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19.100 J04 备案号:58375—2017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1572017
无损检测 声扫频检测方法
Non-destructive testingTesting method for acoustical swept frequency
2017-04-12发布
2018-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3157—2017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检测设备... 5.1检测系统. 5.2声扫频检测仪 5.3声扫频探头.. 5.4对比试块 6设备校验... 6.1功能校验、 6.2周期校验... 7检测人员资格。 8检测要求. 8.1检测前的准备, 8.2检测方法 9检测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对比试块
II
图1 扫查方式图2声扫频探头的扫查示意图,图A.1.复合层压板对比试块图A.2 复合蜂窝胶接结构对比试块
JB/T13157—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所、沈阳黎明发动机集团、
海军航空装备无损检测中心、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南昌航空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俊明、雷洪、沈建中、熊瑛、孙金立、蔡桂喜、卢超、赵晋成。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3157—2017
无损检测声扫频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复合材料中胶接结构件声扫频检测中的检测设备、设备校验、检测人员资格和检测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复合材料中胶接结构件的声扫频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616一2014无损检测应用导则 GB/T944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12604.1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 HB6462-1990金属蜂窝胶接结构声振检测标准试块
3术语和定义
GB/T5616一2014和GB/T12604.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声扫频检测 Jacoustical sweptfrequencytesting 利用两个低频超声探头,分别用作发射和接收,将探头的两个传声触头置于扫查线前后走向的触点,
以--定范围频率的扫频信号激励发射探头的晶片,产生的声波经发射探头触头的触点进入被检工件;接收探头的触头通过其触点拾取经工件传播来的声波信号;接收探头输出的声波信号以幅度和相位显示,用来表征两定距触点之间工件的粘接质量的检测技术。
4总则
声扫频检测方法是利用声波在层压材料及蜂窝胶接结构内部的传播规律检测分层与粘接不连续的技术。
声扫频检测可检测的材料与缺陷类型如下: a)金属和非金属层压材料中的分层缺陷; b)金属和非金属蜂窝胶接结构中的蒙皮与蜂窝芯之间的脱胶缺陷。 被检件中下述某一个或多个特性会影响其声扫频检测结果: a)材料的类型; b)被检件的厚度尺寸; c)胶接不连续缺陷的埋深。 声扫频检测的优点如下: a)无需耦合介质; b)具有较高的检测速度。
-
JB/T13157—2017
5检测设备
5.1检测系统
声扫频检测系统包括声扫频检测仪、声扫频探头和探头电缆,以及检测时需要的机械设备和外围存
储设备等。
5.2声扫频检测仪
根据检测目的选择合适的声扫频检测仪,尤其注意可调节的仪器参数、参数调节范围以及信号显示方式。
仪器设置与检测目的和被检件相关,如扫频频率范围、相位、报警逻辑和报警范围、灵敏度等参数
的设置,可以从对比试块的测试中获得。
与检测相关的仪器参数应在应用文件中表述,并符合适用标准的要求。
5.3声扫频探头
根据检测目的选择合适的声扫频探头。 声扫频探头的安装、对中和行进方式影响检测效果。 若进行机械化检测,声扫频探头在被检件表面的移动速度和扫查路径应维持在工艺规程中给出的
充许范围内。
5.4对比试块
声扫频检测要求使用对比试块。对比试块包含已知特征,以便于设置检测系统参数、进行功能检查、 校验检测系统的检测功能。
一般对比试块应与被检件具有相同的材质和最终状态。 对比试块包含的已知特征如下: a)金属和非金属层压材料中的分层人工缺陷,参见图A.1所示的复合层压板对比试块; b)金属和非金属蜂窝胶接结构中的蒙皮与蜂窝芯之间的胶层人工缺陷,应按HB6462一1990的规
定进行加工,或参见图A.2所示的复合蜂窝胶接结构对比试块; c)系列已知的材料特性。 对比试块及其特征的测量值不应随时间发生较大变化。
6设备校验
6.1功能校验
应间隔4h进行功能校验。在检测过程开始前和结束后、检测人员或检测设备部件变动时应进行功能校验。
工作条件一经确定,在整个检测过程应维持不变。应根据适用标准或采购合同议定的工艺规程,判断检测设备工作条件的偏差是否可以接受。
