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4090-2020 低低温电除尘器用烟气冷却器

JB/T 14090-2020 低低温电除尘器用烟气冷却器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7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6 14:46:55



相关搜索: 低温 jb 冷却器 电除尘 烟气 器用 14090

内容简介

JB/T 14090-2020 低低温电除尘器用烟气冷却器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4090—2020
低低温电除尘器用烟气冷却器
Flue gas cooler of low-low temperatur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2021-07-01实施
2020-12-09发布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型式、组成与标记 4.1产品型式. 4.2产品组成.. 4.3产品标记. 5参数 5.1基本参数. 5.2性能参数. 6技术要求. 6.1 使用条件 6.2 性能要求
I
6.3 主要零部件要求 6.4 安全保护要求.. 6.5 防锈及外观要求, 6.6 安装要求 7试验方法, 7.1 性能试验. 7.2 主要件的检验. 7.3 水压试验 7.4 电气控制系统试验. 7.5 焊接接头外观检查、力学性能试验, 7.6 焊缝质量检验, 7.7 防锈及外观要求检验 7.8 通球检查、光谱检验、无损检测。 7.9 其他检验 8检验规则, 8.1 检验类别 8.2 出厂检验 8.3 安装检验 8.4 型式检验.. 8.5 判定规则,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附录A(规范性附录)烟气冷却器烟气温降的修正方法及评判
....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环境保护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MIF/TC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促进
中心、广东粤电大埔发电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廖增安、罗如生、谢庆亮、郦建国、舒少辛、韩璐遥、刘含笑、文鸣明、冯国华、李哲、黄举福、林溢鑫、谢美华。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低低温电除尘器用烟气冷却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低温电除尘器用烟气冷却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型式、组成与标记、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燃煤锅炉低低温电除尘器用烟气冷却器(以下简称烟气冷却器):其他窑炉的低低温电除尘器用烟气冷却器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1-2014热交换器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087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4053(所有部分)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GB/T5310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T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2459 钢制对焊管件类型与参数 GB/T13296 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13931 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 GB/T16507.3 水管锅炉第3部分:结构设计 GB/T16507.4 水管锅炉第4部分: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GB/T16507.6 水管锅炉第6部分:检验试验和验收 GB/T16845 除尘器术语 GB/T17116(所有部分)管道支吊架 GB/T37400.12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12部分:涂装 DL/T869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DL/T5054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规范 DL/T5072 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 DL/T5121 火力发电广烟风煤粉管道设计规范 JB/T5908电除尘器主要件抽样检验及包装运输贮存规范 JB/T5911 电除尘器焊接件技术要求 NB/T47013.8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8部分:泄漏检测 NB/T47055锅炉涂装和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151一2014、GB/T1684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低低温电除尘器用烟气冷却器fluegascoolerof low-lowtemperatureelectrostaticprecipitator 利用换热工质(如除盐水、冷凝水等)与锅炉空预器出口至低低温电除尘器前的热烟气进行热量交
换,降低烟气温度并回收余热的换热设备。 3.2
烟气温降fluegas temperaturedrop 烟气通过烟气冷却器换热后的降温幅度。
3.3
管路系统pipeline system 用于输送换热工质的整套装置。 注:包括管道、管件、支吊架、泵、阀门和热工仪表等。
3.4
烟气压力降fluegaspressuredrop 烟气从烟气冷却器入口到出口的压力损失。
3.5
换热工质压力降heattransferworkingmediumpressuredrop 换热工质从烟气冷却器换热装置入口到出口的压力损失。
