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1765-2014 三维定量荧光录井技术规范

Q/SY 1765-2014 三维定量荧光录井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4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30 17:15:38



相关搜索: 三维 1765 定量 荧光 技术规范

内容简介

Q/SY 1765-2014 三维定量荧光录井技术规范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765—2014
三维定量荧光录井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3D quantitative fluorescence logging
2014—12—31发布
2015一03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1765—2014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录井准备 4 资料录取 5 资料解释资料上交
1
6
T
附录A(资料性附录) 三维定量荧光录井分析记录表附录B(资料性附录) 三维定量荧光录井解释成果表
6
1 Q/SY1765—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起草单位: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第一录井公司、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录井二公司、冀东油
田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青春、熊正祥、姬月凤、马红、杜志强、李成军。
II Q/SY1765—2014
三维定量荧光录井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维定量荧光录井准备、资料录取、资料解释、资料上交有关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三维定量荧光录井。
术语和定义
2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1
激发波长 (EX) excitationwavelength 仪器光源所发射出的紫外一可见光的波长,单位为纳米(nm)。
2. 2
发射波长 (EM) emission wavelength 烃类物质吸收紫外 小一可见光后所发射出光的波长,单位为纳米(nm)。
2.3
荧光强度(F) fluorescence intensity 在紫外光照射下, 被测样品中烃类物质所发射光的强弱。
2. 4
相当油含量 (C) equivalent oil content 单位样品荧光强度所对应的含油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2.5
对比级(N) contrast level 单位样品中被试剂萃取出烃类物质的含油级别。
2.6
油性指数 (0) oil index 中质油峰最高荧光强度与轻质油峰最高荧光强度的比值。
3 录井准备
3.1试剂
3.1.1可任选以下三种溶剂中的一种作为分析试剂:
一正已烷; ——庚烷;一异丙醇。
3. 1. 2 试剂应为分析纯。
1 Q/SY1765—2014
3.2 标准油样
3.2.1 应选取与设计井为同一地区、同一构造、同一层位邻近井的原油样品作为标准油样 3.2.2 区域探井可选取与设计井地质年代相同的邻近井的原油样品作为标准油样。 3.3 仪器指标 3.3.1 激发波长、接收波长范围应为200nm~800nm。 3.3.2 波长精度为±2nm。 3.3.3 波长重复性误差小于4nm。 3.3. 4 光谱带宽不大于10nm。 3. 4 仪器标定 3.4.1 应采用不少于3个不同浓度的原油样品标定仪器。 3. 4. 2 标定用原油样品最高浓度不超过40mg/L 3.4.3 标定用最高浓度原油样品荧光强度值应在仪器接收范围内,且不小于仪器最高接收强度的 二分之一。 3.4.4 4标准工作曲线线性响应相关系数应不小于0.98。
4 资料录取
4. 1 样品类型
分析样品类型包括以下内容:
油样;钻井液添加剂;
一钻井液; —岩屑; —井壁取心; ——钻井取心。
4.2 2样品选取 4.2. 1 钻井液添加剂
应对人井的不同类型、不同批次的钻井液添加剂每种至少取1个样品。 4.2. 2 钻井液 4.2.2.1正常录并过程中,每钻进100m至少取1个钻井液样品 4. 2. 2. 2 每次调整钻井液循环均匀后,至少取1个钻井液样品。 4. 2. 2. 3 目的层井段捞不到岩屑时,应按岩屑录井间距取钻井液样品, 4.2.3 岩屑 4.2.3.1 储层按岩屑录井间距进行取样。 4.2.3. 2 非储层按单层进行取样,厚度大于10m,每10m取1个。 4.2. 3.3 岩屑样品应选取定名岩屑样品,若岩屑样品代表性差,可选取混合岩屑样品。 2 Q/SY1765—2014
4. 2. 4 井壁取心
应逐颗进行取样。 4.2.5钻井取心
储层每10cm至少取样1个。 4.3 样品分析 4.3.1固体样品称1.0g放人具塞试管中,加入5.0mL分析试剂至少浸泡5min。 4.3.2液体样品取1.0mL放人具塞试管中,加人5.0mL分析试剂至少浸泡5min。 4.3.3分析液体应稀释到淬灭临界点以下浓度进行分析。 4.3.4样品波长扫描范围:激发波长200nm~800nm, 发射波长200nm~800nm,可依据资料需要进行调整,波长范围应包括240nm460nm。 4.4样品的标识和封存 4.4.1 样品应标识编号、井号、井深、日期。 4.4. 2 没有及时分析的样品应密封保存。 4. 5 记录填写
根据样品分析情况,填写三维定量荧光录井分析记录表,格式参见附录A。
5 资料解释
5.1 解释参数 5.1.1 直接测量参数
直接测量参数含激发波长(EX)、发射波长(EM)、荧光强度(F)。 5.1.2计算参数 5. 1. 2. 1 相当油含量(C)按公式(1)计算:
C=(K.Fb)·n
(1)
..
式中: C 被测样品的相当油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F 荧光强度值; K- 校正系数; b 常数; n 稀释倍数。
5. 1. 2. 2 对比级(N)按公式(2)计算:
N=15-(4-lgC)/0.301
(2)
式中: N 被测样品的对比级别;
3 Q/SY1765—2014
C 被测样品的相当油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5.1. 2.3 油性指数(O)按公式(3)计算:
O.=F2/F
(3)
式中: O. 被测样品的油性指数; F1 被测样品轻质油峰最高荧光强度值; F2 被测样品中质油峰最高荧光强度值。
5.2 确定解释井段
应按定量荧光分析得到的参数及参数值的变化趋势确定荧光解释井段。 5.3 原油性质的识别
应依据最佳激发波长和最佳发射波长的出峰位置判断原油性质,其关系见表1。
表1最佳激发波长和最佳发射波长与原油性质关系表
最佳激发波长,nm 270≤EX<300 300≤EX<340 340≤EX≤400
最佳发射波长,nm 300≤EM<340 340≤EM<390 390≤EM≤450
原油性质轻质油中质油重质油
5.4流体性质的识别
应按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仪器的解释标准和图版,识别储层流体性质,并填写三维定量荧光解释成果表,格式参见附录B
6 资料上交
上交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仪器标定报告;钻井液添加剂分析图谱及记录;钻井液分析图谱及记录;岩屑分析图谱及记录;井壁取心分析图谱及记录;钻井取心分析图谱及记录;三维定量荧光解释成果表。
4
上一章:Q/SY 1767-2014 电缆作业防喷装置使用技术规范 下一章:Q/SY 1759.6-2014 工程技术业务计量器具配备规范 第6部分:井下作业

相关文章

SY/T 6611-2017 石油定量荧光录井规范 SY/T 6611-2011 石油定量荧光录井规范 Q/SY 14009-2019 定量荧光分析仪校准规范 Q/SY 02621-2018 轻烃录井技术规范 Q/SY 02862-2021 元素录井技术规范 Q/SY 1862-2016 元素录井技术规范 Q/SY 1621-2013 轻烃录井技术规范 Q/SY 02002-2016 远程录井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