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Z 41476.1-2022 无损检测仪器 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 第1部分: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Z 41476.1-2022 无损检测仪器 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 第1部分: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3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1 09:19:40



相关搜索: 安全 仪器 设备 无损检测 辐射防护 规则 射线 部分 以下 41476

内容简介

GB/Z 41476.1-2022 无损检测仪器 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 第1部分: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ICS 19.100 CCS N 78
C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41476.1-—2022
无损检测仪器 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第1部分: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Non-destructivetestinginstrumentsRadiationprotectionrulesforthe
technical application of X-ray equipment up to 1 MV-
Part 1:General safety technical requirements
2022-11-01实施
2022-04-15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Z 41476.1—2022
目 次
前言 ...+ 引言 1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5
N
...
标识
I GB/Z 41476.1—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Z41476《无损检测仪器 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的第1部分。 GB/Z41476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用安全技术要求;第2部分:防护技术要求;第3部分:450kV以下X射线设备辐射防护的计算公式和图表;第4部分:控制区域的计算。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仪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华测检测有限公司、爱德森(厦门)电子有
限公司、通用电气检测控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波、刘攀超、林俊明、孔凡琴、盛周林、富阳、王琳。
I GB/Z 41476.1—2022
引 創言
X射线是一种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其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更短。作为五大常规检测手段之一,X射线检测已在工业无损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因其穿透性强,对检测人员身体有一定伤害,因此X射线检测中安全防护问题得到广泛关注。GB/Z41476旨在确立1MV以下X射线设备防护要求及人员人身安全防护规则,拟由4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通用安全技术要求。目的在于给出1MV以下X射线设备操作中人员的剂量限值、 设备使用要求等内容。 -第2部分:防护技术要求。目的在于为1MV以下X射线设备在制造、安装、使用中提供有效、 可靠的射线防护措施。 -第3部分:450kV以下X射线设备辐射防护的计算公式和图表。目的在于给出405kV以下 X射线设备防护主要技术指标的计算公式及相关图表,便于射线防护过程中相关数据的计算。 第4部分:控制区域的计算。目的在于提供1MV以下X射线设备控制区域计算方法,对第3 部分的内容做进一步补充。
IV GB/Z 41476.1—2022
无损检测仪器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第1部分: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1MV以下X射线无损检测设备防护的剂量限值、控制区和监督区、X射线设备使用要求和标识。
本文件适用于1MV以下X射线无损检测设备的安全防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871一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Z41476.3无损检测仪器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第3部分:450kV以下
X射线设备辐射防护的计算公式和图表
GB/Z41476.4无损检测仪器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 第4部分:控制区域的计算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4.1剂量限值
辐射预防措施用于避免一切不必要的X射线照射。个人剂量限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中的其他电离辐射也应包含在辐射预防措施的测量中,该身体剂量值应不超过
相应的电离辐射保护规定中的限值。
表1X射线照射中的剂量限值
剂量限值 mSv
人群
20* 150 500
