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643—2013
安全目视化管理导则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visual management
2013—07—23发布
2013-10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1643—2013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4 职责管理要求
3
5
5. 1 基本要求 5. 2 人员目视化管理 5. 3 工器具目视化管理 5. 4 设备设施目视化管理 5. 5 生产作业区域目视化管理 6审核、偏离、培训和沟通
2
审核 6. 2 偏离 6. 3 培训和沟通附录A(资料性附录) 油气生产现场安全目视化管理附录B(资料性附录) 炼化装置安全目视化管理附录C(资料性附录) 物探作业安全目视化管理附录D(资料性附录) 钻井作业安全目视化管理,附录E (资料性附录) 管道运行安全目视化管理参考文献
6. 1
3
13
21
31
46
56
1
Q/SY 1643—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健康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民、张敏、叶明新、陈秋菊、刘鹏、李青、张国兴、赖康、常兴乾、 李军。
Ⅱ
Q/SY 1643—2013
安全目视化管理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员、工器具、设备设施和生产作业区域的安全目视化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生产作业场所的现场安全
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4一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71441999 气瓶颜色标志 GB 16804—2011 气瓶警示标签 Q/SY 134—2005 石油化工管道安全标志色管理规范 Q/SY 11292007 安全帽生产与使用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安全目视化管理safety visual management 通过安全色、图形、文字或符号等方式,明确人员的资质和身份、工器具和设备设施的状态,以
及生产作业区域的状态的一种现场安全管理方法,以提示危险和方便现场管理。 3. 2
工器具 tool and instrument 特指脚手架、压缩气瓶、移动式发电机、电焊机、检测仪器、电动工具、手动起重工具、气动
(液压)工具、便携式梯子等。
3.3
定制管理 customized management 对生产作业现场使用的机具、车辆、消防器材、工器具、急救设施、便携式仪器等物品,在其周
围画线(必要时可增加文字标识)标明其放置的位置,物品移走后,能清楚识别出该位置对应的物品,以实现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取用方便、符合规范。
4职责
4.1专业分公司组织推行、实施本标准。
企业根据本标准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单位的安全目视化管理的制度或程序,企业归口管理部门
4. 2
1
Q/SY 1643—2013 具体负责安全目视化管理制度或程序的执行,并提供培训、监督和考核。 4.3企业HSE部门对安全目视化管理制度或程序的执行提供咨询、支持和审核。 4.4企业基层单位按要求执行本单位安全目视化管理制度或程序,并对安全目视化管理提供培训、 日常监督。 4.5相关员工接受培训,执行安全目视化管理制度或程序。
5管理要求 5.1 基本要求 5.1.1 名 各种安全色、图形、文字或符号的使用应符合GB2894一2008等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的要求。 5.1.2安全色、图形、文字或符号的使用应考虑夜间环境,以满足需要。 5.1.3用于喷涂、粘贴于设备设施上的安全色、图形、文字或符号等不能是所有对设备本体性能有腐蚀性的物质。 5.1.4安全色、标签、标牌等应定期检查,以保持整洁、清晰、完整,如有变色、褪色、脱落、残缺等情况时,应及时重涂或更换。 5.1.5标签、标牌应简单、醒目,不影响正常作业。 5.1.6油气生产现场、炼化装置、物探作业、钻井作业、管道运行的安全目视化分别参见附录A、 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附录 E。 5.2人员目视化管理 5.2.1内部员工进入生产作业场所,应按照有关规定统一着装。外来人员(参观、学习人员、承包商员工等)进入生产作业场所,着装应符合生产作业场所的安全要求,并与内部员工的入厂(场)证件式样不同,且区别明显,易于辨别。 5.2.2通过安全帽颜色和(或)标牌区分不同类型的人员,安全帽颜色区分执行Q/SY1129一2007 的要求。 5.2.3所有进入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生产区域的人员应遵守出人厂(场)安全要求,佩带入厂(场)证件(标牌)。 5.2.4特种作业人员和危险作业相关人员(如监火人)应通过标签、标牌标明作业人员的资格。 5.3工器具目视化管理 5.3.1压缩气瓶的外表面涂色以及有关警示标签应符合GB7144一1999,GB16804—2011等有关标准的要求,同时还应采用标牌标明气瓶的状态(如满瓶、空瓶、使用中等)。 5.3.2施工单位在安装、使用和拆除脚手架的作业过程中,应使用标牌标明脚手架是否处于完好可用、禁用、限制使用等状态。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确认脚手架的状态。 5.3.3除压缩气瓶、脚手架以外的其他工器具,使用单位应在其明显位置粘贴检查合格标签。不合格、超期未检及未贴标签的工器具不得使用。 5.3.4所有工器具,包括本标准定义之外的其他工器具,应实行定置管理。 5.4设备设施目视化管理 5.4.1企业应在设备设施的明显部位标注名称或编号,对因误操作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设备设施,应在其旁设置有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的标牌。 5.4.2在固定生产区域或站库内,管线、阀门的着色应执行Q/SY134一2005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2
Q/SY 1643—2013
