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GDJ 0336-2012 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期间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规范

Q/SY GDJ 0336-2012 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期间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3 08:58:50



推荐标签: 检测 规范 管道 石油 天然气 职业病 作业 场所 因素 施工期 施工期

内容简介

Q/SY GDJ 0336-2012 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期间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规范 Q/SY GDJ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企业标准
Q/SY GDI 03362012
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期间作业场所职业病
危害因素检测规范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pipeline during the period of construction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the workplace inspection specification
2013-05-24实施
2013-03-24发布
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Q/SYGDJ03362012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1
基本要求 5 作业场所(岗位)的划分原则 6 检测点设置原则 7 检测与周期
4
2
2
3
3
检测资料管理附录A(资料性附录) 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作业场所与职业病危害因素参照表附录B(资料性附录) 检测报告格式
8
4
5
6 Q/SYGDJ03362012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管道局总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宝林、张俊权、张明、 侯文胜、徐列兵、张丽芳、闫红霞。
II Q/SYGDJ0336-2012
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期间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期间特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包括毒物和粉尘)空气样
品的采集方法、物理因素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期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 189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GBZ/T192 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中的名词术语及定义均适用于本标准。 3. 1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concentration-timeweightedaverage,PC-TwA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3. 2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concentration-shorttermexposurelimit,PC-STEL 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3. 3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allowableconcentration,MAC 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3. 4
超限倍数excursionlimits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
(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3. 5
1 Q/SYGDJ0336—2012
职业病危害因素occupationalhazards 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
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3. 6
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occupationalhazardsworkplace 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并由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所有场
所。 3. 7
临时性生产工作场所temporaryworkplace 一年内连续生产不足3个月或一年内间断生产不足4个月的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
3.8
监测点 monitoringpoint 在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中根据检测目的和现场调查结果,选出的作为长期或定期的有
代表性的作业点。
4基本要求
4.1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机构应取得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 4.2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职业病目录以及可能引起职工健康损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主要检测因素。 4.3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应及时、准确、客观和真实。 4.42 检测包括评价检测、日常检测、事故性检测和企业内部的监督检测等。 4.5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应包括采样前准备、现场调查、职业危害因素识别、检测点设置、现场采样(现场检测)、实验室分析、数据整理及报告的编制。 4.6 物采样应符合GBZ159的要求。 4.7 粉尘采样应符合GBZ159和GBZ/T192的要求。 4.8 物理因素检测应符合GBZ/T189的要求。 4.9 所用仪器应经过计量检定或校准。
作业场所(岗位)的划分原则
D
5.1同一施工生产作业现场如同时产生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以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场所(岗位)种类。 5.2同一施工现场存在同一性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流水作业方式,每道工序为一个工作场所 (岗位)。 5.3同一施工现场存在同一性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规模较小,或作业员工同时完成多道工序作业,则以整个施工空间为一个工作场所(岗位)。 5.4石油企业凡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设备,一般以单台设备划分场所,多台设备产生同一性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又互相影响时,可划为一个工作场所。