年有效剂量眼晶体年当量剂量四肢(手和足)或皮肤年当量剂量
职业照射人员
1 GB/Z41476.1—2022
表1X射线照射中的剂量限值(续)
剂量限值 mSv
人群
6 50 150 1b 15 50
年有效剂量眼晶体年当量剂量四肢(手和足)或皮肤年当量剂量年有效剂量眼晶体年当量剂量四肢(手和足)或皮肤年当量剂量
基于教育需要,停留于控制区内的16岁~18岁人员
非职业人员
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限值(但不可作为任何追溯性平均)。其中,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应不超过50mSv; b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则某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限值可提高到5mSv。
4.2# 控制区和监督区 4.2.1固定操作控制区
区域内职业照射人员年平均有效剂量可能达15mSv或符合GB18871一2002中6.4.1的相关规
定,则该区域划定为控制区。控制区的地点剂量率从射线设备当时的工作数据中获得。该区域应配备清晰可见的标识,标识上至少写有“当心电离辐射”。对于控制区的进出,应符合GB18871--2002中 6.4.1.4e)~g)的规定。
4.2.2临时操作控制区
在一个固定测试地点(没有专门的透射检测设施)进行临时射线检测时,控制区应与相关部门要求协调一致。在控制区外的地点剂量率应不大于10μSv/h。此外,应确保控制区外的人员一年内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不大于1mSv。
为避免临时操作中控制区的扩大,应使用附加的屏蔽措施,例如铅隧道、隔板等。 4.2.3移动操作控制区
在通常不进行透射检测的地点使用无损检测X射线设备时,应划定控制区,且控制区外的地点剂量率应不大于40μSv/h。控制区内一周的地点剂量应不大于120μSv。只有得到主管部门的许可,地点剂量率或剂量值方可超过上述规定值。
控制区应有标识,且被监控管理,防止非操作人员进人。 使用移动X射线设备进行无损检测时,其控制区宜尽可能的小(例如,通过使用光栅限制有效辐射
场)。划定控制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GB/Z41476.4的方法,估算或计算控制区的大小; b)划定控制区; c)为控制区设置标识。 不应仅仅为通过剂量率测量确定控制区界线而开启X射线设备。应在第一次进行射线检测前,划
定和标记控制区界线。
在第一次操作过程中,应借助剂量率测量仪器检验和校正通过估算或经验确定的控制区界线。 应通过隔离(例如绳索、链条等)或看管人员阻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控制区。所有入口应安装警
告牌。如果能够排除无关人员意外进入控制区的可能性,可不要求划定界线。
2 GB/Z41476.1—2022
经过相关监管机构许可,交通路线的地点剂量率可大于相关规定。按照GB/Z41476.3的方法估计
道路剂量。 4.2.4监督区
不属于控制区的工作范围,且职业照射人员由全身照射所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可能超过5mSv/h 或符合GB18871一2002中6.4.2规定的区域划分为监督区。
可通过系统性的措施确保非职业射线接触人员年有效剂量不大于1mSv。 4.2.5陌生设备有关规定
操作人员单独工作或在其他监督下的人员使用陌生的X射线设备时,如果该人员工作年有效剂量可能超过1mSv,应在工作开始前书面通知主管部门。 4.3 使用X射线设备的通用要求 4.3.1通则
X射线设备在使用前,应确保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划定限制进人和停留的控制区。该控制区宜在空间上有所限制。在特殊情况下可使用管理性措施来满足上述要求。
4.3.2辐射安全责任人和代表人
辐射安全责任人是X射线设备的所有者。为了设备的正常运转,达到监督和管理的目的,应书面确定1名代表人。企业内部应指定代表人,并规定其工作范围。代表人由监管部门、辐射防护专职人士和企业共同批准。 4.3.3资质证明
辐射安全责任人和代表人应具有主管部门认证的专业资质。该专职人员按有关法规接受认可的专业知识培训,并有实际操作经验。 4.3.4相关证明
所有X射线设备的代表人应掌握辐射防护的相关知识。 辐射安全责任人应承担代表人从第一次开始使用时的所有防护责任。所有相关证明的内容和时间
应登记备案,并由相关人员签名。
设备所有者应确保X射线设备操作人员在有经验人员和设备用户手册指导下正确使用。 4.3.5监管措施 4.3.5.1个人剂量确认
在控制区内逗留的人员,应进行个人剂量检测。应使用主管部门认可的辐射剂量仪进行测量。代表人和被监管人应常年拥有一台独立的辐射剂量仪。身体不同部位的辐射摄入量应得到测量。现场测试的数据即为个人剂量。测定结果如果超过相关限值,则应检查测试环境,并对此进行确认。直读式的辐射剂量仪应不受其他电磁干扰。对于移动的X射线设备应使用个人剂量报警仪。
个人剂量测定中使用的辐射剂量仪种类应符合表2的规定。 在有辐射暴露风险环境中逗留的人,其身体剂量值超过相关限值,应及时上报当地主管部门并配合
做好信息公开。
3 ICS 19.100 CCS N 78
C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41476.1-—2022
无损检测仪器 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第1部分: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Non-destructivetestinginstrumentsRadiationprotectionrulesforthe
technical application of X-ray equipment up to 1 MV-
Part 1:General safety technical requirements
2022-11-01实施
2022-04-15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Z 41476.1—2022
目 次
前言 ...+ 引言 1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5
N
...
