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8002—2016
滩浅海海底管道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for beach-shallow sea submarine pipeline inspection
2016-10-27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18002—2016
目 次
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
2
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海底管道内检测 6海底管道在位状态检测海底管道外防腐检测 8数据分析与评价附录A(资料性附录) 管道检测调查内容附录B(规范性附录) 海底管道在位状态检测成果表附录C(规范性附录) 海底管道外防腐检测记录表附录D(资料性附录) 报告编制要求参考文献.
3
4
5
7
... 1 · 16 17 · 18 · 22
Q/SY 18002—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海洋石油工程专业标准化直属工作组提出并归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冀东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
草。 口。 技术研究院、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志彪、焦志斌、王志涛、苏春梅、李冰、沙秋、郝晓东、张彦龙、张书红、孙大权、韩文礼、张彦军、万军、杜德军、陈可峰、熊梦婕。
I
Q/SY18002—2016
滩浅海海底管道检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实施滩浅海海底管道检测的技术要求,对海底管道内检测、在位状态检测和外防腐检测做出了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滩浅海油气田海底金属管道的检测。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S13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管道内检测in-line inspection 利用在管道内运行的可实时采集并记录管道信息的检测器所完成的检测,也叫作智能检测。 在位状态检测on-position stateinspection 利用海洋测绘技术方法对施工期、运营期的滩浅海海底金属管道周边地形地貌和空间位置状态进
3.1
3.2
行的检测。 3.3
外防腐检测 inspection of external anticorrosive system 利用潜水员或潜水器携带专业检测仪器设备对海底管道的外防腐系统,包括外涂层和牺牲阳极状
况进行的检测。 3.4
海管裸露 exposed submarine pipeline 部分海管上顶面暴露于海床面,且下底面仍在海床面以下或刚出海床面时的状态。 海管悬空 suspended submarine pipeline 部分海底管道下底面高于海床面时的状态。 海管浅埋 shallowburied submarine pipeline 海底管道上顶面仍在海床面以下,但埋设深度小于设计深度时的状态。
3.5
3.6
1
Q/SY18002—2016 3.7
金属损失 metalloss features 因金属消失导致的管道壁厚减薄。金属损失通常是由于腐蚀、机械损伤及管材缺陷造成的。 几何变形检测 geometry inspection 以检测管道的几何变形情况为目的所实施的管道内检测。 测径板 gauge plate 用于初步测量管径变化的,可产生不可恢复变形的软质金属盘。
3.8
3.9
3.10
检测概率(PID) probability of detection 检测器检测出管道特征的概率。
3.11
预评估维修系数(ERF) estimated repair factor 最大允许运行压力与通过金属损失评估法计算出的安全运行压力的比值。
基本规定 4.1检测周期 4.1.1管道内检测的周期应符合下列规定:
4
a)管道投产前宜进行基线检测。 b)管道生产运行3年内应进行一次内检测,之后内检测的周期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最长不宜超
过5年。如果管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将检测周期适当缩短: 1)运行期超过15年的。 2)多次发生事故(含第三方和自然破坏)的。 3)防腐系统损坏严重的。 4)输送介质含硫化氢、二氧化碳等腐蚀成分较高的。 5)介质对管道腐蚀情况不明确。 6)管道运行环境恶劣的。
c)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尽快进行管道内检测,并经评估合格后方能实施运行:
1)管道所在地发生地震、海啸等重大地质灾害的。 2)停运超过1年、再启用的封存管道。 3)管道需要提压运行的。 4)管道输送介质发生重大变化的。
4.1.2 在位状态检测的周期应符合下列规定:
a)投产前,在位状态检测报告应作为首次成果,运行期前两年须每年进行一次检测,之后根据
检测评估结果确定检测周期。 b)当出现管道裸露、悬空等异常情况时,应加密检测。
4.1.3 当管道出现裸露或悬空,应对外防腐情况进行探摸、检测。 4.1.4当海底管道完成大修改造,或所在区域发生环境灾害以及地形地貌发生重大变化,应进行在位状态检测和外防腐检测。
2
Q/SY18002—2016
4.2 其他 4.2.1 内检测器不得携带或安装任何地理定位或测绘设备。
检测服务方应根据要求编写详细的检测方案。 4.2.3 检测服务方应对检测过程进行风险识别,并制订相应的防控措施。 4.2.4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对海上获取的原始资料进行现场质量检查、验收,对未达到技术要求的应进行补测或重测,直至质量检查、验收合格为止。 4.2.5在位状态检测采用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应与设计、施工期相一致。
4.2.2
管道内检测、在位状态检测和外防腐检测报告编制要求参见附录D。 5 海底管道内检测 5.1 检测内容与精度 5.1.1检测内容应满足对管道进行剩余强度评价、剩余寿命预测等完整性评价的要求。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4.2.6
a)金属损失,包括一般金属损失、坑状金属损失、轴向凹沟和环向凹沟等。 b)各类缺陷及损伤,包括制造缺陷、环焊缝异常、施工损伤和外力损伤等。
5.1.2 金属损失类型定义见表1,检测精度应达到表2的要求。
表1金属损失类型
类型一般金属损失 [W > 3A 和 L > 34] 坑状金属损失 [1A W<6A] 和[1A L<6A] 和 [0.5
3A 和 L > 34] 轴向凹沟 [IA ≤ W<3A] 和 [L/W > 2] 环向凹沟 [1IA ≤ W<3A] 和 [L/W ≤ 0.5] 注1:L为缺陷的长度,W为缺陷的宽度。 注2:A为几何参数:K<10mm,A=10mm,1>10mm,A=l。 注3;1为管道正常壁厚。
判别依据
表 2 管道母材的缺陷检测精度表指标名称
检测精度 10%r ± 10% ± 20mm 10%r ± 10% ± 10mm 15% ± 15% ± 20mm 10%t ± 10% ± 10mm
最小深度深度精度长度精度
一般金属损失
最小深度深度精度长度精度最小深度深度精度长度精度最小深度深度精度长度精度
坑状金属损失
轴向凹沟金属损失
环向凹沟金属损失
3
Q/SY18002—2016
表2 (续) 轴向环向
检测精度距最近焊缝±0.1m
指标名称
定位精度
± 15* 80%
可信度
注:1为管道正常壁厚,
5.2 检测条件 5.2.1管道运营方应填写完整的管道调查表,列出待检管段的所有相关参数和特征,管道检测调查内容参见附录A。 5.2.2管道内检测器的发送和接收工艺流程应分别满足图1、图2的要求。
阅3
发球筒
图1发送内检测器工艺流程示意图
秀?
收球指示
发球筒
图2接收内检测器工艺流程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