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Y/T 6923-2019 煤层气录井安全技术规范

SY/T 6923-2019 煤层气录井安全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1 11:26:59



相关搜索: 安全 煤层气 技术规范 6923

内容简介

SY/T 6923-2019 煤层气录井安全技术规范 ICS 13.100 E 09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6923—2019
代替SY6923—2012
煤层气录井安全技术规范 Safe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BM mud logging
2020-05-01实施
2019-11-04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6923—2019
目 次
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基本要求
3
3.1 资质 3.2 化学试剂的使用与管理 3.3 安全防护设备的配备 3.4 个体防护 4录井准备 4.1 设备的搬迁 4.2 电气系统安装 4.3 设备及传感器安装、调试、维护、保养 4.4 设备的拆卸录井作业
5
5.1 钻时录井 5.2 岩屑录井 5.3 岩心录井 5.4气测录井 5.5 工程录井 5.6 安全防护设备的管理其他要求

6
应急管理

-- SY/T 6923—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6923—2012《煤层气录井安全技术规程》,与SY6923—2012相比,主要技术内
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属性:;修改了标准的英文名称: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2年版的第2章);增加了录井队“安全准人资质”的要求(见3.1.2);修改了录井作业人员持证要求规定的内容(见3.1.3,2012年版的3.1.3):修改了化学试剂使用和管理的陈述内容(见3.2,2012年版的3.2);修改“在含硫化氢地区录井或地质设计提示存在有毒有害气体风险时”为“在含硫化氢地区或新探区录井时”(见3.3.2,2012年版的3.3.2);修改搬迁作业为吊装作业(见4.1.1,2012年版的4.1.1);修改了录井仪器房、地质值班房距井口距离(见4.1.2,2012年版的4.1.2);修改“仪器”为“仪器房”,并去掉引用标准的年代号(见4.2.1,2012年版的4.2.1);修改“划方人时”为“丈量方人时”(见5.1.2,2012年版的5.1.2);删除了仪器房禁止烟火的规定(见2012年版5.4.5);修改“发现钻井液性能和工程监测参数异常时”为“发现钻井液性能或工程监测参数异常时”(见5.5.4,2012年版的5.5.4);增加了安全防护设备进行定期检验的要求(见5.6): -增加了作业许可活动进行作业安全分析的要求(见6.4):增加了危害因素识别的要求(见7.1)。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石化华东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环保处、中石化集团华东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录井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韦忠红、汪小平、张安、王诗伯、赵大卫、梁建泽、胡太生。
II SY/T 6923-2019
煤层气录井安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录井基本要求、录井准备、录井作业、应急管理等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地质录井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087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 SY/T5190 )石油综合录井仪技术条件 SY/T6277 硫化氢环境人身防护规范 SY/T 6348 8陆上石油天然气录井作业安全规程
3基本要求 3.1资质 3.1.1录井企业应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及录井工程技术服务资质证书。 3.1.2录并队应取得规定的录并施工作业资质、安全准人资质。 3.1.3录井作业人员应持有HSE、并控、硫化氢等有效证件。 3.2化学试剂的使用与管理
录并用化学试剂的使用与管理应执行SY/T6348的规定。 3.3安全防护设备的配备
