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Z 41285.1-2022 无损检测仪器 密封放射性源技术应用射线防护规则 第1部分:γ射线机的固定和移动操作

GB/Z 41285.1-2022 无损检测仪器 密封放射性源技术应用射线防护规则 第1部分:γ射线机的固定和移动操作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0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1 09:47:56



推荐标签: 密封 无损检测 防护 规则 放射性 射线 固定 射线机 技术应用 41285

内容简介

GB/Z 41285.1-2022 无损检测仪器 密封放射性源技术应用射线防护规则 第1部分:γ射线机的固定和移动操作 ICS 19.100 CCS N 7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41285.1—2022
无损检测仪器
密封放射性源技术应用射线防护规则第1部分:射线机的固定和移动操作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struments-Radiation protection rules for the technical application of sealed radioactive sourcesPart 1 :Stationary and
mobile handling for radiography
2022-10-01实施
2022-03-0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Z 41285.1—2022
目 次
前言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II IV
...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和监管透射检验的工作方式透射检验中的放射源和放射源源托的更换
4
5
5
I GB/Z41285.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Z41285《无损检测仪器 密封放射性源技术应用射线防护规则》的第1部分。 GB/Z41285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射线机的固定和移动操作。 第3部分:射线机在操作和运输过程中的射线防护措施。 "——第4部分:射线机用可移动设备的制造和检测。 一第5部分:射线机的预防护措施。
第6部分:Y射线机用可移动设备的检验、维护和功能检测。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仪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国技仪器有限公司、通用电气检测控制技术
(上海)有限公司、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上海英华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志军、郭冰、孔凡琴、林俊明、李博、富阳、王琳。
ⅢI GB/Z 41285.1—2022
引言
射线是比X射线波长更短,能量更高的一种电磁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射线探伤就是利用丫射线的穿透性和直线性来探伤的方法。正因如此,人体若受到射线照射时,射线进人到人体的内部,与体内细胞发生电离作用,电离产生的离子会侵蚀体内的有机分子,如蛋白质、酶等,它们都是构成活细胞组织的主要成分,一旦遭到破坏,会导致人体内的正常化学过程受到干扰,严重的可以使细胞死亡。本文件的制定旨在通过给出工业射线不同操作过程中结构防护、操作条件及环境、防护措施等相关信息,进而对工业射线防护和劳动安全、劳动卫生等问题提出建议,对射线防护方法、保护人身安全等起到规范作用。GB/Z41285拟由5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射线机的固定和移动操作。目的在于明确射线机在固定和移动操作时基本防护规则和要求。 第3部分:射线机在操作和运输过程中的射线防护措施。目的在于为射线机在使用和运输中提供有效、可靠的射线防护措施。 第4部分:射线机用可移动设备的制造和检测。目的在于为射线机制造和检验提供密封放射性物质的使用指南,以及为保护相关人员的安全而建立的安全措施。
一第5部分:射线机的预防护措施。目的在于为射线机操作提供预防护措施建议。
第6部分:射线机用可移动设备的检验、维护和功能检测。目的在于对可移动式射线机的
-
检验周期、年度维护、设备的功能检验等提出建议,以确保设备能够安全运行。
IV GB/Z41285.1—2022
无损检测仪器
密封放射性源技术应用射线防护规则第1部分:?射线机的固定和移动操作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射线机在固定和移动操作时的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和监管、透射检验的工作方式及透射检验中放射源和放射源源托的更换等。
本文件适用于应用密封放射性源的仪器和设施的运行,包括放射源或放射源源托的更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Z41285.6一2022无损检测仪器密封放射性源技术应用射线防护规则 可第6部分:射线
