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1498-2012 输气管道工程项目建设规范

Q/SY 1498-2012 输气管道工程项目建设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87.4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3 11:26:00



推荐标签: 规范 管道 工程项目 建设 输气 1498 1498

内容简介

Q/SY 1498-2012 输气管道工程项目建设规范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498--2012
输气管道工程项目建设规范 Construction standard for gas pipeline engineering project
2012-0703发布
201209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1498—2012
目 次
前言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总则
项目构成建设规模
+
IF
6 线路工程
工艺
/
8 自动控制
11
配套工程 10 焊接与检验 11 建设用地 12 劳动组织 13 节能 14 环境保护 15 安全 16 职业卫生 17 信息工程 18 工程招标 19 技术经济附录A(规范性附录) 总投资估算相关表格
2
15
21
21
21 22 22 2.3 23 23 24 24 26 Q/SY1498—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宋广祺、朱坤锋、马兰平、楼山、马红昕、李小瑜、聂中文、韩红蕾、刘桂
志、崔淑琴、王红。
II Q/SY1498-2012
输气管道工程项目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输气管道工程项目的一般原则以及线路、穿跨越、工艺及自控、辅助工程等系统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陆上符合国家标准二类气质要求的天然气管道工程,改、扩建天然气管道工程可参照执行。符合管输标准的煤层气、煤制气输送管道工程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87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5310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6479 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 GB/T 8163 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 GB/T 9711 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 GB 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8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 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污染控制标准 GB/T18603 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 GB 20426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20438 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 GB/T 21447 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1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 50093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Q/SY1498-2012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83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236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23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3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50459 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70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抗震技术规范 GB50493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 50540 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GB 50545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DL/T 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SY/T0048 石油天然气工程总图设计规范 SY/T0082.2 石油天然气工程初步设计规范第2部分:管道工程 SY/T 4103 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 SY/T4109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SY/T6671 石油设施电气设备安装区域一级、0区、1区和2区区域划分推荐作法 Q/SY1279 管道运营企业基层站队劳动定员 Q/SY1357 