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7.180 H 94 备案号:40643—2013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5787-2013 代替JB/T5787—1991
二十辊带材冷轧机
Twenty-high strip cold rolling mil
2013-04-25发布
2013-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5787—2013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结构型式与基本参数 3.1结构型式, 3.2基本参数... 3.3标记示例 4技术要求 4.1 二十辊轧机的功能与结构要求 4.2 一般要求 4.3主要零件的要求, 4.4 装配要求 5检验方法与检验规则, 5.1 检验方法. 5.2负荷试车 5.3 出厂 6标志、包装和贮存. 6.1标志, 6.2包装.. 6.3 贮存图1辊系布置图2机架. 图3鞍座. 图4工作辊图5 第一列中间辊图6 第二列中间辑图7 传动辊图8 支承辊
.11
...........................................
E..E.....
.- -...............
.......
产
中
A
.......--.....
厂
...6
JB/T5787—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5787—1991《二十辊可逆冷轧机》,与JB/T5787—199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由“二十辊可逆冷轧机”改为“二十辊带材冷轧机”;增加了结构型式说明;增加了二十辊带材冷轧机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冶金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秀英、夏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5787—1991。
II
JB/T5787--2013
二十辊带材冷轧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二十辊带材冷轧机的结构型式、基本参数、技术条件、试验方法、检验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轧机机架为整体封闭式、带有厚度自动控制的二十辊带材冷轧机(以下简称二十辊轧
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07.12005滚动轴承向心轴承公差 GB/T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1184 4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4879-1999防锈包装 GB508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T10095.1一2008圆柱齿轮精度制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GB/T10095.22008 圆柱齿轮精度制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与径向跳动的自定义和允许值 GB/T113522009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GB/T13314 锻钢冷轧工作辑通用技术条件 JB/T4120 大型锻造合金钢支承辊 JB/T5000.3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3部分:焊接件 JB/T5000.6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6部分:铸钢件 JB/T5000.7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7部分:铸钢件补焊 JB/T5000.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8部分:锻件 JB/T5000.9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9部分:切削加工件 JB/T5000.10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10部分:装配 JB/T5000.11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11部分:配管 JB/T5000.12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12部分:涂装 JB/T5000.13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13部分:包装 JB/T5000.14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14部分:铸钢件无损检测 JB/T5000.15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5部分:锻钢件无损检测 JB/T 6395 大型齿轮齿圈锻件技术条件 JB/T6401 大型轧辊锻件用钢 JB/T6996 重型机械液压系统技术条件 JB/T8709 大型轧钢机机架铸钢件
1
JB/T57872013
3结构型式与基本参数
3.1结构型式
轧机机架为整体铸钢件,小轧机用锻钢制造。通过液压缸驱动上支承辊每节轴承偏心位置以实现径向调整工作辊型,第一列中间辊通过液压缸驱动轴向移动,可以实现轴向调整工作辊辊型。 采用液压缸驱动的齿条,与支承辊的扇形齿轮啮合,改变下支承辑位置可以调整和控制轧线标高,通过液压压下液压缸驱动的齿条,与支承辊的扇形齿轮啮合,实现轧制过程辊缝的控制。轧机辊系布置见图1。
支承辊
传动辑
工作辊
第一列中间辊
第二列中间辑辊
图1辊系布置
3.2基本参数
二十辊轧机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单位为毫米
工作辊
最大轧制速度 m/s
轧机型号 辊身长度 带材宽度
轧辊直径
工作辊最大辊缝
带材厚度
