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7.020 J94 备案号:578312017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5079.2—2017
中小功率内燃机 燃油箱
第2部分:非金属燃油箱 技术条件 Small and medium powe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Fuel tanks
- Part 2: Non-metallic fuel tanks---Specification
2017-01-09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5079.2—2017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和层状结构 5技术要求 6检测及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14 15
7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图1 典型六层工程塑料燃油箱箱体壁结构图2 预燃烧阶段. 图3直接接触火焰阶段图4间接接触火焰阶段.. 图5 试验结束.
2 14 14
...14 ...14
0100.E.
表1 箱体材料表2箱体材料物理化学性能表3装配安装尺寸公差表4箱体壁厚表5振动耐久试验参数,
Ee
3
JB/T5079.2—2017
前言
JB/T5079《中小功率内燃机燃油箱》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一第2部分:非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 本部分为JB/T5079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广西玉林达业机械配件有限公司、广西华原过滤系统股份有
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沈红节、乔亮亮、韦世宝、赵玉宝、许晓晴、熊定鑫、孟红霞、谢作言、陈斌强、赵明好。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II
JB/T5079.2—2017
中小功率内燃机燃油箱第2部分:非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
1范围
JB/T5079的本部分规定了中小功率内燃机非金属燃油箱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和层状结构、技术要求、检测及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汽车、工程机械、摩托车、拖拉机等用中小功率内燃机吹塑型工程塑料箱体的非金属燃油箱(以下简称燃油箱)。
本部分不适用于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功率不大于30kW的通用小型汽油机和小型柴油机用燃油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043.1一2008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GB/T1447-2005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1448一2005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GB/T1449一2005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1463--2005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GB/T1634.22004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
材料
GB/T2406.2-2009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2部分:室温试验 GB/T2423.1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3821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限值和测定方法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燃油箱fueltank 用于贮存燃油的密闭箱体。 注:包括燃油箱盖、进气阀、安全阀(不装在燃油箱上的除外)等,不包括供油系统中的其他部件。
3.2
单层工程塑料燃油箱 monolayer engineering plastics fuel tank 仅有一层结构的工程塑料油箱。
1
JB/T5079.2—2017
3.3
多层工程塑料燃油箱 multilayer engineering plastics fuel tank 具有基层、黏结层、阻隔层等多层结构的工程塑料油箱。
3.4
额定容量nominaltankcapacity 燃油箱内允许贮存的燃油量。
3.5
最大容积maximumvolume 燃油箱内表面几何空间尺寸确定的容积。
4产品分类和层状结构
4.1燃油箱按箱体壁的层状结构分为单层工程塑料燃油箱和多层工程塑料燃油箱。 4.2多层工程塑料燃油箱按层数分为三层、五层、六层、七层等,图1所示为典型的六层结构,从内向外分别为新料层、黏结层、阻隔层、黏结层、回料层、新料层。
5mm
外部
内
新料层黏结层
BOOc 阻隔层
12%
40%
3%
40%
回料层新料层(黑化处理)
2.5%
2.5%
注:各层所占百分比指厚度所占百分比。
图1 典型六层工程塑料燃油箱箱体壁结构
5技术要求
5.1 箱体材料 5.1.1 燃油箱箱体推荐采用表1所列材料制造,也可采用满足使用要求的其他工程塑料材料制造。
表1箱体材料
部位新料层阻隔层黏结层 黏结剂为PE改性物(马林酸酐接枝);基料为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
材料
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乙烯-乙烯醇(EVOH)
2
JB/T5079.2—2017
5.3额定容量
燃油箱的额定容量应不大于最大容积的95% 5.4密封性能 5.4.1燃油箱密封性能 5.4.1.1正压密封性能
燃油箱内部通入压力为30kPa的干燥压缩空气,历时30s不允许出现泄漏现象。 5.4.1.2负压密封性能
柴油机燃油箱在-80kPa真空条件下保压3min,真空压力上升值不得大于1.5kPa。 5.4.2燃油箱盖密封性能 5.4.2.1柴油燃油箱盖的泄漏量不大于30g/min。 5.4.2.2汽油燃油箱盖不允许泄漏。 5.5清洁度 5.5.1 燃油箱内表面应无肉眼可见的杂质、切屑、灰尘或液体等。 5.5.2燃油箱单位容量的质量清洁度应不大于1.3mg/L。 5.6蒸发排气口
配备燃油蒸发排放系统的汽油箱应设置排气口,且排气口应设在汽油箱所装汽油油面的上方,保证蒸发排放物能随时排出汽油箱。 5.7阀及开启压力 5.7.1安全阀及开启压力 5.7.1.1额定容量在95L以上的汽油箱应配备安全阀装置。安全阀装置可附属于汽油箱,也可以在附件系统中。 5.7.1.2装有安全阀装置的燃油箱,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为35kPa~50kPa。安全阀开启后,燃油箱内压力不得比安全阀开启压力高出5kPa。 5.7.2进气阀及开启压力 5.7.2.1装有进气阀的燃油箱,其安装位置应在燃油箱所装燃油油面的上方,进气阀的开启压力应满足与燃油箱配套使用的发动机在最大耗油时正常工作,且燃油箱不得被吸凹。 5.7.2.2进气阀开启压力按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 5.8静压强度
燃油箱经0.3MPa水压试验,保压1min,不应出现破裂或泄漏现象,且连接螺纹件不应损坏。 5.9内压耐久性能 5.9.1正压耐久性能
燃油箱在53℃环境条件下经受30kPa内压5h后,允许产生永久变形,但应满足5.4.1的规定。
4
JB/T5079.2—2017
5.9.2负压耐久性能
无负压阀的燃油箱,经受-20kPa内压5h后,允许产生永久变形,但应满足5.4.1的规定。 5.10耐冲击性能 5.10.1耐低温角锤冲击性能
燃油箱在-40℃低温下,各易损伤部位经角锤顶点以30J的能量冲击,不应出现泄漏现象。 5.10.2耐滑块冲击性能 5.10.2.1耐室温滑块冲击性能
燃油箱在室温状态下,经4000J能量滑块冲击,箱体不应出现开裂或泄漏现象。 5.10.2.2耐高温滑块冲击性能
燃油箱在75℃高温下处理12h后,经4000J能量滑块冲击,箱体不应出现开裂或泄漏现象。 5.10.2.3耐低温滑块冲击性能
燃油箱在-40℃低温下处理12h后,经4000J能量滑块冲击,箱体不应出现开裂或泄漏现象。 5.10.3耐低温坠落冲击性能
燃油箱在-40℃低温下处理12h后,经6m高度自由坠落后不应出现开裂或泄漏现象。 5.11耐高温性能
燃油箱在95℃温度下保温1h后,不应出现熔融、开裂、泄漏、严重变形(如接头或配件失效)等现象,并满足5.4.1的规定。 5.12耐高低温性能
燃油箱经15个高低温循环试验后,应满足5.4.1的规定。 5.13耐渗透性能
燃油箱经60天渗透性试验后,单层燃油箱的燃油损失平均每24h不超过20g,多层燃油箱的燃油损失平均每24h不超过0.8g。 5.14耐油性
燃油箱经6.12规定的耐渗透性能试验后,应满足5.9和5.10的规定。 5.15强度保持率 5.15.1剥离强度保持率
多层燃油箱经6.12规定的耐渗透性能试验后,箱体材料的剥离强度应不低于未浸泡值的75%。 5.15.2拉伸强度保持率
单层燃油箱经6.12规定的耐渗透性能试验后,箱体材料的拉伸强度应不低于未浸泡值的7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