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77.180 H 90 备案号:64101—201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8461-2018 代替JB/T8461—1996
液压锥套 Hydraulic conesleeve
2018-12-01实施
2018-04-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8461-2018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结构型式和基本参数. 4标记示例 5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7验收规则. 8标志、包装和贮存附录A(资料性附录) 液压锥套选用说明
IT
图1YZTA型液压锥套(轴向注油)图2YZTB型液压锥套(轴向注油)图3p-M曲线.. 图A.1 液压锥套应用示意. 图A.2 液压锥套工况条件.
表1 液压锥套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表2 液压锥套零部件材质要求,表3·液压锥套零部件质量要求表4液压锥套加工精度要求表5 液压锥套用液压油
JB/T8461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8461-1996《液压锥套》,与JB/T8461--199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按新规对标准全文进行了格式修改:增加了标准的英文名称; -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1801-1979《公差与配合尺寸至500mm孔、轴公差带与配合》、 GB6388—1986《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13884-1992《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B3965-—1985《钢制压力容器磁粉探伤》(见1996年版的第2章);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8166《缓冲包装设计方法》、GB11118.1-2011 《液压油(L-HL、L-HM、L-HV、L-HS、L-HG)》、GB/T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T19418一2003《钢的弧焊接头缺陷质量分级指南》、 JB/T5000.82007《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锻件》、JB/T5000.15-2007《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锻件无损检测》、JB/T6396-2006《大型合金钢锻件技术条件》、SH/T0358-1995《10 号航空液压油》(见第2章):一修改了图1、图2:增加了侧视图,完善了视图内容;修改了表1:加入了YZTB型的参数尺寸,增加了参数“H”,修改了表注中不完善的内容;删除了原表2;修改了标记示例(见第4章,1996年版的第4章);修改了“技术要求”的内容,增加了表2“液压锥套零部件材质要求”、表3“液压锥套零部件质量要求”表4“液压锥套加工精度要求”、表5“液压锥套用液压油”(见表2~表5);修改了“试验方法”的内容(见第6章,1996年版的第6章);修改了“验收规则”的内容(见第7章,1996年版的第7章);修改了“标志、包装和贮存”的内容(见第8章,1996年版的第8章);修改了附录A:完善了A.1的内容,增加了图A.2,删除了A.3“结合面的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的内容(见附录A,1996年版的附录A);删除了附录B、附录C。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冶金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毕鹏、苏静、刘勇、王晓鹏、夏娟、孔垂青。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8461—1996
ⅡI
JB/T8461-2018
液压锥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YZTA型和YZTB型液压锥套的结构型式、基本参数、标记示例、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同轴传动的轴和轮毂之间的无键联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031—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1800.2-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极限与配合第2部分:标准公差等级和孔、
轴的极限偏差表
GB/T1804一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 4879 防锈包装 GB/T7284 框架木箱 GB/T8166 缓冲包装设计 GB 11118.1-2011 液压油(L-HL、L-HM、L-HV、L-HS、L-HG) GB/T11345—2013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GB/T19418--2003 钢的弧焊接头缺陷质量分级指南 JB/T5000.8—2007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锻件 JB/T5000.15—2007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锻件无损检测 JB/T6396-2006大型合金钢锻件技术条件 SH/T0358—199510号航空液压油
3结构型式和基本参数
3.1YZTA型液压锥套的型式、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应符合图1和表1的规定;适用范围和选型计算参见附录A。 3.2YZTB型液压锥套的型式、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应符合图2和表1的规定;适用范围和选型计算参见附录A。
JB/T8461-2018
安装注油口
2XH
一
拆卸注油口
说明:
套 体锥环:
1.