3.6
漏风率 air leak percentage 标准状态下,烟气冷却器出口气体流量与入口气体流量之差占入口气体流量的百分比。
3.7
泄漏检测控制单元leakdetection controlunit 对烟气冷却器换热管的泄漏具有远程报警和远程设备在线自动控制功能的单元。
3.8
清灰控制单元dust cleaningcontrolunit 控制烟气冷却器的清灰运行模式及清灰方式的单元。
3.9
烟温自适应控制单元fluegastemperatureself-adaptive controlunit 通过控制流经换热管排的换热工质温度和流量,实现动态调节烟气换热总量和换热后的烟气温度、
能结合电除尘高效要求自动调整运行参数的控制单元。 3.10
灰硫比D/Sratio 粉尘浓度(mg/m)与SO浓度(mg/m)之比。 [GB/T16845—2017,定义2.5.1.21]
4产品型式、组成与标记
4.1产品型式 5.2性能参数
性能参数如下: a)烟气温降,单位为摄氏度(℃); b)烟气压力降,单位为帕(Pa); c)换热工质压力降,单位为兆帕(MPa)); d)漏风率,%。
6技术要求
6.1使用条件 6.1.1烟气灰硫比宜大于100。 6.1.2烟气冷却器烟气侧承受许用压力宜为土20kPa。 6.1.3管路系统承受许用压力上限宜不超过6.4MPa。 6.1.4换热工质采用水媒介或其他导热媒介,烟气冷却器的入口换热工质温度应不低于烟气水露点温度+20℃。 6.2性能要求 6.2.1在符合设计工况条件下,经烟气冷却器换热后的烟气温度应在烟气酸露点温度以下,宜为85℃~ 95℃;烟气冷却器的烟气温降应不小于30℃,实际工况偏离设计值的修正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6.2.2烟气压力降不宜大于500Pa,换热工质压力降不宜大于0.2MPa。 6.2.3漏风率应不大于0.5%。 6.3主要零部件要求 6.3.1换热装置 6.3.1.1 换热管应采用无缝钢管,其管材应符合GB/T3087、GB/T5310或GB/T13296的规定。 6.3.1.2换热管宜采用H型翅片管、螺旋翅片管或销钉管形式,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a)H型翅片管尺寸偏差和焊缝应每批逐根检验,翅片试样的融合率应不小于85%,焊缝融合长度
应大于肋片与基管接触总长的95%: b)螺旋翅片管的翅片根部在基管上的平均熔合宽度应不小于翅片厚度的90%; c)碳素结构钢材质的翅片焊缝抗拉强度应不低于160MIPa,合金钢材质的翅片焊缝抗拉强度应不
低于200MPa; d)除以上外,换热管结构型式、尺寸及其公差、几何公差应符合GB/T16507.3的规定。
6.3.1.3换热装置的设计换热面积应留有10%以上的裕量。 6.3.1.4换热管前排迎风面应配置2排或3排可拆卸式防磨假管。 6.3.1.5换热装置可分为单排结构设计与模块化结构设计,宜采取模块化结构设计。实际应用时应结合场地条件进行选取。 6.3.1.6换热装置在车间整体制作完成后应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应符合GB/T16507.6的规定。 6.3.1.7换热装置的烟气平均流速宜为8m/s~10m/s,换热工质平均流速宜为0.5m/s~2m/s。 6.3.1.8每个换热装置应进行分区,并可有效地进行隔离。当其中1个分区出现泄漏,换热装置应能在线退出该分区运行。不影响其他分区的正常运行。 6.3.2管路系统 6.3.2.1主回路及各分组管路前后均应设置阀门以及必要的压力、温度,流量等检测仪表。 6.3.2.2管路系统根据需要配置增压泵,以克服管路换热工质阻力。 6.3.2.3管道支吊架的设计应符合GB/T17116(所有部分)的规定。 6.3.2.4管道弯头,三通等管件应符合GB/T12459的规定。 6.3.2.5管道系统的设计应符合DL/T5054的规定。 6.3.2.6管路系统投运前应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应符合GB/T16507.6的规定。 6.3.3清灰装置 6.3.3.1烟气冷却器设置的清灰器及其控制单元,应有效减少烟气冷却器堵灰的发生,清灰器宜采用压缩空气清灰器、声波清灰器或蒸汽清灰器 6.3.3.2清灰控制单元应能实现自动、手动运行方式,并能实现每台清灰器单独操作控制 6.3.4壳体 6.3.4.1壳体涉及烟风管道改动时,设计应符合DL/T5121的规定。 6.3.4.2壳体焊接应密封,应能满足烟道及换热工质管道的承压要求。 6.3.4.3壳体设计应考虑水压试验及酸洗、疏水、放气、放水、排污系统管路与阀门的布置。 6.3.4.4壳体的强度设计应符合GB/T16507.4的规定。 6.3.5烟温自适应控制单元 6.3.5.1烟温自适应控制单元应能根据烟气冷却器实际运行状态自动控制换热系统电动阀门开度、清灰器吹扫周期、增压泵(若有)频率等;自动检测温度、压力、流量等信号。 6.3.5.2烟温自适应控制单元应能实现与电除尘器智能计算机控制系统通信,能动态采集电除尘器的运行参数,能动态调节进入烟气冷却器的换热工质的温度、流量,实现换热后的烟气温度与电除尘器运行参数的最佳匹配。 6.3.6泄漏检测控制单元
烟气冷却器应设置泄漏检测控制单元,有效实现烟气冷却器换热工质泄漏时的换热模块检测与隔离。 6.4安全保护要求 6.4.1楼梯、防护栏杆、平台等安全技术条件应符合GB4053(所有部分)的规定。 6.4.2楼梯、检修平台、卸灰装置平台(若有)等处应设置照明装置。 6.5防锈及外观要求
烟气冷却器的保温,涂漆应符合DL/T5072和NB/T47055的规定。 6.6安装要求 6.6.1各零部件在安装前都应按图样和本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查,发现在运输、装卸:存放过程中产生变形,应做整形和校正。 6.6.2安装之前应进行基础检查,各基础相关尺寸应符合图样的要求。 6.6.3换热装置宜在制造厂内由若干换热管排组成换热模块再整体发至现场,特殊情况可散件发至现
上一章:JB/T 14095-2020 农村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下一章:JB/T 14092-2020 集成式模块化污水处理设备

相关文章

JB/T 11075-2011 电除尘器用三氧化硫烟气调质系统 JB/T 12591-2016 低低温电除尘器 JB/T 12592-2016 低低温高效燃煤烟气处理系统 低温烟气对电除尘器除尘效率影响的实验探究 火电机组低低温高效烟气处理技术研究及其应用分析 低低温除尘器灰斗区域的匹配性优化措施 JB/T 5909-2010 电除尘器用瓷绝缘子 JB/T 12124-2015 电除尘器用煤气安全泄爆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