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5870—-2020 代替JB/T5870—2013
YZR系列起重及冶金用高压绕线转子
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机座号560~710)
YZR series high-voltage wound-rotor three-phase induction motors for crane
and metallurgical applications - Specification (frame size 560~710)
2020-04-16发布
2021-01-01实施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型式、基本参数与尺寸 4技术要求. 5试验方法. 6检验规则.
.II
6.1检验分类, 6.2检查试验 6.3型式试验 7标志、包装与保用期.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电动机热试验方法
8
.8 10
图1IM1002卧式安装的电动机图A.1S4、S5、S7工作制电动机热试验线路
10
表1 额定功率、转子转动惯量、转子绕组开路电压与机座号的对应关系表2外形尺寸与安装尺寸及公差,表3轴伸平键的尺寸及公差表4径向圆跳动公差表5平行度公差. 表6平面度公差,表7电动机各发热部位的温升限值或允许温度. 表8检验项目与试验方法,表9出线端标志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5870一2013《YZR系列起重及冶金用高压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
座号560~710)》,与JB/T5870—201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部分标准由强制性标准改为推荐性标准;一部分标准删除了版本号,引用文件改为当前最新版本;
-增加了3项国家标准,即GB/T756《旋转电机圆柱形轴伸》、GB/T1096《普通型平键》 GB/T195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检测及验证》,取消了1项国家标准,即 GB/T13306—2011《标牌》:增加了图题和数据表表题:增加了径向圆跳动、平行度、平面度要求(见表4一表6):一增加了对电动机旋转方向的要求(见4.21):增加了电动机外观和装配质量要求(见4.23); -增加了电动机的测试项目(见4.24);检验项目以表格的形式表述(见表8)。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旋转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佳木斯防爆电机研究所、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威能电机有限公司、陕
西西北重型电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常颜芹、王维越、盛海荣、郑超、王丽萍、辛怡。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58701991JB/T58702002JB/T5870—2013。
YZR系列起重及冶金用高压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
技术条件(机座号560~71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YZR系列起重及冶金用高压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机座号560~710)的型式、 基本参数与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与保用期。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起重机械及冶金辅助设备配套电气传动用高压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C机座号 560710)(以下简称电动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755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GB/T756 旋转电机圆柱形轴伸 GB/T 997 旋转电机结构型式、安装型式及接线盒位置的分类(IM代码) GB/T1032—2012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 GB/T1096普通型平键 GB/T195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检测与验证 GB/T 1971 旋转电机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 GB/T1993 旋转电机冷却方法 GB/T4772.2旋转电机尺寸和输出功率等级第2部分:机座号355~1000和凸缘号1180~2360 GB/T4942.1 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 分级 GB/T10068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 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 GB/T10069.1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1部分: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 GB/T10069.3一2008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3部分:噪声限值 GB/T12665电机在一般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湿热试验要求 GB20237起重冶金和屏蔽电机安全要求 GB/T22715旋转交流电机定子成型线圈耐冲击电压水平
3型式,基本参数与尺寸
3.1电动机外壳防护等级:一般环境用(40℃)电动机,其外壳防护等级为IP44;冶金环境用(60℃)电动机,其外壳防护等级为IP54;接线盒的防护等级为IP55(见GB/T4942.1)。 3.2电动机的冷却方法为IC616(见GB/T1993)。 3.3电动机的结构及安装型式为IM1002(见GB/T997)。
厂,也可按订货合同特指的工作制及功率出厂。 3.5电动机在基准工作制时,应按下列额定功率制造:300kW、375kW、400kW、475kW、560kW (见GB/T4772.2)。非基准工作制时的功率由制造厂另行给定。 3.6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3000V或6000V,额定频率为50Hz。其他电压和频率由用户和制造厂协商确定。 3.7电动机在基准工作制时的额定功率、转子转动惯量Jm、转子绕组开路电压U2与机座号的对应关系应符合表1及以下规定:
表1额定功率、转子转动惯量、转子绕组开路电压与机座号的对应关系
同步转速 r/min
Jm kg °m? 48.6 54.0 56.7 64.8 70.2
U2 V 520 540 590 680 690
额定功率 kw 300 375 400 475 560
机座号 560 630
600
750
710 2 注:机座号710后的1、2表示同一机座号、相同极数时的不同额定功率。
600
非基准工作制时的额定功率按基准工作制时的额定功率的实际温升值确定,由制造厂在产品样本中给出,但S6工作制时的额定功率需经用户提供所需的工作制参数后,由制造厂给出;一电动机转子绕组开路电压的容差为土10%;电动机转子转动惯量的容差为+10%。
3.8电动机的尺寸及公差(见GB/T4772.2)应符合以下要求:
a)电动机的安装尺寸及公差应符合本标准表2的规定,外形尺寸参考本标准表2的规定,尺寸符
号如本标准图1所示:
AD
M-M
CH
MI
31
E
R
AB
BB LC
图1IM1002卧式安装的电动机
0812 8 S 0981 0002 091 导
DT CH VH 88 CV DV
单
4
8
085 0081
0L8
OEL
20 092
0601 061 O0E 9EW
T
雕轻
螺直
送体时
I.