2 Q/SYGDJ0336-2012
5.5野外作业场所不固定,但有相对固定的设备,按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源划分场所;没有相对固定的设备,按作业单位划分工作场所。 5.6年累计作业不足4个月或连续生产不足3个月的工作场所划分为临时性工作场所(岗位)。
?检测点设置原则
8.!设点前。须深入现场。了解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性质、尘毒逸散情况、员工接触方式、接触时间、卫生防护技术措施状况等,以便正确认定作业点、合理选定检测点。 8.2检测点的设置应保证检测结果能客观反映作业工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情况。 8.3同一施工场所(岗位):同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同类设备或相同操作,应设1个检测点。有多台同类设备时,一般在3台以下选1个检测点,4-10台选2个检测点,10台以上至少选3个检测点。 6.4同一施工场所(岗位),同一职业危害因素,不同设备:不同工序,应分别设检测点。 6.5同一施工场所(岗位):不同职业危害因素,须分别设检测点。同一岗位可合并设点。 @.@ 移动式有尘毒危害的作业,可接经常移动范围长度,10来以下设1个检测点,10来以上设2 个检测点,以此类推。 6.7 物理因素检测定点应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检测方法或检测对象要求进行设置。 6.8 仪表控制室或机动设备操作岗位和员工休息场所,应设1个检测点。 6.91 检测点的确定,应由承包商认可。 6。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要求,对监测点应设置标识牌。 6.11监测结果及有关项目要定期填写、定期向员工公布:监测期间标识牌不应随意拆掉、涂改:标识牌由安全员统一管理,发现有损坏、遗失要及时报告承包商并及时更换。
检测与周期
7.1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周期和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GB2159的要求。 7.27 检测仪器设备应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同时进行定期计量检定,经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7。3高毒危害因素,每季度应检测1次;矽尘类危害因素,每半年应检测1次;其它尘、毒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应检测1次。 7.4 粉尘美检测周期(依据含游离二氧化硅百分含量) 7.4.1 含游离二氧化硅人于50%的粉尘、石棉尘,每月应检测1次: 7.4.2 含游离二氧化硅10%~50%的粉尘、滑石粉,每2个月应检测1次 7.4.3 含游离二氧化硅小于10%的粉尘及其它粉尘每季应检测1次。 7.5 物理因嘉类检测图 7.5.1 噪声检测,连续稳态噪声测A声级:非稳态或间断噪声测等效连续A声级。根据实际至少每半年测1次。 7.5.2设备噪声,首次检测时应作频谱分析,数据可作长期参考。若工艺设备及防护措施变更时,应随时检测。 7.5.3 局部振动、微波辐射、高频电场、工频电场、激光每年至少检测1次。 7.5.4 高温作业气象条件测定,按当地每年最热月份,在不同的时间内测定3次。 1.6 对职业病危害防护技术措施进行卫生学效果评价时,须连续检测3天,每天2次。
3 Q/SYGDJ0336—2012
7.7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或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但是,在野外施工期间如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TWA可根据施工情况分时段进行2次或2次以上采样,最终应按TWA计算; 7.8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如施工现场某一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不足15min时,在遵守 PC-TWA容许接触的浓度前提下,进行一次性检查并按STEL计算。 7.9事故性检测和临时性监督检测应根据具体情况完成。
8 3检测资料管理
8.1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束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对检测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做出评价报告。 8.2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主要包括:
a) 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定期定点的检测报告; b)职业病危害事故性检测报告等; c)J 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现状评价检测报告。
8.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应存入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职工公布。原始记录、检测结果报告书、评价报告等资料应妥善长期保存。
4 Q/SYGDJ0336—2012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作业场所与职业病危害因素参照表
A. 1 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作业场所与职业病危害因素参照表,见A.1。
表A.1 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作业场所与职业病危害因素参照表
岗位或工种地面工
主要危害因素名称
危害因素分布
粉尘(依据施工现场确认粉尘性质)、噪声、高温
地面工程
电焊工
噪声、高温、电焊烟尘
管道、油罐焊接
管工
噪声、高温、 砂轮磨尘
管道安装、下料打磨
油漆(苯、甲苯、 、二甲苯)、沥青烟尘
防腐工
油道、油罐防腐
电焊工
电焊烟尘、二氧化锰、 紫外线、 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电焊操作处
水泥尘 膨润土尘、噪声、高温
泥浆工
泥浆配料处
上一章:JJG(新)16-2014 液压扭矩扳手地方检定规程 下一章:JJG(交通) 118-2014 沥青黏韧性试验仪

相关文章

Q/SY 1647-2013 石油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规范 Q/SY 08527-2021 油气田勘探开发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岗位防护规范 Q/SY 1527-2012 油气田勘探开发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岗位防护规范 Q/SY 1426-2011 油气田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 Q/SY GDJ 0337-2012 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应急救护规范 CB/T 4515-2020 船舶行业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和评价管理规定 CB/T 4515-2020 船舶行业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和评价管理规定 Q/SY GDJ 0356-2012 天然气管道试运投产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