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4054—2021
永磁无刷力矩电动机 通用技术条件
Permanent magnet brushless toque motors-- General specification
2021-10-01实施
2021-05-17发布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分类.. 3.1分类..
I
3.2 型号命名 3.3 直流母线电压 3.4 基本外形结构及安装尺寸 4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4.1 外观 4.2 引出线或接线端. 4.3 外形及安装尺寸. 4.4 绝缘介电强度. 4.5 绝缘电阻 4.6 旋转方向.. 4.7 连续堵转数据. 4.8 峰值堵转数据. 4.9 反电动势常数 4.10 齿槽转矩. 4.11 定子线电阻, 4.12 转子转动惯量. 4.13 电气时间常数. 4.14 转矩波动系数. 4.15 转矩-电流线性度 4.16 温升. 4.17 低温 4.18 高温 4.19 温度变化 4.20 低气压... 4.21 振动.. 4.22 冲击 4.23 稳态加速度 4.24 湿热 4.25 寿命. 4.26 电磁兼容性 4.27 盐雾
-
10 10
4.30试验条件 5检验规则. 5.1检验分类... 5.2鉴定检验.. 5.3质量一致性检验 6交付准备。 6.1总则... 6.2包装... 6.3运输. 6.4贮存.. 6.5保证期.. 7用户服务附录A(资料性附录) 型号命名 A.1型号命名。 A.2机座号 A.3产品名称代号.. A.4性能参数代号 A.5派生代号
12 12
.12 12 .14 15 15 15 15 15 .15
15 .. 16
.16 16 16 16 ..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微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微电机研究所、包头长安永磁电机有限公司、成都精密电机厂、浙江巨龙自
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唐山普林亿威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揭阳市汇宝昌电器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菲仕运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得普达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小军、郭巧彬、徐英振、彭声峻、陈家乐、董超奎、徐陈夏、王福杰。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永磁无刷力矩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永磁无刷力矩电动机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交付准备、用户
服务。
本标准适用于分装式永磁无刷力矩电动机(以下简称电机):组装式电机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白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2016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
循环)
GB/T2423.52019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10一2019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2423.15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Ga和导则:稳态加速度 GB/T2423.16-2008E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和导则:长霉 GB/T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2423.22一201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GB/T2423.27一2020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方法和导则:温度/低气压或温度/湿
度/低气压综合试验
GB/T2828.1--2012计数抽样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6113.203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2-3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
度测量方法辐射骚扰测量
GB/T6113.204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2-4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抗扰度测量
GB/T7345—2008控制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T7346控制电机基本外形结构型式 GB/T10405—2009控制电机型号命名方法 GB17799.3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发射 GB17799.4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工业环境中的发射 GB/T21418永磁无刷电动机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30549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JB/T8162控制电机包装技术条件
3分类
3.1分类
电机按其驱动方式分为正弦波驱动电机和方波驱动电机。 3.2型号命名
电机型号命名参见附录A,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3.3直流母线电压
电机驱动器的直流母线电压规定为6V、12V、24V、36V、48V、60V、72V、96V、110V、 220V、310V440V530V、750V、1500V,或按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3.4基本外形结构及安装尺寸
电机的基本安装型式为分装式结构,电机定子外圆、转子内孔是电机一般安装配合止口。
4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4.1外观 4.1.1技术要求
电机表面不应有锈蚀、明显碰伤、划痕和涂覆层剥落,定子环氧灌封料不应有机械破坏的缺口,紧固件连接应牢固,铭牌的字迹和内容应清楚无误且不得脱落。 4.1.2试验方法
目视检查电机及其附件的外观。 4.2引出线或接线端 4.2.1技术要求
电机的引出线或接线端应符合GB/T7345一2008中5.3.1的规定。 4.2.2试验方法
按GB/T73452008中5.3.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3外形及安装尺寸 4.3.1技术要求
制造商应对电机的外形及安装尺寸做出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制造商交付电机时应将外形及安装尺寸图一并交付。 4.3.2试验方法
按电机的外形及安装尺寸要求选用量具种类及准确度等级。将电机放置在常温条件下,使其达到稳
4.4绝缘介电强度 4.4.1技术要求
电机各绕组之间及各绕组对机壳之间应能承受表1规定的试验电压,且无绝缘击穿、飞弧、闪络现象。漏电流不大于表1的规定,漏电流不包括试验设备的电容电流。试验后立即测量绝缘电阻,结果应符合4.5的规定。
表1
直流母线电压U 试验电源容量 电源频率 试验电压(有效值) 电压持续时间 漏电流
V ≤24 >24~36 >36~115 >115~250 >250 注1:U.为电机驱动器直流母线电压的70.7%。 注2:机座号大于200的电机,漏电流值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重复本试验时,其电压值为原试验电压的80%。 反馈部件的绝缘介电强度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驱动器内置式电机的绝缘介电强度试验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V 300 500 1 000 1500 1 000-+2U
mA 5
kVA
Hz
min
50
≥0.5
10 20
4.4.2试验方法
试验用电源,其频率为50Hz,电压波形近似于正弦波。电源容量和输出阻抗应能保证电源在各种负载下都无显著的波形失真和显著的电压变化。
电机按4.4.1的规定施加试验电压,电压值应从零缓慢上升(至少3s)到规定值,在规定值上持续 1min。整个试验过程中电压峰值不应超过规定有效值的1.5倍,并应监视故障指示器,以判断电机有无击穿放电及漏电流值。试验结束时,应逐渐降低试验电压至零,以免电压出现浪涌现象。1min试验可用约5s试验代替,试验电压值为表1规定的正常值。1min试验也可用1s试验来代替,但试验电压值为表1规定值的120%。试验后测量绝缘电阻。 4.5绝缘电阻 4.5.1技术要求
电机各绕组之间及各绕组对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正常大气条件和规定的低温条件下,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Q2 在高温条件下,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Q;在相应湿热条件下,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Q。
反馈部件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驱动器内置式电机的绝缘电阻试验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检查绝缘电阻所用绝缘电阻表的电压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单位为伏
绝缘电阻表的电压值
直流母线电压
≤24 >24~36 >36~115 >115~250 >250
250 500
1 000
4.5.2试验方法
按表2的规定选择对应的绝缘电阻表,测量电机各绕组之间及各绕组对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 4.6旋转方向 4.6.1技术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电机的旋转应为双向可逆旋转,当按U、V、W相序通电时,从安装配合面的主传动轴轴伸端视之,逆时针方向为旋转正方向。 4.6.2试验方法
按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7连续堵转数据 4.7.1技术要求
电机的连续堵转数据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7.2试验方法
电机固定在标准试验支架上,试验环境应不受外界辐射及气流影响。对电机通入连续堵转电流,用扭矩传感器测取转子在三个不同位置时的连续堵转转矩。
试验过程中,需保证电枢电流在连续堵转电流允许的变化范围内。 也可采用静态测试的方法进行检测,按照最大转矩控制策略,对电机通入直流电流,保证电枢电流
为连续堵转电流,测试一个电气周期内三个不同电气位置最大电磁转矩,即为电机的连续堵转转矩。 4.8峰值堵转数据 4.8.1技术要求
电机的峰值堵转数据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8.2试验方法
电机固定在标准试验支架上,试验环境应不受外界辐射及气流影响。对电机通入峰值堵转电流,用扭矩传感器测取转子在三个不同位置时的峰值堵转转矩。
试验过程中,需保证电枢电流在峰值堵转电流允许的变化范围内,运行时间按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