标识
I GB/Z 41476.1—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Z41476《无损检测仪器 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的第1部分。 GB/Z41476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用安全技术要求;第2部分:防护技术要求;第3部分:450kV以下X射线设备辐射防护的计算公式和图表;第4部分:控制区域的计算。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仪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华测检测有限公司、爱德森(厦门)电子有
限公司、通用电气检测控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波、刘攀超、林俊明、孔凡琴、盛周林、富阳、王琳。
I GB/Z 41476.1—2022
引 創言
X射线是一种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其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更短。作为五大常规检测手段之一,X射线检测已在工业无损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因其穿透性强,对检测人员身体有一定伤害,因此X射线检测中安全防护问题得到广泛关注。GB/Z41476旨在确立1MV以下X射线设备防护要求及人员人身安全防护规则,拟由4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通用安全技术要求。目的在于给出1MV以下X射线设备操作中人员的剂量限值、 设备使用要求等内容。 -第2部分:防护技术要求。目的在于为1MV以下X射线设备在制造、安装、使用中提供有效、 可靠的射线防护措施。 -第3部分:450kV以下X射线设备辐射防护的计算公式和图表。目的在于给出405kV以下 X射线设备防护主要技术指标的计算公式及相关图表,便于射线防护过程中相关数据的计算。 第4部分:控制区域的计算。目的在于提供1MV以下X射线设备控制区域计算方法,对第3 部分的内容做进一步补充。
IV GB/Z 41476.1—2022
无损检测仪器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第1部分: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1MV以下X射线无损检测设备防护的剂量限值、控制区和监督区、X射线设备使用要求和标识。
本文件适用于1MV以下X射线无损检测设备的安全防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871一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Z41476.3无损检测仪器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第3部分:450kV以下
X射线设备辐射防护的计算公式和图表
GB/Z41476.4无损检测仪器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 第4部分:控制区域的计算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4.1剂量限值
辐射预防措施用于避免一切不必要的X射线照射。个人剂量限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中的其他电离辐射也应包含在辐射预防措施的测量中,该身体剂量值应不超过
相应的电离辐射保护规定中的限值。
表1X射线照射中的剂量限值
剂量限值 mSv
人群
20* 150 500
年有效剂量眼晶体年当量剂量四肢(手和足)或皮肤年当量剂量
职业照射人员
1 GB/Z41476.1—2022
表1X射线照射中的剂量限值(续)
剂量限值 mSv
人群
6 50 150 1b 15 50
年有效剂量眼晶体年当量剂量四肢(手和足)或皮肤年当量剂量年有效剂量眼晶体年当量剂量四肢(手和足)或皮肤年当量剂量
基于教育需要,停留于控制区内的16岁~18岁人员
非职业人员
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限值(但不可作为任何追溯性平均)。其中,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应不超过50mSv; b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则某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限值可提高到5mSv。
4.2# 控制区和监督区 4.2.1固定操作控制区
区域内职业照射人员年平均有效剂量可能达15mSv或符合GB18871一2002中6.4.1的相关规
定,则该区域划定为控制区。控制区的地点剂量率从射线设备当时的工作数据中获得。该区域应配备清晰可见的标识,标识上至少写有“当心电离辐射”。对于控制区的进出,应符合GB18871--2002中 6.4.1.4e)~g)的规定。
4.2.2临时操作控制区
在一个固定测试地点(没有专门的透射检测设施)进行临时射线检测时,控制区应与相关部门要求协调一致。在控制区外的地点剂量率应不大于10μSv/h。此外,应确保控制区外的人员一年内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不大于1mSv。