应记录检测设备校验失效的情况,同时自上一次校验正常之后的所有检测应重新进行。 6.2周期校验
应依据适用标准对检测现场和实验室中的检测系统的性能进行定期校验。检测设备的周期校验宜每年进行一次。
应记录检测设备出现的偏差,并实施纠正措施。
2
JB/T13157—2017
7检测人员资格
按照本标准实施检测的人员,应按GB/T9445或合同各方同意的体系进行资格鉴定与认证,并由雇主或其代理对其进行岗位培训和操作授权。
8检测要求
8.1 检测前的准备
检测前,应除去被检材料表面上的灰尘、油脂和腐蚀物等,并应避免损伤被检材料表面的覆盖层材料。 8.2检测方法
人工扫查被检件,或者采用能够准确控制扫查路径的机械装置实施扫查。 扫查前,应在被检件上划定待扫查区域。扫查方式可使用行扫描方式,如图1所示。划定扫查区域
后,将声扫频探头置于扫查区域的-个边角处,直线扫查至另一边,平移一定间距,再沿反方向直线扫查。如此往返扫查直至完成全部扫查区域的扫查工作。在扫查区域以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扫查,平移的间距,即扫查间距,宜不大于允许最小缺陷直径大小的1/3。
车
扫查路径
说明: A一待扫查区: L—扫查间距,扫查间距宜不大于允许最小缺陷直径大小的1/3。
图1扫查方式
扫查过程中声扫频探头中的发射端与接收端的连线平行于扫查方向,接收端在发射端前面,如图2 所示。扫查过程中声扫频传感器的中心应到达或越过扫查区域的边界位置。
m
JB/T13157—2017
扫查方向
声扫频探头
接收
发射缺陷
蜂窝板
图2声扫频探头的扫查示意图
9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于相同的检测可以重复实施。 检测报告的格式应在采购合同中议定。检测报告宜包含以下信息: a)被检件的生产厂家标识; b)每个被检件的独立标识; c)采用的应用文件和工艺规程; d)技术表(或等同文件),该技术表在工艺规程对于检测方法、检测设备或者设备配置的规定有多
重选择时给出具体细节; e)检测系统的标识,特别是所用仪器和探头型号的完整标识; f)检测参数: g)对比试块标识; h)检测结果; i)负责实施检测的组织; j)检测人员姓名和资格; k)检测人员签名或者其他授权人员的姓名和签名; 1)检测日期和地点。
JB/T13157—201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对比试块
金属和非金属层压材料中的分层人工缺陷,可选择图A.1所示的复合层压板对比试块。金属和非金属蜂窝胶接结构中的蒙皮与蜂窝芯之间的胶层人工缺陷,可选择图A.2所示的复合蜂窝胶接结构对比试块。
平底孔深度
1
1o
5.5
11.25
?
2
6.5 12.5
2.5
o
60
图A.1复合层压板对比试块
ICS 19.100 J04 备案号:58375—2017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1572017
无损检测 声扫频检测方法
Non-destructive testingTesting method for acoustical swept frequency
2017-04-12发布
2018-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3157—2017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检测设备... 5.1检测系统. 5.2声扫频检测仪 5.3声扫频探头.. 5.4对比试块 6设备校验... 6.1功能校验、 6.2周期校验... 7检测人员资格。 8检测要求. 8.1检测前的准备, 8.2检测方法 9检测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对比试块
II
图1 扫查方式图2声扫频探头的扫查示意图,图A.1.复合层压板对比试块图A.2 复合蜂窝胶接结构对比试块
JB/T13157—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所、沈阳黎明发动机集团、
海军航空装备无损检测中心、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南昌航空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俊明、雷洪、沈建中、熊瑛、孙金立、蔡桂喜、卢超、赵晋成。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3157—2017
无损检测声扫频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复合材料中胶接结构件声扫频检测中的检测设备、设备校验、检测人员资格和检测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复合材料中胶接结构件的声扫频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616一2014无损检测应用导则 GB/T944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12604.1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 HB6462-1990金属蜂窝胶接结构声振检测标准试块
3术语和定义