张力 kN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工作辊 支承辊
坏料 0.2~0.5 0.0015~0.005 0.05~2.5 1.5
成品
BDL-20G-45 240 150 220 110 6 BDL-20G-75 480 220 45 190
45 75 90 160 225 300
2.5 0.2~1.6 0.003~~0.01 0.25~~7.5 2.0 3.6 0.1~0.5 0.01~0.015 0.15~10 2.5
10
BDL-20G-90 570 290 500 210 16 BDL-20G-160 1 290 410 200 330 30 BDL-20G-225 1 625 540 500 480 40 BDL-20G-300 3200 750 3000660 55
1.5~3.0 0.015~0.05 1~60 5.0 2.0~4.0 0.03~0.08
4.6
8.5 10
5.6
4~80
3.0~5.5 0.06~0.1 7.5~280
6.5
JB/T57872013
3.3标记示例
XXXX BDL-20G XXX / XXX
支承辊直径,单位为毫米(mm)工作辊直径,单位为毫米(mm)板带二十辊冷轧机代号工作辑辊身长,单位为毫米(mm)
4技术要求
4.1二十辊轧机的功能与结构要求 4.1.1应具有测压、测张、测速、测厚与测辊缝等检测装置。 4.1.2应具有两级计算机控制液压压下AGC、压力AGC、张力AGC和速度AGC及机组PLC控制。 4.1.3系统应具有过载保护、断带保护、事故报警,有自动减速、自动停车、紧急停车。 4.1.4 第一列中间辊有液压横移机构以实现轴向辊型调整。 4.1.5 应具有轧线标高调整机构。 4.1.6应具辊径磨损补偿机构。 4.1.7 轧机支承辊轴承应采用圆柱滚子轴承。轴承精度不低于P5级。 4.1.8 应具有工艺润滑冷却系统。 4.1.9J 应具有板带除油装置。 4.2 一般要求 4.2.1 锻件应符合JB/T5000.8的规定。 4.2.2 铸钢件应符合JB/T5000.6的规定。 4.2.3 铸钢件的补焊应符合JB/T5000.7的规定。 4.2.4 焊接件应符合JB/T5000.3的规定。 4.2.5切削加工件应符合JB/T5000.9的规定。 4.2.6机械设备、液压及润滑设备的安全与卫生应符合GB5083的规定。 4.2.7 各摩擦面应保证有充分的润滑。 4.2.8机器不加工的外表面应打腻子,涂装质量应符合JB/T5000.12的规定。 4.3主要零件的要求 4.3.1主要零件的材料。
主要零件的材料不低于表2的规定。
4.3.2对机架的要求如下:
a)各主要加工面的尺寸公差、几何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图2、表3的规定; b)机架非加工面的尺寸偏差,应符合JB/T5000.6的规定; c)机架不应有影响强度的裂纹、缩孔、夹渣等铸造缺陷,要按JB/T5000.15进行超声检测; d)其缺陷补焊应符合JB/T5000.7的规定,并进行超声检测: e)机架粗加工后要进行人工时效,消除内应力后再进行机械加工; f)机架8个孔的中心线平行度公差不低于几何公差标准GB/T1184中的3级; g)机架压上压下齿条安装孔及径向辊型齿条安装孔Φ(H7)的轴线与机架中心线重合,误差不超
过0.05mm,并垂直于机架水平中心线,其垂直度误差在机架总高度上不大于0.02mm(见图2)。
3
JB/T5787—2013
表2 材料牌号
零件名称工作辊支承辊中间辊机架鞍座齿轮轴
标准代号 JB/T 6401 JB/T 6401 JB/T 6401 JB/T 6401
9Cr.9Cr2MoCr12MoV.Cr12MoVCo-W6Mo5Cr4V2
GCr15 YGSJ
9Cr-5Cr5WMoSiV
ZG270-500 40CrNi
GB/T11352—2009
GB/T 699 JB/T 6395
40Cr,40CrMnMo
A t *2
AA
L2 H
CMAB
=TsIA
LTAD
H7
PH7
HA
B
LA
D
2
-TsB 7 L74B Tel $H7 /Tp2B Te2
/Ra3.2-
H7
7
72B
Ls
-TsC
Al
/Rar 3.2
a6.3
图2机架表 3
几何公差 平行度Tp1和Tp2 对称度Ts1~Ts3 垂直度Tn~Tr4 平面度 Te和Te2 圆柱度Tz1 公差等级
≤3
≤5
≤4
≤4
≤3
4.3.3对鞍座的要求如下:
a)各主要加工面的尺寸公差、几何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图3、表4的规定; b)鞍座必须成组加工(鞍座外圆同时一次加工),并按技术要求打上数字; c)装配好的鞍座要检查孔的轴线到柱面Φh7之间距离的公差,辊身长度等于或小于400mm的轧
机,其公差应为0.002mm,辊身长度大于400mm的轧机,其公差应为0.005mm。
4
JB/T5787—2013
A—A L L2
= T1C
TaA 90°±30° Ra1.6 25
Tz1
L3
G B Ra0.8
Ra1.6
A
/TB
PH7
/Ra 0.8
X
Tz2
LA
1A
图3鞍座表4
同轴度Ta
圆柱度Tz和T2 对称度Ts1 平行度Tp1
几何公差公差等级
垂直度Tr1
≤5
≤5
≤4
≤6
≤3
4.3.4对轧辊(工作辊、第一列中间辊、第二列中间辊、第二列中间辊-传动)要求如下:
a)轧辊坏料应多方锻造,锻造比应不小于4。当用钢坏锻造时其锻造比不小于1.5。 b)轧辊材料应由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试验报告与出厂证明书。轧辊表面热处理硬度应符合表5的
规定, c)轧辊(工作辊、第一列中间辊、第二列中间辊、第二列中间辊-传动)辊身表面硬度应均匀,其
硬度差在辊身表面全长上均不应大于3HS。 d)工作辑应进行超声检测,内部质量应符合GB/T13314的规定,符合JB/T5000.15检验要求。 e)每一对工作辊辊身直径差和每一对第列二中间辊-传动辊身直径差符合表5的规定。 f)轧辊(工作辊、第一列中间辊、第二列中问辑、第二列中间辊-传动)各主要加工面的尺寸公差、
几何公差应符合图4~图7和表6的规定。
表5
轧辊种类工作辊第一列中间辊第二列中间辊
辊面硬度HRC
每一对辊径差 mm
≤30 $>30
≤0.008 ≤0.01
63 ~67 59 ~ 62 60~62 60~62 50~62
≤0.01 ≤0.01
≤50 $>50
≤0.005 ≤0.01
第二列中间辊-传动辊
支承辊
≤0.005
表 6 对称度
同轴度
圆度 Tyi 2 2
圆柱度 Tz1 2 2
圆跳动 Tp1
轧辊种类工作辊第一列中间辊
Tai 2 2
Tad2
Ts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