油气管道地面标识设置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七号[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九号[199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七号[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号[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二号[2011]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第6号令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发改投资[2006]1325号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峻工验收办法原国家安监局18号令石油天然气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09]7号输气管道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14-200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中油计字【2007]455号文件输气管道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油计[2008]698号
3总则
3.1输气管道工程建设应遵循“安全第一、环保优先、质量至上、以人为本、经济适用”的方针,在满足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执行我国资源能源节约、安全生产、节约用地、节能降耗、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法规和政策。 3.2输气管道工程建设投资及经济评价应遵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有关经济参数和指标及定额。 3.3输气管道工程的建设应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技术与经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规避风险;应结合国情,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装备,积极推进材料、设备国产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适用。 2 Q/SY1498--2012
3.4输气管道工程建设除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经济参数、标准和指标及定额的规定。
4 项目构成
4.1输气管道工程项目应由线路工程、站场工程、配套工程、生产管理设施等构成。 4.2线路工程宜包括管道路由选择、管道敷设、穿(跨)越工程、管道防腐蚀控制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施工便道及伴行道路、线路截断阀室和其他附属建(构)筑物等。 4.3输气管道站场工程宜包括输气首站、中间压气站、分输站、清管站和输气末站。各输气站设施可根据输气工艺要求设置。 4.4配套工程包括供配电、通信、给排水、消防、供热、采暖通风、污水处理、建构筑物及维抢修设备、机具以及办公室、厂房等。配套工程宜依托地方条件和现有设施,统筹解决,没有依托条件时或依托条件不能满足时,可单独设置。 4.5生产管理设施包括办公楼、值班室、会议室、倒班宿舍、食堂、车库及其配套设施,应集中设置。 4.6输气管道首、末站设计应尽量与相衔接的气体处理厂、接收站或相关工矿企业毗邻建设或依托其公用工程,以节约投资、减少占地。
S 建设规模 5.1输气管道工程的设计输量应根据气源情况和目标市场用气需求,在符合输气管道管网总体规划、 国家天然气利用政策及供气安全等因素下确定。 5.2应按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规定的输量作为设计输量,设计年工作天数应按350d计算。水力计算时,宜根据管道建设难度因素适当加大富余量,干线管道的最大输气能力宜按设计输量的110% 考虑。 5.3小时调峰气量和日调峰气量由用气方解决,季调峰气量可由地下储气库或用气侧LNG调峰设施解决, 5.4分期建设的输气管道工程应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配套工程宜考虑近期及远期发展需求。 6
线路工程
6.1 线路选择 6.1.1输气管道线路走向的选择应符合GB50251对线路选择的要求。 6.1.2输气管道路由选择应根据气源、供配气市场的位置,结合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和环境敏感区域等自然条件,以及地方规划、交通、供水、供电、施工环境等人文条件和环境评价等有关专题研究成果,经过多方案技术经济(费用现值)论证确定。 6.1.3输气管道线路在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应按照《输气管道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 (油计[2008]698号)进行宏观优化选择,初步设计阶段应按照SY/T0082.2进行必要的局部优化和细化选择。 6.1.4输气管道应避开重要的军事设施、易燃易爆仓库、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一级水源地。与铁路、公路、架空输电线路平行敷设时的最小间距应符合GB50251,GB50061和GB50545等相关规范的规定。埋地输气管道与埋地电力、通信电缆及其他用途的埋地管道、光缆、电力系统接地极的最
3 Q/SY1498--2012
小间距应符合GB50251的规定。 6.1.5输气管道线路通过城镇规划区、飞机场、铁路车站、海(河)港码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安全、环境敏感地区以及矿产压覆区、二级水源地等时应首先避绕;当不得不通过上述地区时,应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6.1.6输气管道线路应按照GB50433的规定避让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 6.1.7在可研阶段,线路走向方案、站场用地、用电、用水、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穿越水源地、 自然保护区、矿产压覆,江河湖泊穿越等需与当地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充分结合取得同意,并出具书面意见,作为可研报告附件。 6.18输气管道通过的地区应按照GB50251的规定划分地区等级,以确定各级地区输气管段的强度系数。 6.1.9管道沿线应按GB50470的规定划分般区段、重要区段、穿跨越段,确定各地段的地震动参数。 6.2管道数设 6.2.1输气管道敷设除应符合GB50251相关内容外,工程措施还应结合以往工程建设的经验。 6.2.2输气管道应优先采用地下埋设方式。当受自然条件限制并经论证确定其安全稳定性后局部管段可采用土堤埋设或地上敷设。 6.2.3新建输气管道并行敷设或新建输气管道与其他在役油气管道并行敷设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管道并行间距在满足有关安全规定条件下,还应考虑管道输送介质的特征、压力、管径、地
