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06517.6-2016 炼油化工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6部分:余热回收站

Q/SY 06517.6-2016 炼油化工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6部分:余热回收站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2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1 08:21:45



相关搜索: 规范 设计 余热 热工 炼油化工 工程 部分 回收站 06517

内容简介

Q/SY 06517.6-2016 炼油化工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6部分:余热回收站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6517.6—2016
炼油化工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6部分:余热回收站
Design standard for thermal engineering of
refining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Part 6: Waste heat recovery station
2016-01-27发布
2016一04-01 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06517.6—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低温余热利用的设计原则热力流程设备选择 7 平面布置 8
3
4
5
6
C
参数检测及控制 9 土建 10 电气 11 给排水及消防· 12 采暖通风·· 13 职业安全卫生、节能节水、环保
6 Q/SY 06517.6—2016
前 創言
Q/SY 06517《炼油化工工程热工设计规范》是炼油化工工程设计系列标准之一。该标准分为以下6个部分:
第1部分:蒸汽系统; 第2部分:凝结水系统; 第3部分:除盐水站;
一第4部分:制冷换热站;
第5部分:动力站;一第6部分:余热回收站。 本部分为 Q/SY 06517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东北炼化工程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中国昆仑工
程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傅宗茂、清鸽、吴杰、陶国锋、董石正、孙惠山。
Ⅱ Q/SY 06517.6—2016
炼油化工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6部分:余热回收站
1范围
Q/SY06517的本部分规定了以热媒水为供热介质余热回收站的设计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石油炼制、化工及煤化工建设项目中热媒水压力小于或等于
2.0MPa、温度小于或等于 150℃的余热回收站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52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T 500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Z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热媒水 heat medium water 用来与装置内的工艺物流换热,有效地回收低温位热能的可以循环使用的除氧水
3. 2
低温余热low-temperature waste heat 通过热媒水取出的工艺物流所具有的未被利用的热量。工艺物流温度一般为75℃~130℃。
3.3
低温余热发电 power generation from low-temperature waste heat 利用某些生产工艺过程中释放出来的部分热能,使之转为电能的过程。
3. 4
低温余热制冷 refrigeration from low-temperature waste heat 利用工艺装置产出的低温余热通过吸收式制冷机组制取低温冷水(7℃),供办公楼、分析化验
楼、中控室、机柜室等建筑物空调制冷用,或作为低温冷却介质供给某些工艺装置,用以提高目标产品产率。
1 Q/SY 06517. 6—2016
4低温余热利用的设计原则
4.1设计原则
4.1.1低温余热回收与利用必须经济合理、运行可靠。 4.1.2充分合理利用低温余热,降低全厂能耗,使装置平稳运行。 4.1.3全厂低温余热利用优先考虑装置的用热负荷,如气分装置重沸器的热水供应;其次用于储运区的油罐加热、加热除盐水,另外冬季用来加热采暖热水,夏季用来提供办公区和生活区溴化锂制冷机组的热源。 4.2低温余热热源 4.2.1常减压装置
常减压装置能产生低温余热的地方是常减压装置初顶油气、常一线、常二线、冷蜡油等需要用空气冷却器或循环水来冷却降温的部位。 4.2.2 催化裂化装置
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塔塔顶油气、顶循、中段回流、柴油等都需要用空气冷却器或循环水来冷却降温,这些都是该装置低温余热产生的重点部位。 4.2.3延迟焦化装置
