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115.1---2010 部分代替JB/T9115-1999
印刷机械 平压平烫印机
第1部分:臣式机 Printing machinery-Platen foil stamping machine
-Part 1: Bed-type machime
2011-04-01实施
2010-12-29发布
目 次
1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型式、基本参数、型号和名称。 4.1 型式, 4.2 基本参数 4.3 型号和名称 5 要求 5.1 通则. 5.2 传动系统 5.3 操作机构和执行机构 5.4 润滑和气动系统 5.5 轴承工作温升 5.6 上下两工作平板面在工作位置时的平行度 5.7 烫印要求 5.8 整机噪声 5.9 安全要求. 5.10 电气质量 5.11外观质量.. 6试验方法. 6.1 空运转试验 6.2 轴承工作温升检查 6.3 上下两工作平板面在工作位置时的平行度检测. 6.4 走纸试验, 6.5 烫印试验. 6.6 噪声测量 6.7 安全检查, 6.8 电气质量检查 6.9 外观质量检查,
+
L
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7.2 型式检验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8.2 包装
7
运输,
图1 防护栏的安全距离。 图2 烫印模版尺寸及布置图3 重复烫印样张. 图4 噪声测量点位置图表1 基本参数.
.
..E. 点
C
0E8E80.
前言
JB/T9115《印刷机械平压平烫印机》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卧式机;第2部分:立式机。
本部分为JB/T9115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JB/T9115的本部分代替JB/T9115—1999《平压平烫印机》中与卧式平压烫印机相关的内容,未被
代替的立式平压烫印机和半自动平压烫印机的内容将纳入JB/T9115的第2部分,与JB/T9115—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一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修改了型式内容,并提高了相关的技术参数(见4.1、4.2,1999年版的3.1.1、3.1.2、3.2);修改轴承工作温升(见5.5,1999年版的4.6);修改了烫印箱进给误差,删除了半自动机的烫印箱进给误差(见5.7.3,1999年版的4.10):修改了重复烫印误差值(见5.7.2,1999年版的4.9);修改了加热板温度稳定误差值(见5.7.4,1999年版的4.11);修改了卧式平压平烫印机的噪声值,删除了半自动机的噪声(见5.8,1999年版的4.13);修改了安全要求的内容(见5.9.1~5.9.5,1999年版的4.14.1);删除了安全要求中半自动机的防护装置(1999年版的4.14.1.2)修改了电气质量要求(见5.101999年版的4.14.2);删除了产品成套供应范围(1999年版的4.16);修改了空运转试验要求,删除了半自动部分的要求(见6.1,1999年版的5.1);删除了安全检查中半自动平压烫印机的安全检查内容,增加了安全检查内容(见6.7,1999年版的5.2.1、5.2.2、5.3)修改了电气质量检查(见6.8,1999年版的5.3);增加了一种检验两工作平板面在完全闭合位置时的平行度误差(见6.3.b));修改了走纸试验的内容(见6.4,1999年版的5.7、5.7.1、5.7.2);修改了烫印试验的试验条件(见6.5.1,1999年版的5.8);增加了重复烫印误差测试中对公式中的符号的解释(见6.5.3);修改了烫印箔进给误差测试中试验条件的内容,增加了对烫印箔进给误差公式中的符号的解释(见6.5.4,1999年版的5.8.3);删除了成套性检查(1999年版的5.10);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7章,1999年版的第6章);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见第8章,1999年版的第7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2)归口。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J870091988; JB/T9115---1999。
印刷机械 平压平烫印机
第1部分:卧式机
1范围
JB/T9115的本部分规定了平压平烫印机卧式机(以下简称烫印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式、基本参数、型号和名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平压平烫印机的卧式机,也适用于卧式平压平烫印模切两用机及卧式平压平烫印印刷两用机的烫印部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4728(所有部分)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 GB/T4879防锈包装 GB5226.1-2008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06 5标牌 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JB/T3090 印刷机械产品命名与型号编制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拉箔 foil pulling 按单传动方式输送烫印箔的形式,即以收箔辊为动力源,放箔辊无动力完全被动。
3.2
送箔 foil advancing 按双传动方式输送烫印箔的形式,即收箔辊、放箔辑都有动力源,收箔辊的动力为跟随放箔辊的动
力,保持两辊的同步性。 4型式、基本参数、型号和名称 4.1型式
型式为自动、卧式、平压平型,由主机、输纸、收纸、烫印和电气控制等部分组成,其中烫印部分
4.2基本参数
烫印机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基本参数最大纸张幅面
最高烫印速度
型 式
张/h ≥3 000 ≥4 000 ≥4 500 ≥5 000
mm
>900×1 280~1 220×1 600 ≥710×1020~900×1280 >510×710~710×1020 ≥355×510~510×710
卧式机
4.3型号和名称
烫印机的产品命名与型号编制,应符合JB/T3090的规定。 5要求 5.1通则
烫印机设计应符合本部分的规定, 并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2传动系统
传动系统应运转平稳,工作正常,无异常传动声响。 5.3操作机构和执行机构
操作机构应灵敏可靠,执行机构动作协调、准确,无卡阻或自发性移动,烫印机应能自动检测空张、 歪张、双张和多张。 5.4润滑和气动系统
润滑和气动系统应工作可靠,管路通畅,无渗漏现象。 5.5轴承工作温升
轴承工作温升不应大于30℃ 5.6上下两工作平板面在工作位置时的平行度
上下两工作平板面在工作位置时的平行度,不应低于GBT1184—1996规定的公差等级7级。 5.7烫印要求 5.7.1烫印品质量
烫印品表面应光洁均匀,无烧焦或烫印不上等缺陷。 5.7.2重复烫印误差
重复烫印误差不应大于0.18mm。 5.7.3烫印箔进给误差
拉箔烫印箔进给误差不应大于2mm。送箔烫印箔进给误差不应大于1mm。 5.7.4加热板温度稳定误差
加热板温度稳定误差不应大于2℃。 5.7.5.烫印版工作表面温差
烫印版工作表面温差不应大于10℃。 5.8整机噪声
烫印机整机噪声不应大于84dB(A)。 5.9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