为避免临时操作中控制区的扩大,应使用附加的屏蔽措施,例如铅隧道、隔板等。 4.2.3移动操作控制区
在通常不进行透射检测的地点使用无损检测X射线设备时,应划定控制区,且控制区外的地点剂量率应不大于40μSv/h。控制区内一周的地点剂量应不大于120μSv。只有得到主管部门的许可,地点剂量率或剂量值方可超过上述规定值。
控制区应有标识,且被监控管理,防止非操作人员进人。 使用移动X射线设备进行无损检测时,其控制区宜尽可能的小(例如,通过使用光栅限制有效辐射
场)。划定控制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GB/Z41476.4的方法,估算或计算控制区的大小; b)划定控制区; c)为控制区设置标识。 不应仅仅为通过剂量率测量确定控制区界线而开启X射线设备。应在第一次进行射线检测前,划
定和标记控制区界线。
在第一次操作过程中,应借助剂量率测量仪器检验和校正通过估算或经验确定的控制区界线。 应通过隔离(例如绳索、链条等)或看管人员阻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控制区。所有入口应安装警
告牌。如果能够排除无关人员意外进入控制区的可能性,可不要求划定界线。
2 GB/Z41476.1—2022
经过相关监管机构许可,交通路线的地点剂量率可大于相关规定。按照GB/Z41476.3的方法估计
道路剂量。 4.2.4监督区
不属于控制区的工作范围,且职业照射人员由全身照射所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可能超过5mSv/h 或符合GB18871一2002中6.4.2规定的区域划分为监督区。
可通过系统性的措施确保非职业射线接触人员年有效剂量不大于1mSv。 4.2.5陌生设备有关规定
操作人员单独工作或在其他监督下的人员使用陌生的X射线设备时,如果该人员工作年有效剂量可能超过1mSv,应在工作开始前书面通知主管部门。 4.3 使用X射线设备的通用要求 4.3.1通则
X射线设备在使用前,应确保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划定限制进人和停留的控制区。该控制区宜在空间上有所限制。在特殊情况下可使用管理性措施来满足上述要求。
4.3.2辐射安全责任人和代表人
辐射安全责任人是X射线设备的所有者。为了设备的正常运转,达到监督和管理的目的,应书面确定1名代表人。企业内部应指定代表人,并规定其工作范围。代表人由监管部门、辐射防护专职人士和企业共同批准。 4.3.3资质证明
辐射安全责任人和代表人应具有主管部门认证的专业资质。该专职人员按有关法规接受认可的专业知识培训,并有实际操作经验。 4.3.4相关证明
所有X射线设备的代表人应掌握辐射防护的相关知识。 辐射安全责任人应承担代表人从第一次开始使用时的所有防护责任。所有相关证明的内容和时间
应登记备案,并由相关人员签名。
设备所有者应确保X射线设备操作人员在有经验人员和设备用户手册指导下正确使用。 4.3.5监管措施 4.3.5.1个人剂量确认
在控制区内逗留的人员,应进行个人剂量检测。应使用主管部门认可的辐射剂量仪进行测量。代表人和被监管人应常年拥有一台独立的辐射剂量仪。身体不同部位的辐射摄入量应得到测量。现场测试的数据即为个人剂量。测定结果如果超过相关限值,则应检查测试环境,并对此进行确认。直读式的辐射剂量仪应不受其他电磁干扰。对于移动的X射线设备应使用个人剂量报警仪。
个人剂量测定中使用的辐射剂量仪种类应符合表2的规定。 在有辐射暴露风险环境中逗留的人,其身体剂量值超过相关限值,应及时上报当地主管部门并配合
做好信息公开。
3
上一章:JB/T 6221-2012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X射线探伤机电气通用技术条件 下一章:JB/T 5754-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单通道声发射检测仪 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GB/Z 41476.2-2022 无损检测仪器 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 第2部分:防护技术要求 GB/Z 41476.3-2022 无损检测仪器 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 第3部分:450kV以下X射线设备辐射防护的计算公式和图表 GB/Z 41476.4-2022 无损检测仪器 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 第4部分:控制区域的计算 GB/Z 41285.1-2022 无损检测仪器 密封放射性源技术应用射线防护规则 第1部分:γ射线机的固定和移动操作 GB/Z 41285.4-2022 无损检测仪器 密封放射性源技术应用射线防护规则 第4部分:γ射线机用可移动设备的制造和检测 GB/Z 41285.6-2022 无损检测仪器 密封放射性源技术应用射线防护规则 第6部分:γ射线机用可移动设备的检验、维护和功能检测 GB/Z 41285.5-2022 无损检测仪器 密封放射性源技术应用射线防护规则 第5部分:γ射线机的预防护措施 GB 9706.103-2020 医用电气设备第1-3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并列标准∶诊断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