3.3.1录井队应配备可燃气体检测设施。 3.3.2在含硫化氢地区或新探区录井时,录井队应配备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配备标准执行SY/T6277中的有关规定。 3.3.3仪器房,野营房应按规定配备灭火器。 3.3.4仪器房、野营房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和接地装置,并按规定试验和测量。 3.3.5录井队应配备急救箱,备有必需的医疗急救用品和日常药品。 3.4个体防护 3.4.1在作业现场,应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3.4.2接触有毒有害、有刺激性物品时,应采取防护措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1 SY/T 6923—2019
4录井准备 4.1设备的搬迁 4.1.1设备的吊装应执行SY/T6348的规定。 4.1.2录井仪器房、地质值班房距井口距离应不小于30m,附近应留有适当面积的工作场所,逃生通道畅通。 4.1.3地质设计提示浅层气、硫化氢气体等有毒有害气体存在的井,录井仪器房、地质值班房摆放按 SY/T6348的规定执行。 4.1.4录井仪器房、地质值班房和宿舍房不应摆放在填筑土方上、陡崖下、悬崖边、易滑坡、易垮塌及洪汛影响的地方。 4.2电气系统安装 4.2.1仪器房用电须架设专线,用四芯电缆直接引I人,电源线和信号线要分开架设。电源应符合SY/T 5190的规定,绝缘应符合SY/T5190的规定。 4.2.2电热器、烘样烤箱及降温电器均应据其负载大小正确选用供电线、闸刀、熔断器、漏电保护器,并规范安装。 4.2.3仪器房、野营房接地体用金属导体制作,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Q。 4.3设备及传感器安装、调试、维护、保养
设备和传感器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应符合SY/T6348的有关规定。 4.4设备的拆卸 4.4.1应按工作程序分级断电。 4.4.2按程序拆卸设备、传感器,作业时要遵守交叉作业的安全规定。
5录井作业 5.1 钻时录井 5.1.1 钻具、管具排放整齐,支撑牢固后再进行编号和丈量。 5.1.2丈量方人时,录井人员应站在转盘面以外。 5.2岩屑录井 5.2.1 应设置取样工作区,应安装好防护及照明设施。 5.2.2捞、洗、晒岩屑的场地应平整和方便操作。 5.2.3岩屑烘箱电源线应单独连接,外壳应接地可靠,取放岩屑要防止烫伤。 5.3岩心录井 5.3.1 井场应提供一个拆装工具平台,便于出筒、丈量、拍照及装罐。 5.3.2夜间取心作业时,应保证场地照明。 5.3.3J 取心作业应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5.3.4J 用手锤敲击、采集岩心应防止伤人。
2 SY/T6923—2019
5.3.5常规取心应执行SY/T6348的有关规定。 5.4气测录井 5.4.1仪器开机前,应检查各部分电、气路元件,确认安装正确可靠、无断电、无损坏时方可通电。 打开各部分电源时,应先打开总电源,后打开分电源。 5.4.2氢气发生器应排气通畅,不堵不漏。 5.4.3定期检查空气压缩机安全阀、气路。 5.4.4烷烃样气瓶应摆放在通风阴凉处,周围无杂物,远离热源。 5.4.5地质设计提示有浅层气、硫化氢气体等有毒有害气体存在时,应按SY/T5087的有关要求做好防护准备。 5.5工程录井 5.5.1录井队应在录井前向钻井队进行安全风险交底,提出防喷、防卡、防漏、防斜井段的地质预告。 5.5.2循环罐、钻井液槽、循环池边应有防滑、防坠落等防护措施。 5.5.3检查、维护、更换各类传感器时,应执行SY/T6348的有关规定。 5.5.4发现钻井液性能或工程监测参数异常时,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5.65 安全防护设备的管理
录井过程中对安全防护设备应按规定定期检查、检验、维护、保养。
6其他要求
6.1在放射性测井作业过程中,录井人员应距作业点20m以外,不应进入安全警戒区。 6.2在中途测试、泡油解卡、爆炸切割、打捞套铣等特殊作业,应严格遵守施工单位的有关安全规定和应急措施 6.3在固井作业时,未经许可不得进人高压警戒区或在高压区附近停留 6.4涉及临时用电、吊装、高处作业等需作业许可的活动,应按规定进行作业安全分析。
7应急管理
7.1录井队应根据危险源辨辩识、危害因素识别,制订防护措施,重大危害因素应编制应急预案并演练,相关预案报钻井队。 7.2录井队应参加钻井队组织的相关应急演练。 7.3应急救援需要时录井队应接受钻井队统一指挥。
3
上一章:SY/T 6924-2019 煤层气测井安全技术规范 下一章:SY/T 6811-2016 岩心油水饱和度蒸馏仪校准方法

相关文章

SY/T 6923-2019 煤层气录井安全技术规范 高清晰正式版 SY 6923-2012 煤层气录井安全技术规范 SY/T 6348-2019 陆上石油天然气录井作业安全规程 Q/SY 02622-2018 煤层气录井技术规范 Q/SY 1622-2013 煤层气录井技术规范 NB/T 10040-2017 煤层气录井资料解释及评价规范 NB/T 10040-2017 煤层气录井资料解释及验收规范 SY/T 6924-2019 煤层气测井安全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