机用可移动装置的检验、维护和功能检测
GBZ132—2008工业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和监管
4
4.1身体剂量限值
射线防护措施应保证射线辐射尽可能的少。表1给出了有效剂量限值,实际中的有效剂量限制不应超过这些值。
1 GB/Z41285.1—2022
表1年有效剂量限值
单位为亳希
身体部位全身体四肢或皮肤眼晶体生殖腺、子宫、骨髓
辐射工作人员
居民个人
20 500 150 50-b
1 150 50 无
对于育龄的女性,子宫的一个月累计剂量为2mSv。 b对于胎儿,在孕期(从确认怀孕到怀孕结束)累计剂量为1mSv。
对于职业性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应通过屏蔽和隔离等保护措施来确保自身安全。制定屏蔽和隔离措施时,应考虑辐射时间或者正常工作周期下的人员停留时间,以使接受的辐射量不超过表1中的有效剂量值。
工作中由其他电离辐射导致的辐射照射也应纳人射线防护措施的测量制定中,相应的身体剂量值应不超过相关法规的要求。
职业性放射工作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接受到有效剂量总和不应超过400mSv。对于超过这
个剂量限值的情况,当年有效剂量没有超过10mSv,同时职业性放射工作人员书面同意时,主管部门可与授权委托医生一同出具进步的职业性射线接触许可。 4.2放射工作人员
任何使用密封放射源技术的人员,一年中接受的有效剂量大于1mSv或者眼晶体器官剂量大于 50mSv或者四肢或皮肤的器官剂量大于150mSv的,均为辐射工作人员。射线防护负责人应将这些人进行归类。
年中接受的有效剂量大于6mSv或者眼晶体的器官剂量大于45mSv或者四肢或皮肤的器官剂
-
量大于150mSv的人属于A类放射工作人员;否则属于B类放射工作人员。对于可移动射线设备情况下的放射工作人员都属于A类。
表2给出了常用的分类标准。
表2辐射接触人员A类和B类的划分年有效限量值标准
单位为毫希
职业接触人员接受的年有效辐射剂量 A类
身体部位全身体四肢或皮肤眼晶体
B类* 1 50 15
6 150 45
·不属于A类中的。
4.3 身体接收剂量的测量
在应用密封射线源的工作中,身体剂量测量应使用经过验证的剂量计(例如胶片剂量计)。在放射源或放射源源托更换过程中应使用肢端剂量计(例如指环剂量计)。 2 GB/Z41285.1—2022
对于在可移动透射无损检验设备环境中工作的射线暴露人员,应配备含有自动声音报警装置的直读式辐射剂量计(例如玻璃剂量计、电子剂量计)。报警装置应在100μSv/h~1000μSv/h的任意设定值给出可以使检测人员清楚地察觉到的报警信号。应清楚地察觉到报警装置的损坏。 4.4射线防护范围 4.4.1隔离区
隔离区是指工作场所剂量率超过规定的3mSv/h的控制区。隔离区应做标志和隔离。隔离区需使用符合GB18871的标志进行警示。
对于固定设施范围,应确保任何人不能进人到隔离区,可以通过相应的辐射防护建筑来控制。 对于射线透视控制区,如能够保障控制区已隔离,并且射线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无法进入隔离区
时,可不使用隔离范围的标记与界线。 4.4.2控制区 4.4.2.1一般规定
控制区是指年平均留时间达到2000h,且有效剂量最大可达到6mSv的区域。 控制区应使用清晰且耐用的标志,应符合GB18871规定,且能达到禁止进入的目的。 控制区应进行隔离。当没有固定的隔离墙壁时,可采用栅栏、绳索、围栏等来隔离,且不能有遗漏和
盲点区域。
特殊的户外工作应遵守GBZ132一2008第7章的规定。 4.4.2.2固定式射线设备的控制区
固定射线设施应通过建筑实体(墙壁)进行隔离,且控制区外的工作场所剂量率应小于3μSv/h。 此外,如没有其他特殊规定,人员在控制区中的逗留时间在一年中(50周)应不超过40h/周。
4.4.2.3可移动式射线设备的控制区 4.4.2.3.1一般规定
可移动式射线设备进行无损检测的区域,控制区域应进行隔离。控制区外的工作场所剂量率不大于40μSv/h。控制区内的任意一地点,每周的工作场所剂量率不高于120μSv/h。控制区外的人员,一年接受的辐射剂量不高于1mSv,还应确保未授权人员不可进入控制区。 4.4.2.3.2透射检测控制区的操作方法
可移动无损透射检测的控制区应配有屏蔽措施,可通过使用准直光圈(准直器)来达到。准直器可衰减射线强度。常用的控制区操作步骤如下:
a)估计或计算控制区的范围; b)划定控制区; c)控制区配有标志; d)在首次射线曝光时,对划定的控制区进行验证和纠正。 不应仅为了通过剂量率测量确定可移动控制区域范围而在指定的射线地点提前使用射线源。首次
射线曝光之前,应划定及标记控制区域范围。
控制区确定后,应配备标志并监管,防止未授权人员闯人。 控制区可使用栅栏、绳索或者监督员等。控制区可有多个人口,所有的入口应有警示牌。监督人应
3 ICS 19.100 CCS N 7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41285.1—2022
无损检测仪器
密封放射性源技术应用射线防护规则第1部分:射线机的固定和移动操作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struments-Radiation protection rules for the technical application of sealed radioactive sourcesPart 1 :Stationary and
