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06016.6-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6部分:热力网

Q/SY 06016.6-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6部分:热力网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0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30 08:22:38



推荐标签: 规范 设计 地面 热工 热力 工程 油气田 部分 06016

内容简介

Q/SY 06016.6-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6部分:热力网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6016. 6—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6部分:热力网
Code for design of thermal engineering for oil-gas field surface-
Part 6 : District heating network
2016-01-27 发布
2016-04-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06016. 6—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1
2
3
-般规定热负荷供热介质及参数水力计算 7. 1 蒸汽管网水力计算
4
5
6
7
热水管网水力计算
7.2
7. 3 导热油管网水力计算 7. 4 管网最小管径要求 8管网布置与敷设 8.1 管网布置 8. 2 管道敷设 8.3 管道材料及连接 8.4 管道热补偿 8. 5 附件及设施管道应力分析计算
...
........
9 Q/SY 06016. 6—2016
前言
Q/SY 06016《油气田地面工程热工设计规范》是油气田地面工程设计系列标准之一。该标准分为以下6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一第2部分:蒸汽锅炉房;

第3部分:热水锅炉房;第4部分:导热油供热站; 第5部分:热力站;

一第6部分:热力网本部分为 Q/SY 06016 的第 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新疆设计院、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
责任公司北京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聂勇、孙国成、吴伟栋、张亚君、吴昊、胡翠华、杨飞、山涛。
Ⅱ Q/SY 06016. 6—2016
为了排除蒸汽供热系统启动时产生的凝结水而设置的蔬水装置
3. 5
经常疏水装置 normal operating condensate drain-off connections 为了排除蒸汽供热系统运行时蒸汽管道或设备所产生的凝结水而设置的疏水装置。
4 一般规定
4.1热力网布置应符合站场的总体布局,当架空敷设时,宜与工艺管线共架敷设。 4.2热力网宜采用支状布置,蒸汽和导热油宜采用架空敷设。 4.3蒸汽供热管网凝结水的回收系统应结合具体工程条件,考虑热源、管线、热用户系统等方面的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宜选用余压凝结水回收系统或加压式凝结水回收系统,在条件许可时,也可选用自流式凝结水回收系统。对不能回收的凝结水,应充分利用其热能和水资源, 4.4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地区进行热力网设计时,除应符合本部分外,尚应符合GB 50032,GB 50025 和GB 50112 的规定。 4.5热水热力网布置时,工艺用热管网和供暖管网宜分开设置。
5热负荷
5.1热力网设计时,油气田站场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宜采用经核实的建筑物设计热负荷。 5.2站场生产工艺用热负荷,由油气田站场装置与单元的工艺用热确定。
6 供热介质及参数
6.1油气田站场同时对生产工艺热负荷和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热负荷供热的热力网,供热介质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a)站场建筑宜采用热水作为供热介质,当热水不满足生产要求时,可采用不大于0.4MPa 的饱
和蒸汽。 b) 当生产工艺热负荷为主要负荷,且必须采用蒸汽供热时,应采用蒸汽作供热介质 c)当采暖、通风、空调热负荷为主要负荷,生产工艺又必须采用蒸汽供热,经技术经济比较认
为合理时,可采用水和蒸汽两种供热介质。
6.2在技术经济合理时,宜减少站场供热介质的种类。 6.3热水供热管网最佳设计供、回水温度应结合具体工程条件,考虑热源、供热管线、热用户系统等方面的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6.4当不具备条件进行最佳供、回水温度的技术经济比较时,热水供热管网供、回水温度可采用户内采暖系统的设计温度。 6.5蒸汽供热管网供汽压力宜不大于0.4MPa 饱和蒸汽压力,站场工艺用汽压力可根据工艺需求确定。
