重要环境因素;由于受科学认知和技术手段制约,近期改进有难度的,作为一般环境因素;没有改进可能或需要高费方案解决的,作为未来控制环境因素
f)相关方类环境因素:如果依靠加强管理或优化操作即可改进或得到控制的,该环境因素就作
为重要环境因素;没有改进可能或需要高费方案解决的,作为未来控制环境因素。其他作为一般环境因素。
6.3重要性准则评价法 6. 3. 1 对识别出的所有环境因素首先按以下准则进行判断,凡符合条件之一者为重要环境因素:
a) 原料、能源消耗方面超过设计值,有节能降耗潜力,并在短期内有能力实现的。 b) 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物的排放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 c) 有毒有害废弃物(危险废物)处理不符合有关要求或未找到合理处置办法的。 d) 含有贵金属的废弃物有能力回收而没有回收的。 e) 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品(包括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产品、“三剂”化学品等)
在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废弃过程中可能有重大环境影响的。
f) 有放射性物质的。 g)- 国家控制或禁止使用的物质。 h) 一旦发生,其环境影响可能造成相关方投诉或会付诸法律的 i) 可能发生重大人身伤亡、财产损害、环境破坏的事故隐患。
6. 3. 2 除符合6.2.1以外的环境因素按下面方法评价:
a) 目前技术经济可行,或通过管理手段(程序、操作规程、加强培训、监督监测、信息交流
等)可以控制或解决的列为一般环境因素。 b)通过技术、管理手段不能控制解决的作为未来控制环境因素。
7环境因素台账的建立
完成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后,应建立环境因素台账,参见附录B。重要环境因素
台账由环境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发布。
8环境因素的更新
当发生下述情况时,应及时对环境因素进行重新识别和评价:
5
上一章:Q/SY 1530-2012 炼化企业检维修污染防控规范 下一章:Q/SY 1528-2012 石油企业职业健康监护规范

相关文章

ISO 14001:2004十大行业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环境因素的深入识别和控制 Q/SY 08527-2021 油气田勘探开发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岗位防护规范 Q/SY 1527-2012 油气田勘探开发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岗位防护规范 Q/SY 01091-2020 压裂设计规范及施工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 Q/SY 02408-2021 水基钻井液抑制性和抗盐、抗钙污染性评价方法 Q/SY 1408-2011 水基钻井液抑制性和抗盐、抗钙污染性评价方法 企业环境因素的识别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