2- 3 4
防护螺塞;双通管接头。
图1 ZTA型液压锥套 (轴向注油)
安装注#
2XH
5
D
拆卸注油口
说明:
一套体:
1
2- 锥环: 3- 一防护螺塞。
图2YZTB型液压锥套(轴向注油)
2
JB/T8461-2018
·标记示例
4
示例1:公称尺寸为100mm的A型液压锥套,标记为:
液压锥套YZTA100JB/T8461-2018
示例2:公称尺寸为120mm的B型液压锥套,标记为:
液压锥套YZTB120.JB/T8461-2018
5技术要求
5.1 液压锥套零部件的材质应符合JBT6396的规定,具体要求见本标准表2。
表2液压锥套零部件材质要求
热处理调质
RaL ≥600 MPa ≥460 MPa
零件名称套体锥环
KU ≥45J ≥35J
硬度 ≥270HBW ≥240HBW
5.2 液压锥套零部件质量要求见表3。
表3液压锥套零部件质量要求材质验收
焊接验收
零件名称
锻件验收分组 JB/T5000.8-—2007
锻件磁粉检测 JB/T5000.15-2007
焊缝质量 GB/T19418-2003
超声检测 GB/T11345-2013
套体锥环
IⅡI级 JB/T5000.8—2007 JB/T5000.15—2007
2级
B级
B级
V级
3级
5.3液压锥套的轴、轮毂配合型式参见附录A,轴轮毂的尺寸公差应符合GBT1800.2的规定,具体要求见本标准表4;液压锥套的其余尺寸公差应符合GB/T1804的规定、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T 1031的规定、几何公差应符合GB/T1184的规定,具体要求见本标准表4。
表4液压锥套加工精度要求
尺寸公差(GB/T1800.2—2009)
几何公差(GB/T1184—1996)
表面粗糙度Ra (GB/T1031—2009)
尺寸 d D 其余
轴 h7 h7 m级(GB/T1804—2000)
轮毂 G7 H7
同轴度、圆柱度、垂直度:7级同轴度、圆柱度、垂直度:7级
1.6 μm 1.6 μm 6.3 μm
H级
5.4液压锥套的注油口分安装注油口和拆卸注油口,两个油口不能混用,两种油口的周围的端面及回转面上均应有清晰、明显、不易磨损的文字标记,刻印标识的字迹深度不低于0.2mm,字体高度不低于15mm以字母“Z”标识安装注油口,以字母“x”标识拆卸注油口。 5.5液压锥套的压力介质为液压油,应有抗磨性和耐高压的特性,根据使用环境的温度不同,应选择
JB/T8461-2018
不同的液压油,见表5。
表5液压锥套用液压油
工作环境温度 0℃~40℃ -10℃~30℃ -30℃~-10℃
液压油
执行标准 GB 11118.1-2011 GB 11118.1—2011 SH/T0358-1995
L-HM46(高压)液压油 L-HM32(高压)液压油 10号航空液压油(地面)
6试验方法
6.1耐压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
耐压试验的试验压力按工作压力的125%,在“z”口缓慢加压,保持压力10min,压力下降≤2%;耐压试验进行3次,每次加压间隔10min;耐压试验应采用并连的双压力表读数,两个压力表应经过校正且量程相同;重要工况条件下使用的液压锥套,在耐压试验后,需对每件液压锥套进行无损检测,并满足表 3的要求。
6.2P-M曲线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
-对于标准规格产品定型、非标规格产品出厂、特殊产品修复,应进行P-M曲线试验标定曲线。 试验使用转矩试验台,避免测试件承受轴向力:转矩加载采用柔性加载,避免刚性加载破坏配合表面,改变试验基准条件。 试验前确保该液压锥套满足5.1的规定,将轮毂、传动轴、液压锥套装配好,在液压锥套的“乙” 口注油加压至规定压力,保持压力10min后,卸去油压,拆掉注油接头,旋入防护螺塞(见图1);试验时轮毂固定,对传动轴逐渐加载转矩,当传动轴与液压锥套产生相对转动时则停止加载转矩;获得该压力P(MPa)和对应的打滑转矩M(kN·m)。 试验压力按工作压力的50%75%100%和125%共4档,每个压力档位测试3次获得平均值,每次测试加压间隔为10min;以压力p(MPa)为横坐标,以转矩M(kN·m)为纵坐 .标,标定测试用的液压锥套的p-M曲线如图3所示。
U-NM/W
P/MPa
图3p-M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