7 水力计算
7.1 蒸汽管网水力计算 7.1.1蒸汽供热管网由蒸汽管线和凝结水管线两部分组成。水力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 2 Q/SY 06016. 6—2016
8管网布置与敷设
8.1管网布置 8.1.1蒸汽管网宜采用单管制,热水管网宜采用闭式双管制,导热油管网宜采用闭式双管制,生活热水供热管网宜设回水循环管。 8.1.2热力网应平行道路中心线,宜布置在道路一侧。 8.1.3热力网管道可与自来水管道、电压10kV以下的电力电缆、通信线路、压缩空气管道、压力排水管道和重油管道一起敷设在综合管沟内。在综合管沟内,热力网管道应高于自来水管道和重油管道,并且自来水管道应做绝热层和防水层 8.1.4站区供热管网布置时,应根据站区工艺管架进行布置。综合考虑热用户分布、热源位置、其他管线及构筑物、绿化、地质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8.1.5地上敷设的供热管道可与其他管道敷设在同一管架上,但应便于检修,且不得架设在腐蚀性介质管道的下方。 8.1.6直埋热水管道的敷设坡度不宜小于 0.2%,最小覆土深度应进行稳定验算,并符合 CJ/T 81 的有关规定 8.1.7直埋蒸汽管道的敷设坡度不宜小于0.2%,最小覆土深度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管道进行保护,并符合CJJ/T 104 的有关规定。 8.2管道敷设 8.2.1热水供热管道地下敷设时,宜采用直埋敷设。 8.2.2热水供热管道直埋敷设宜将管道布置在锚固段,应尽量避免设置固定墩、补偿器等易损附件。 8.2.3站区的热水或蒸汽管道采用地沟敷设时,宜采用不通行地沟敷设,管沟敷设相关尺寸应符合 CJJ 34 的有关规定 8.2.4供热管道采用低支架敷设时,管道保温结构下表面距地面不应小于0.3m;采用中支架敷设时,管道保温结构下表面距地面不应小于2.0m;采用高支架敷设时,管道保温结构下表面距地面不应小于4.5m;跨道路处管架最低点需满足道路通行的需求。 8.2.5当蒸汽管道采用直埋敷设时,应采用保温性能良好、防水性能可靠、保护管耐腐蚀的预制保温管直埋敷设,其设计寿命不应低于25 年。 8.2.6直埋蒸汽管道的工作管,必须采用有补偿的敷设方式;直埋蒸汽管道应设排潮管,应对工作管进行强度计算及应力验算。 8.2.7地下敷设供热管道的覆土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管沟盖板或检查室盖板覆土深度不应小于0.2m。 b)直埋敷设管道的最小覆土深度应考虑土壤和地面活荷载对管道强度的影响,并保证管道不
发生纵向失稳。具体规定应满足 CJJ/T 81 的相关规定。
8.2.8当给水、排水管道或电缆交叉穿入热力网管沟时,必须加套管或用厚度不小于100mm的混凝土防护层与管沟隔开,同时不得妨碍热力管道的检修及管沟排水。套管应伸出管沟以外,每侧不应小于 1m。 8.2.9热力网管沟内不得穿过燃气管道。 8.2.10油气站场的供热管沟与燃气管道交叉敷设时,必须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燃气泄漏进管沟。供热管沟内应在主、支管线分支处、人户处回填细沙,以防止油气在管沟内互传蔓延。要求管沟内回填细沙段应充满,长度不小于2m,分支处各端均不小于2m。 8.2.11管沟敷设的热力网管道进入建筑物或穿过构筑物时,管道穿墙处应封堵严密。
5
上一章:Q/SY 06017.1-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暖通设计规范 第1部分:通则 下一章:Q/SY 06016.5-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5部分:热力站

相关文章

Q/SY 06016.5-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5部分:热力站 Q/SY 06016.1-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1部分:通则 Q/SY 06016.3-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3部分:热水锅炉房 Q/SY 06016.2-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2部分:蒸汽锅炉房 Q/SY 06016.4-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4部分:导热油供热站 Q/SY 06008.6-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自控仪表设计规范 第6部分:仪表接地 Q/SY 06002.6-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油气集输处理工艺设计规范 第6部分:设备选型 Q/SY 06018.6-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防腐保温设计规范 第6部分:内腐蚀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