mobile handling for radiography
2022-10-01实施
2022-03-0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Z 41285.1—2022
目 次
前言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II IV
...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和监管透射检验的工作方式透射检验中的放射源和放射源源托的更换
4
5
5
I GB/Z41285.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Z41285《无损检测仪器 密封放射性源技术应用射线防护规则》的第1部分。 GB/Z41285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射线机的固定和移动操作。 第3部分:射线机在操作和运输过程中的射线防护措施。 "——第4部分:射线机用可移动设备的制造和检测。 一第5部分:射线机的预防护措施。
第6部分:Y射线机用可移动设备的检验、维护和功能检测。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仪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国技仪器有限公司、通用电气检测控制技术
(上海)有限公司、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上海英华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志军、郭冰、孔凡琴、林俊明、李博、富阳、王琳。
ⅢI GB/Z 41285.1—2022
引言
射线是比X射线波长更短,能量更高的一种电磁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射线探伤就是利用丫射线的穿透性和直线性来探伤的方法。正因如此,人体若受到射线照射时,射线进人到人体的内部,与体内细胞发生电离作用,电离产生的离子会侵蚀体内的有机分子,如蛋白质、酶等,它们都是构成活细胞组织的主要成分,一旦遭到破坏,会导致人体内的正常化学过程受到干扰,严重的可以使细胞死亡。本文件的制定旨在通过给出工业射线不同操作过程中结构防护、操作条件及环境、防护措施等相关信息,进而对工业射线防护和劳动安全、劳动卫生等问题提出建议,对射线防护方法、保护人身安全等起到规范作用。GB/Z41285拟由5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射线机的固定和移动操作。目的在于明确射线机在固定和移动操作时基本防护规则和要求。 第3部分:射线机在操作和运输过程中的射线防护措施。目的在于为射线机在使用和运输中提供有效、可靠的射线防护措施。 第4部分:射线机用可移动设备的制造和检测。目的在于为射线机制造和检验提供密封放射性物质的使用指南,以及为保护相关人员的安全而建立的安全措施。
一第5部分:射线机的预防护措施。目的在于为射线机操作提供预防护措施建议。
第6部分:射线机用可移动设备的检验、维护和功能检测。目的在于对可移动式射线机的
-
检验周期、年度维护、设备的功能检验等提出建议,以确保设备能够安全运行。
IV GB/Z41285.1—2022
无损检测仪器
密封放射性源技术应用射线防护规则第1部分:?射线机的固定和移动操作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射线机在固定和移动操作时的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和监管、透射检验的工作方式及透射检验中放射源和放射源源托的更换等。
本文件适用于应用密封放射性源的仪器和设施的运行,包括放射源或放射源源托的更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Z41285.6一2022无损检测仪器密封放射性源技术应用射线防护规则 可第6部分:射线
机用可移动装置的检验、维护和功能检测
GBZ132—2008工业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和监管
4
4.1身体剂量限值
射线防护措施应保证射线辐射尽可能的少。表1给出了有效剂量限值,实际中的有效剂量限制不应超过这些值。
1 GB/Z41285.1—2022
表1年有效剂量限值
单位为亳希
身体部位全身体四肢或皮肤眼晶体生殖腺、子宫、骨髓
辐射工作人员
居民个人
20 500 150 50-b
1 150 50 无
对于育龄的女性,子宫的一个月累计剂量为2mSv。 b对于胎儿,在孕期(从确认怀孕到怀孕结束)累计剂量为1mSv。
对于职业性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应通过屏蔽和隔离等保护措施来确保自身安全。制定屏蔽和隔离措施时,应考虑辐射时间或者正常工作周期下的人员停留时间,以使接受的辐射量不超过表1中的有效剂量值。
工作中由其他电离辐射导致的辐射照射也应纳人射线防护措施的测量制定中,相应的身体剂量值应不超过相关法规的要求。
职业性放射工作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接受到有效剂量总和不应超过400mSv。对于超过这