焦化装置分馏塔顶油气、分馏塔顶循、柴油、蜡油、稳定汽油等需要用空气冷却器或循环水来冷却降温的部位,都是很好的低温余热产生部位。 4.2.4加氢类装置
加氢类装置一般包括汽、柴油加氢,加氢裂化,渣油加氢,加氢改质等,在其热低分气、汽提塔顶气、分馏塔顶气、各产出产品等需用空气冷却器或循环水来冷却降温的部位,都是该类装置产生低温余热的部位。 4.2.5蒸汽凝结水
当前很多新建炼化企业都是千万吨级的大型企业,而一些老炼化企业也通过扩能改造大大增加了
生产能力。这种情况下,将会使得工艺用蒸汽量大幅提高。蒸汽放热后产生的饱和凝结水,所含有的热量约为蒸汽全部热量的20%~30%,而且压力和温度越高,凝结水含有的热量就越多。合理地利用这部分低温位热量将会为炼油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4.2.6其他产生低温余热的装置
由于选择的工艺不同,有些炼化企业的连续重整、制氢、芳烃抽提等装置也会产生部分低温余热,煤化工企业中的变换装置、气化装置也有大量低温余热。 4.3低温余热热阱 4.3.1气体分馏装置
由于气分装置各塔塔底所需温度不高,能够利用其他装置的低温热,脱乙烷塔和丙烯塔可利用
70℃~110℃的低温热媒水作为热源,脱丙烷塔底温度大于90℃,一般可利用催化装置分馏塔顶循环 2 Q/SY 06517.6—2016
回流油作为重沸热源,这样降低了气分装置的能耗
类似情况还有 MTBE等工艺装置塔底重沸器等的应用。 4.3.2油罐加热
以回收的热媒水为热源,设置热媒水一原油换热器,以提高原油进罐温度满足储存和脱水的加温需要,同时增设热媒水至各原油罐加热盘管跨线,用热媒水满足原油罐维温需要的热源。 4.3.3制冷站
利用低温热媒水为热源,通过低温余热制冷机组制取5℃~15℃的冷水,用于焦化、催化、裂解吸收稳定吸收塔,降低吸收塔温度,提高吸收效果,降低焦化、催化、裂解装置干气中液化气含量。 制取的冷水可使吸收塔的操作温度由40℃降至20℃,吸收效果大幅度提高,从而降低干气中C,以上组分含量,提高液化气和丙烯收率。同时制取的冷水还可用于办公场所制冷,避免用电和蒸汽制冷增加的消耗。 4.3.4加热生活用水
目前,随着劳保福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生活用能也相应增加。此外,随着企业的发展,办公楼、
中控室、分析化验室用能也不断增加,这部分能耗影响到全厂综合能耗。如果以低温热取代上述用能,不仅可降低全厂综合能耗,用低温热媒水代替蒸汽使直接生产能耗也得以下降。
4.3.5其他利用方式
炼化企业中还有其他一些低温余热的利用方式,例如管线维温、伴热,动力系统除盐水、新鲜水的加热等;在优先考虑连续、稳定的热负荷用户后,可考虑过剩低温热发电。
5热力流程
5.1一般规定 5.1.1对于使用低温热为加热热源的系统,应在余热回收站内设置蒸汽加热器作为备用热源。 5.1.2当采用工艺介质的低温热作为热源时,为保证装置平稳运行,应在余热回收站或装置内设置可靠的甩负荷冷却器。可选用循环水冷却器或空冷器作为甩负荷冷却器。 5.1.3若热媒水管网水力工况能保证用户内部系统不汽化,压力不超过用户内部系统的允许,且热力网资用压头大于用户系统阻力,可直接连接用户系统。 5.1.4对于使用低温热为加热热源的系统,采暖系统与主热媒水管网连接的方式宜采用间接连接方式。 5.1.5对于使用低温热为加热热源的系统,热媒水至装置取热和热媒水至热用户的循环水泵宜根据各自系统的阻力降分别设置。 5.1.6热媒水管网应设有除污、放气和防止水击的措施。 5.2热媒水温度的确定
热媒水最佳设计供、回水温度应根据热源、热媒水管网、热用户系统等方面的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当无法进行最佳供、回水温度的技术经济比较时,供、回水温度可按下列原则确定:
a)用于工艺装置加热热源时,供水温度应根据被加热介质参数确定,宜为100℃~130℃。 b)用于低温热发电时,设计供水温度应为110℃~130℃。 c)用于溴化锂制冷机制取低温冷水时,供水温度应不小于85℃,回水温度不应高于75℃。
3
上一章:Q/SY 06518.2-2016 炼油化工工程绝热涂漆设计规范 第2部分:绝热材料 下一章:Q/SY 06517.5-2016 炼油化工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5部分:动力站

相关文章

Q/SY 06517.5-2016 炼油化工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5部分:动力站 Q/SY 06517.1-2016 炼油化工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1部分:蒸汽系统 Q/SY 06517.4-2016 炼油化工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4部分:制冷换热站 Q/SY 06517.3-2016 炼油化工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3部分:除盐水站 Q/SY 06517.2-2016 炼油化工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2部分:凝结水系统 Q/SY 06016.6-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6部分:热力网 Q/SY 06513.6-2016 炼油化工工程暖通设计规范 第6部分:监测与控制 Q/SY 06509.6-2016 炼油化工工程管道设计规范 第6部分:管道夹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