GB/T5616一2014和GB/T12604.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声扫频检测 Jacoustical sweptfrequencytesting 利用两个低频超声探头,分别用作发射和接收,将探头的两个传声触头置于扫查线前后走向的触点,
以--定范围频率的扫频信号激励发射探头的晶片,产生的声波经发射探头触头的触点进入被检工件;接收探头的触头通过其触点拾取经工件传播来的声波信号;接收探头输出的声波信号以幅度和相位显示,用来表征两定距触点之间工件的粘接质量的检测技术。
4总则
声扫频检测方法是利用声波在层压材料及蜂窝胶接结构内部的传播规律检测分层与粘接不连续的技术。
声扫频检测可检测的材料与缺陷类型如下: a)金属和非金属层压材料中的分层缺陷; b)金属和非金属蜂窝胶接结构中的蒙皮与蜂窝芯之间的脱胶缺陷。 被检件中下述某一个或多个特性会影响其声扫频检测结果: a)材料的类型; b)被检件的厚度尺寸; c)胶接不连续缺陷的埋深。 声扫频检测的优点如下: a)无需耦合介质; b)具有较高的检测速度。
-
JB/T13157—2017
5检测设备
5.1检测系统
声扫频检测系统包括声扫频检测仪、声扫频探头和探头电缆,以及检测时需要的机械设备和外围存
储设备等。
5.2声扫频检测仪
根据检测目的选择合适的声扫频检测仪,尤其注意可调节的仪器参数、参数调节范围以及信号显示方式。
仪器设置与检测目的和被检件相关,如扫频频率范围、相位、报警逻辑和报警范围、灵敏度等参数
的设置,可以从对比试块的测试中获得。
与检测相关的仪器参数应在应用文件中表述,并符合适用标准的要求。
5.3声扫频探头
根据检测目的选择合适的声扫频探头。 声扫频探头的安装、对中和行进方式影响检测效果。 若进行机械化检测,声扫频探头在被检件表面的移动速度和扫查路径应维持在工艺规程中给出的
充许范围内。
5.4对比试块
声扫频检测要求使用对比试块。对比试块包含已知特征,以便于设置检测系统参数、进行功能检查、 校验检测系统的检测功能。
一般对比试块应与被检件具有相同的材质和最终状态。 对比试块包含的已知特征如下: a)金属和非金属层压材料中的分层人工缺陷,参见图A.1所示的复合层压板对比试块; b)金属和非金属蜂窝胶接结构中的蒙皮与蜂窝芯之间的胶层人工缺陷,应按HB6462一1990的规
定进行加工,或参见图A.2所示的复合蜂窝胶接结构对比试块; c)系列已知的材料特性。 对比试块及其特征的测量值不应随时间发生较大变化。
6设备校验
6.1功能校验
应间隔4h进行功能校验。在检测过程开始前和结束后、检测人员或检测设备部件变动时应进行功能校验。
工作条件一经确定,在整个检测过程应维持不变。应根据适用标准或采购合同议定的工艺规程,判断检测设备工作条件的偏差是否可以接受。
应记录检测设备校验失效的情况,同时自上一次校验正常之后的所有检测应重新进行。 6.2周期校验
应依据适用标准对检测现场和实验室中的检测系统的性能进行定期校验。检测设备的周期校验宜每年进行一次。
应记录检测设备出现的偏差,并实施纠正措施。
2
JB/T13157—2017
7检测人员资格
按照本标准实施检测的人员,应按GB/T9445或合同各方同意的体系进行资格鉴定与认证,并由雇主或其代理对其进行岗位培训和操作授权。
8检测要求
8.1 检测前的准备
检测前,应除去被检材料表面上的灰尘、油脂和腐蚀物等,并应避免损伤被检材料表面的覆盖层材料。 8.2检测方法
人工扫查被检件,或者采用能够准确控制扫查路径的机械装置实施扫查。 扫查前,应在被检件上划定待扫查区域。扫查方式可使用行扫描方式,如图1所示。划定扫查区域
后,将声扫频探头置于扫查区域的-个边角处,直线扫查至另一边,平移一定间距,再沿反方向直线扫查。如此往返扫查直至完成全部扫查区域的扫查工作。在扫查区域以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扫查,平移的间距,即扫查间距,宜不大于允许最小缺陷直径大小的1/3。
车
扫查路径
说明: A一待扫查区: L—扫查间距,扫查间距宜不大于允许最小缺陷直径大小的1/3。
图1扫查方式
扫查过程中声扫频探头中的发射端与接收端的连线平行于扫查方向,接收端在发射端前面,如图2 所示。扫查过程中声扫频传感器的中心应到达或越过扫查区域的边界位置。
m
JB/T13157—2017
扫查方向
声扫频探头
接收
发射缺陷
蜂窝板
图2声扫频探头的扫查示意图
9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于相同的检测可以重复实施。 检测报告的格式应在采购合同中议定。检测报告宜包含以下信息: a)被检件的生产厂家标识; b)每个被检件的独立标识; c)采用的应用文件和工艺规程; d)技术表(或等同文件),该技术表在工艺规程对于检测方法、检测设备或者设备配置的规定有多
重选择时给出具体细节; e)检测系统的标识,特别是所用仪器和探头型号的完整标识; f)检测参数: g)对比试块标识; h)检测结果; i)负责实施检测的组织; j)检测人员姓名和资格; k)检测人员签名或者其他授权人员的姓名和签名; 1)检测日期和地点。
JB/T13157—201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对比试块
金属和非金属层压材料中的分层人工缺陷,可选择图A.1所示的复合层压板对比试块。金属和非金属蜂窝胶接结构中的蒙皮与蜂窝芯之间的胶层人工缺陷,可选择图A.2所示的复合蜂窝胶接结构对比试块。
平底孔深度
1
1o
5.5
11.25
?
2
6.5 12.5
2.5
o
60
图A.1复合层压板对比试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