同时还应在工艺管线上标明介质名称和流向,或通过在管廊下方设置标牌标明介质名称和流向,在控制阀门上悬挂含有设备位号(编号)等基本信息的标签。 5.4.3应在仪表控制及指示装置上标注控制按钮、开关、显示仪的名称。厂房或控制室内用于照明、 通风、报警等的电气按钮、开关都应标注控制对象。 5.4.4对遥控和远程仪表控制系统,应在现场指示仪表上标识出实际参数控制范围,粘贴校验合格标签。远程仪表在现场应有显示工位号(编号)等基本信息的标签。 5.4.5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容器应分类摆放,并设置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包括危险化学品名称、主要危害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基本信息。 5.5生产作业区域目视化管理 5.5.1生产作业区域的安全标识应执行GB2894一2008等有关标准。 5.5.2应使用红色、黄色指示线划分固定生产作业区域的不同危险状况。红色指示线警示有危险,未经许可禁止进入;黄色指示线提示有危险,进入时注意, 5.5.3应对生产作业区域内的消防通道、逃生通道、紧急集合点设置明确的指示标识。 5.5.4应根据施工作业现场的危险状况进行安全隔离。隔离分为警告性隔离、保护性隔离:
a)警告性隔离适用于临时性施工、维修区域、安全隐患区域(如临时物品存放区域等)以及其
他禁止人员随意进入的区域。实施警告性隔离时,应采用专用隔离带标识出隔离区域。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b) 保护性隔离适用于容易造成人员坠落、有毒有害物质喷溅、路面施工以及其他防止人员随
意进入的区域。实施保护性隔离时,应采用围栏标识出隔离区域。
5.5.5专用隔离带、围栏应在夜间容易识别。隔离区域应尽量减少对外界的影响,对于有喷溅、喷洒的区域,应有足够的隔离空间。所有隔离设施应在危险消除后及时拆除。 5.5.6生产作业现场长期使用的机具、车辆(包括厂内机动车、特种车辆)、消防器材、逃生和急救设施等,应实行定置管理,根据需要放置在指定的位置,并做出标识(可在周围画线或以文字标识),标识应与其对应的机具、车辆、器材、设施相符,并易于辨别。
6审核、偏离、培训和沟通
6.1审核
集团公司和企业应把安全目视化管理作为审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必要时可组织专项审核。 6. 2 偏离
企业依据本标准制定本单位安全目视化管理制度或程序时发生的偏离,以及在执行时发生的偏
离,应经批准。偏离应进行书面记录,其内容应包括支持偏离理由的相关事实。
6.3培训和沟通
本标准应在集团公司所属企业范围内组织培训,相关人员应接受培训。 本标准应在集团公司所属企业范围内沟通。
3
Q/SY1643—201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油气生产现场安全目视化管理
A.1人员目视化管理
A.1.1安全帽
安全帽颜色按照集团公司安全帽标志色规定要求执行,安全帽颜色示例见图A.1。
管理人员
安全监管人员
承包商人员
现场操作人员
图A.1安全帽颜色示例
A.1.2入厂工作许可证(胸牌)
所有人员进入生产作业场所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合格后发放并佩带入厂许可证,方可进入生产作业现场。人厂工作许可证共包括以下几种:
a) 直属单位领导、外来人员及油田公司、直属单位组织检查、现场办公等相关人员一律佩带白
色人厂许可证,见图A.2。 b) 安全监督人员佩带安全监督证,见图A.3。 c) 基层单位生产指挥人员佩带蓝色人厂许可证,即生产指挥人员安全资质证,见图A.4。 d) 现场操作员工佩带绿色入厂许可证,即岗位操作安全资质证,见图A.5。 e) 长期的操作运行类承包商员工佩带黄、绿相间两色入厂许可证,见图A.6。 f)临时作业的承包商员工佩带黄色入厂许可证,见图A.7。
A.1.3特种作业资格证
从事下列特种作业及设备操作的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国家法定的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经过生产单
位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发给特种作业资格合格目视标签,并粘贴于安全帽上,方可从事相应的工作。 特种作业资格合格目视标签见图A.8。 A.1.4高危作业培训合格标签
从事进人受限空间、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生产单位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发给相应培训的合格
4
Q/SY 1643—2013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PETROCHINATARIMOILEIELDCOMPAN
安全监督
访客入厂许可证
单位:姓名:职务:编号:
中国石油 FANG KE RU CHANG XU KE ZHENG
图A.3安全监督证
图A.2访客入厂许可证
岗位操作安全资质证
生产指挥安全资质证
单位:职务:姓名:
单位:岗位:姓名:
No.KF0111
No.KF0125
图A.5岗位操作安全资质证
图 A. 4 生产指挥安全资质证
操作运行类承包商员工入厂工作许可证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PETROCHINATARIMOILFIELDCOMPANY
临时作业类承包商员工
单位:岗位:姓名:
入厂许可证
中国石油 RU CHANG XU KE ZHENG
编号:0001
No.0001
图A.7临时作业类承包商员工入厂许可证
图A.6操作运行类承包商员工入厂许可证目视标签,并粘贴于安全帽上,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高危作业培训合格目视标签见图A.9。
A.2工器具目视化管理
A.2.1工器具
所有工器具入厂时必须进行检查,长期工作使用,必须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检查合格,以附有检查日期的不同颜色(春季绿色、夏季红色、秋季黄色、冬季蓝色)标签,粘贴于工器具的开关、插座或其他明显位置,以确认该工器具合格。未粘贴标签,表明该工器具检查不合格或未检查。不合格、标签超期及未贴标签的工器具不得使用。所有工器具的使用者必须在使用工器具前再次进行目视检查。检查日期标签示例见图A.1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