形特点、周围的土壤性质等参数,同时应满足施工和运行的要求。 不受限制地段,并行间距应不小于6m;不同期建设的石方地段,并行间距不宜小于20m。
b).
),受地形、规划等条件限制的区段的并行管道,其并行间距应根据具体的限制条件,经过技术
经济比较,采取安全措施后,可适当缩小距离:同期建设的并行管道可同沟敷设:不同期建设的并行管道不应同沟敷设。
d) 并行管道通过活动断裂带时,不宜采用同沟敷设,并行间距不得小于管道可能发生的最大
位移值。 同沟敷设阴极保护站合建的并行管道宜采用联合阴极保护,同沟敷设阴极保护站分建的并行管道以及非同沟敷设的并行管道宜分别实施阴极保护。 并行管道的水工保护措施应统筹考虑,结构形式应基本保持一致。
e)
g) 不同期建设并行管道,当后建管道扰动在役管道水工保护设施或者对在役管道的水工保护
设施的功能发挥造成影响时,事先应征得已建管道管理单位的许可,并采取已建管道管理单位认可的措施给予补救。
6.2.4 管道与高压输变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应满足GB50061和GB50545的相关要求,管道与架空输电线路平行或交叉时,应采取相应的抗干扰安全措施。 6.2.5输气管道线路沿线经过山区、湿陷性黄土、沙漠戈壁、水网地带、冻土地区、生活水源地、 地下采空区等特殊地域时,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设计并充分借鉴相关评价成果:
a 山区段输气管道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设计:
1)线路应视地形、地质情况,管道应选择在稳定的缓坡地带、灾害地质较少的地段通过
避免通过滑坡、泥石流、陡坡、陡坎等易造成管道失稳的地带。 2) 管道应选择较宽阔、纵坡较小的沟谷地带通过,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突发性洪水对管
道产生危害。 3). .管道埋地敷设时,线位选择应选在地形完整、地质情况稳定的山脊,且管线没有回
头弯。 Q/SY1498-2012
应对顺坡爬坡、沿等高线敷设或采用隧道敷设、高架桥跨越深谷等几种过山方式,进行充分比较后确定。
4)
5) 爬陡坡管线不宜深埋,超过设计规范规定的一般埋深时,要确保坡体的稳定性 6) 对于岩体稳定性好的山体,可采用横坡敷设。 7) 应注意地貌的恢复,尤其是地坎田坎的恢复,宜采用利于植物生长措施。 8) 应做好舰两侧坡面的截、排水的处理,宜采取利于植物生长措施。 9) 为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可采取削方分阶降坡的形式,同时宜采取植物护坡或砌石护坡,
平台及坡顶位置采取排水导水措施。 10) 地形、地貌复杂段,如山前坡积裙、沟、谷等石、土短距离间隔段,应考虑石质土和
碎石土管沟深度超挖和回填细土的需要。 11) 地表为保护林地段,可采用隧道或绕避通过;地表有古建构筑物或坟地应绕避通过。 12) 特殊地段可参照公路或铁路的水工保护工程措施方案。
b) 河谷段输气管道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设计:
1) 线路优先选择的顾序为河谷的二阶台地或二阶台地以上的区域 2) 沿河谷不易受冲刷或冲刷较轻的一岸敷设。 3) 当河谷走向与管道总体走向相近,河谷狭窄、岸坡陡峻时,管道可沿山坡台地或沿路
敷设。 4) 线路遇到山嘴或较大的河湾时,为缩短线路长度,宜采用翻越或隧道取直方案。 5) 当河谷走向与管道总体走向相近、河道为季节性小河沟时,可将管道直接布置在河床
侧或中间。
6) 沿河谷地段敷设管道时应进行必要的冲刷分析计算,管道应埋设在设计冲剧线以下,
并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 7) 在泥石流河床地带,管道应选择稳定层通过。 湿陷性黄土段输气管道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设计:
c)
1) 黄土地区选线应优先在梁、筛上通过,个别困难地段也可在黄土沟谷里通过,应避免在
黄土山腰上通过,并避开沟头和冲沟发育区段。 2) 管道穿越黄土冲沟时,应结合当地水土保持部门的要求进行防护设计,其设计方案应获
得地方相关部门批准。
d)沙漠、戈壁地区输气管道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设计:
管道宜避开山前洪积扇,避开沙丘活动较为强烈的地段,选择地形起伏较小、沙层覆
1
盖较薄、风蚀作用影响小的丘间谷地通过。 2) 沙漠管道应先修路,后敷管。 3) 管线两侧应进行防风固沙。
e) 水网地带输气管道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设计:
1) 对于连片水网,可采用定向钻、围堰开挖或旋喷下沉等方法穿越 2)水网地区水渠及鱼塘穿越时,应考虑清淤要求,加大管道埋深,宜采用土工布袋护坡。
f) 冻土地区输气管道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设计:
1) 冻土地区线路选择应依据冻土勘察成果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 2) 多年冻土地区,管道如果必须通过不连续多年冻土,特别是冻胀性和融沉性强、冻结深
度大、热融塌、热融沉陷、岛状冻土、冻胀丘等不良冻土区域,需要进行单独设计,可采用以下三种状态进行设计:多年冻土以冻结状态用做管道地基,在管道运营期间,地基土始终保持冻结状态; —多年冻土以逐渐融化状态用做管道地基,在管道运营期间,地基土处于逐渐融化
5
上一章:Q/SY 1124.3-2012 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 第3部分:修井作业 下一章:R/H/R6 有缺陷结构完整性的评定(1977年)

相关文章

Q/SY 06338-2018 输气管道工程项目建设规范 Q/SY 06303.5-2018 油气储运工程线路设计规范 第5部分:输气管道工程阀室 Q/SY 06303.3-2019 油气储运工程线路设计规范 第3部分:输气管道基于可靠性的设计和评价指南 Q/SY XQ 274-2020 在役输气管道环焊缝缺陷检测、评价及修复技术规范 Q/SY 06351-2020 输气管道计量导则 Q/SY 1447-2011 输气管道计量导则 Q/SY 1499-2012 输油管道工程项目建设规范 Q/SY 06337-2018 输油管道工程项目建设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