个剂量限值的情况,当年有效剂量没有超过10mSv,同时职业性放射工作人员书面同意时,主管部门可与授权委托医生一同出具进步的职业性射线接触许可。 4.2放射工作人员
任何使用密封放射源技术的人员,一年中接受的有效剂量大于1mSv或者眼晶体器官剂量大于 50mSv或者四肢或皮肤的器官剂量大于150mSv的,均为辐射工作人员。射线防护负责人应将这些人进行归类。
年中接受的有效剂量大于6mSv或者眼晶体的器官剂量大于45mSv或者四肢或皮肤的器官剂
-
量大于150mSv的人属于A类放射工作人员;否则属于B类放射工作人员。对于可移动射线设备情况下的放射工作人员都属于A类。
表2给出了常用的分类标准。
表2辐射接触人员A类和B类的划分年有效限量值标准
单位为毫希
职业接触人员接受的年有效辐射剂量 A类
身体部位全身体四肢或皮肤眼晶体
B类* 1 50 15
6 150 45
·不属于A类中的。
4.3 身体接收剂量的测量
在应用密封射线源的工作中,身体剂量测量应使用经过验证的剂量计(例如胶片剂量计)。在放射源或放射源源托更换过程中应使用肢端剂量计(例如指环剂量计)。 2 GB/Z41285.1—2022
对于在可移动透射无损检验设备环境中工作的射线暴露人员,应配备含有自动声音报警装置的直读式辐射剂量计(例如玻璃剂量计、电子剂量计)。报警装置应在100μSv/h~1000μSv/h的任意设定值给出可以使检测人员清楚地察觉到的报警信号。应清楚地察觉到报警装置的损坏。 4.4射线防护范围 4.4.1隔离区
隔离区是指工作场所剂量率超过规定的3mSv/h的控制区。隔离区应做标志和隔离。隔离区需使用符合GB18871的标志进行警示。
对于固定设施范围,应确保任何人不能进人到隔离区,可以通过相应的辐射防护建筑来控制。 对于射线透视控制区,如能够保障控制区已隔离,并且射线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无法进入隔离区
时,可不使用隔离范围的标记与界线。 4.4.2控制区 4.4.2.1一般规定
控制区是指年平均留时间达到2000h,且有效剂量最大可达到6mSv的区域。 控制区应使用清晰且耐用的标志,应符合GB18871规定,且能达到禁止进入的目的。 控制区应进行隔离。当没有固定的隔离墙壁时,可采用栅栏、绳索、围栏等来隔离,且不能有遗漏和
盲点区域。
特殊的户外工作应遵守GBZ132一2008第7章的规定。 4.4.2.2固定式射线设备的控制区
固定射线设施应通过建筑实体(墙壁)进行隔离,且控制区外的工作场所剂量率应小于3μSv/h。 此外,如没有其他特殊规定,人员在控制区中的逗留时间在一年中(50周)应不超过40h/周。
4.4.2.3可移动式射线设备的控制区 4.4.2.3.1一般规定
可移动式射线设备进行无损检测的区域,控制区域应进行隔离。控制区外的工作场所剂量率不大于40μSv/h。控制区内的任意一地点,每周的工作场所剂量率不高于120μSv/h。控制区外的人员,一年接受的辐射剂量不高于1mSv,还应确保未授权人员不可进入控制区。 4.4.2.3.2透射检测控制区的操作方法
可移动无损透射检测的控制区应配有屏蔽措施,可通过使用准直光圈(准直器)来达到。准直器可衰减射线强度。常用的控制区操作步骤如下:
a)估计或计算控制区的范围; b)划定控制区; c)控制区配有标志; d)在首次射线曝光时,对划定的控制区进行验证和纠正。 不应仅为了通过剂量率测量确定可移动控制区域范围而在指定的射线地点提前使用射线源。首次
射线曝光之前,应划定及标记控制区域范围。
控制区确定后,应配备标志并监管,防止未授权人员闯人。 控制区可使用栅栏、绳索或者监督员等。控制区可有多个人口,所有的入口应有警示牌。监督人应
3
上一章:GB/Z 41285.4-2022 无损检测仪器 密封放射性源技术应用射线防护规则 第4部分:γ射线机用可移动设备的制造和检测 下一章:GB/T 41123.2-2021 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 第2部分:操作和解释

相关文章

GB/Z 41285.4-2022 无损检测仪器 密封放射性源技术应用射线防护规则 第4部分:γ射线机用可移动设备的制造和检测 GB/Z 41285.3-2022 无损检测仪器 密封放射性源技术应用射线防护规则 第3部分:γ射线机在操作和运输过程中的射线防护措施 GB/Z 41285.6-2022 无损检测仪器 密封放射性源技术应用射线防护规则 第6部分:γ射线机用可移动设备的检验、维护和功能检测 GB/Z 41285.5-2022 无损检测仪器 密封放射性源技术应用射线防护规则 第5部分:γ射线机的预防护措施 GB/Z 41476.1-2022 无损检测仪器 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 第1部分: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Z 41476.3-2022 无损检测仪器 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 第3部分:450kV以下X射线设备辐射防护的计算公式和图表 GB/Z 41476.2-2022 无损检测仪器 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 第2部分:防护技术要求 GB/Z 41476.4-2022 无损检测仪器 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 第4部分:控制区域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