极偏
K
4
4
基尺
o
03 加
差
H
体时基尺限差极偏
0
8
.
G
棘肘 0 0 5 眼
0 04
极偏
E
韩时 3 3 0
5
5 H
叔 差
限差
极偏
E
替肘 1 0 00% 限搓极偏钵时
qa
0 0
0 OSE
基尺
3
00
0
限差极偏
c
禁时 SSE 4 OS
12 000 000 '干
8
本寸基尺限搓极偏钵时
A
0901
0
0S8
c
b)电动机轴伸平键的尺寸及公差应符合本标准表3的规定(见GB/T1096);
表3轴伸平键的尺寸及公差
单位为毫米
轴伸直径 120
键宽 32 ~0.039 36 -0.039 40 ~0.039
键高
18 0.11 20 ~013 22 0.13
140
160
c)电动机轴伸长度一半处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应不大于本标准表4的规定;
表4径向圆跳动公差
单位为毫米
轴伸直径 >80~120 >120~160
径向圆跳动公差
0.07 0.08
d)电动机轴线对底脚支承平面的平行度公差应不大于本标准表5的规定:
表5平行度公差
单位为毫米
轴中心高 560~630 710
平行度公差
1.1 1.45
e)电动机底脚支承平面的平面度公差应不大于本标准表6的规定;
表6平面度公差
单位为毫米
底脚外边缘距离的最大尺寸(AB或BB)
平面度公差
1 000~1 500 >1500
0.35 0.40
f)电动机轴伸上键槽的对称度公差应不大于0.06mm。
4技术要求
4.1 在下列环境条件下,电动机应能额定运行,对现场运行条件偏差的修正应按GB/T755的规定:
海拔不超过1000m; -环境空气温度随季节而变化,但一般最高环境空气温度不超过40℃,冶金最高环境空气温度不超过60℃;
一按不同工作制的规定,频繁地起动、制动(电气的或机械的)及逆转;一经常地机械振动及冲击。
4.2电动机运行期间电源电压和频率与额定值的偏差应符合GB/T755的规定。 4.3电动机起动时,转子必须串入附加电阻或电抗,以限制起动电流的平均值不超过相应工作制额定电流的2倍。 4.4电动机采用联轴器或正齿轮传动。采用正齿轮传动时,其齿轮节圆直径应不小于轴伸直径的2倍。 4.5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基准工作制时,最大转矩对额定转矩之比的保证值应不小于2.8。数值修约间隔为0.1。 4.6最大转矩倍数的容差为保证值的-10%。 4.7电动机绝缘结构采用的热分级为155(F)级或180(H)级。155(F)级电动机适用于环境空气温度不超过40℃的场所;180(H)级电动机适用于环境空气温度不超过60℃的场所。当海拔和环境空气温度符合本标准4.1的规定时,电动机各发热部位的温升限值或允许温度应不超过本标准表7的规定。 数值修约间隔为1。
表7电动机各发热部位的温升限值或允许温度
热分级绕组温升 (电阻法)集电环温升(温度计法)轴承允许温度(温度计法) 。轴承允许温度是指在4.1规定的环境空气温度下的数值,当在低于规定的环境空气温度下测量时,轴承温度
155 (F) 100K 95 K 95℃
180 (H) 100 K 80 K 115℃
应为实测温度加规定的环境空气温度与实际环境空气温度之差。 若试验地点的海拔或环境空气温度与本标准4.1的规定不同,温升限值应按GB/T755的规定
修正。 4.8当三相电源电压平衡时,电动机三相空载电流中的任何一相与三相平均值偏差的绝对值应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0%。 4.9电动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在热态下应不低于公式(1)和公式(2)所求得的数值。
R, = U1
(1)
1000+P/100
2.5U2
R2= 1000+P/100
(2)
式中: R1一一定子绕组绝缘电阻,单位为兆欧(M2): Ui一定子额定电压,单位为伏(V) P一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单位为千瓦(kW); R2转子绕组绝缘电阻,单位为兆欧(MQ2); U2—转子绕组开路电压,单位为伏(V)。
4.10电动机的绕组应能承受历时1min的耐电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试验电压的频率为50Hz,波形尽可能为正弦波形。电压的有效值:定子为1000V+2U1,转子为1000V+4U2。 4.11电动机定子绕组应能承受匝间耐冲击电压试验或短时升高电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进行匝间耐冲击电压试验时,其线圈冲击电压峰值和试验方法按GB/T22715的规定:短时升高电压试验在电动机空载时进行,外施电压为130%额定电压,时间为3min。在提高电压值至130%额定电压时,允许同时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