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7.100.40 H34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4682018 代替YS/T 468—2004
有色金属选矿用石灰 Lime used for nonferrous metals mineral processing
2018-09-01实施
2018-04-30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468—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YS/T468—2004《有色金属选矿用生石灰》,与YS/T468—2004相比,本标准主要变化
如下:
将原标准的名称改为“有色金属选矿用石灰”;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增加了乳状石灰,同时对附录A做了相应的修订;对标准结构进行了调整; -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将"GB/T2007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改为“GB/T2007.1散装矿
-
产品取样、制样通则手工取样方法”和“GB/T2007.2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手工制样方法”,增加GB/T6680、GB/T8170和JC/T620三个标准;将原标准中的“杂物”“残渣”“杂质”统称为“杂质”;一对块状石灰的粒度由“100mm以内”变为“150mm以内”;一对试验方法进行修改,增加了杂质含量和石灰物理性能的试验方法;明确块状、粉状、乳状石灰不同的取样、制样方法以及游离氧化钙的测定方法;一对块状、粉状、乳状石灰的存放提出要求;将附录A分析步骤中的滴定速度以每秒2~3滴为宜”改为“滴定速度以每秒3~4滴为宜”;将附录A中盐酸标准溶液标定过程中的指示剂(甲基橙指示剂)改为溴甲酚绿一甲基红指示
剂。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凡口铅锌矿。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万攸红、方远、束斌强、李红军、李国平、谢捷敏、胡仙凤、徐有强、郭胜祥、柴垣民、 夏珍珠、谢雪飞、张国、李鸿英、熊敏英、俞金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S/T468—2004。
YS/T468—2018
有色金属选矿用石灰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色金属选矿用石灰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及订货单 (或合同)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供有色金属选矿用、以石灰石为原料,在低于烧结温度下焕烧而成的块状、粉状石灰及其与水反应而形成的乳状石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07.1散装矿 品取样、制样通则 手工取样方法 GB/T2007.2散装矿 产品取样、 、制样通则 手工制样
J2
GB/T6680液体化 工 产品采样通则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据的表
石灰取样方法
JC/T620
3要求
3.1产品分类
选矿用石灰有粉状、块状、乳状等形态,按其成分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 3.2化学成分 3.2.1选矿用石灰游离CaO含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选矿用石灰游离CaO含量
等 级二级品
项 目
三级品 75
一级品 85
游离CaO含量,不小于/%
80
3. 2. 2 选矿用石灰的杂质含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选矿用石灰的杂质含量
等级二级品
项 目
三级品 15
一级品 5
粉状、块状石灰乳化后:5mm标准筛筛
10
杂质 上物重量百分比,不大于/% 含量 乳状石灰:200目(0.074mm)泰勒标准
10
15
20
筛筛上物重量百分比,不大于/%
1
YS/T468-—2018
3.3外观质量
产品外观颜色基本一致,呈现白色,不得混有明显的煤渣、废石、石灰石等杂质。 3.4物理性能
块状石灰的粒度不大于150mm,乳状石灰浓度应在8%以上。
4试验方法
4.1化学成分的测定 4.1.1游离Ca0含量的测定
游离CaO含量的测定按照附录A的规定进行。 4.1.2杂质含量的测定 4.1.2.1块状石灰样按JC/T620规定取样称重记下重量,粉状石灰取样按GB/T2007.1规定取样称重记下重量,然后加水充分乳化并放至常温,再用5mm标准筛进行水筛,筛上物于(105士5)℃烘箱烘至恒重,计算得出重量百分比。 4.1.2.2取乳状石灰500g(精确至0.1g),先于(140士10)℃烘箱中烘至恒重,冷却后称重记下重量,再用200目(0.074mm)泰勒标准筛进行水筛,筛上物于(105士5)℃烘箱烘至恒重,计算得出重量百分比。 4.2物理性能检测 4.2.1块状石灰的粒度检测采用150mm方孔筛筛析。 4.2.2乳状石灰的浓度采用浓度壶等测试工具进行检验。 4.3外观质量的检验
产品的外观质量用目视法进行检验。
5检验规则
5.1检查和验收 5.1.1石灰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及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 5.1.2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复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及订货单(或合同)规定不符时,可在两个工作日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需在样品保存期内由供需双方协商进行。 5.2组批
选矿用石灰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生产条件、同一等级的石灰组成。 5.3检验项目
每批产品应进行游离CaO、杂质含量及物理性能的检测。
2
YS/T468—2018
5.4取、制样方法 5.4.1 块状石灰取、制样按JC/T620规定进行。 5.4.2粉状石灰取样按GB/T2007.1规定进行,制样按GB/T2007.2的规定进行。 5.4.3乳状石灰取、制样 5.4.3.1供方直接提供的乳状石灰,其取、制样按GB/T6680的规定进行。 5.4.3.2供方直接提供的块状、粉状石灰经粉碎、制乳工艺,在分级之前进行取样,每小时至少取样2 次,样品合并后,在140℃土10℃烘干,混匀,并经磨样机研磨后全量过150目(0.104mm)泰勒标准筛,然后缩分成2份试样,每份不少于100g,密封,一份送检,一份作为仲裁样品,由需方保存5天。 5.4.3.3需方如对验收分析结果有异议,应在仲裁样品保存期内提出。 5.5检验结果判定 5.5.1检验结果的数值修约和判定,按GB/T8170 的规定进行 5.5.2产品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与表1、表2比对,按低等级定级,出现一项不符合三级品要求的即判该批不合格。 5.5.3产品外观含明显的煤渣、废石、石灰石等杂质,该批即判不合格。
6运输、贮存
6.1运输
石灰不得与易燃、易爆或液体物品混装,运输时要采取防水措施。 6.2贮存 6.2.1 乳状石灰应贮存于封闭的容器内。 6.2.2粉状石灰、块状石灰应贮存于干燥通风的室内 6.2.3石灰不宜长期存放。
7 质量证明书
每批产品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并注明:
供方名称、地址、电话、传真; b)j 产品名称和等级; c)批号; d)净重; e) 分析检验结果和质量监督部门印记; f) 本标准编号; g) 出厂日期。
a)
8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所列材料的订货单(或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
3
YS/T 468—2018
a) 产品名称; b) 等级; c) 重量; d) 本标准编号;
其他。
e)
4
YS/T468—201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有色金属选矿用石灰中游离氧化钙含量的测定
A.1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有色金属选矿用石灰中游离氧化钙的测定方法本附录适用于有色金属选矿用石灰(粉状、块状、乳状)中游离氧化钙的测定。测定范围:≥40%。
A.2方法
石灰在水溶液中,与蔗糖反应生成蔗糖钙,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C12Hz2 O Ca0+2H20 +C12 H12 OnCaO+2H2 0 C12H1201CaO+2H,0+2HCl +C2H22Ou+ CaCl2+3H20
A.3试剂
所用试剂除特别说明外,均为分析纯试剂。所用水除特别说明外均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A.3.1酚指示剂(10 0g/L):称取1g酚酞,溶于70mL乙醇(95%),用乙醇(95%)稀释至100mL。 A.3.2蔗糖:颗粒状。
3无水碳酸钠:基准试剂,含量≥≥99.9 95%。
A.3.3 A.3.4溴甲酚绿一甲基红指示溶液(1 g/L)。 A.3.4.1指示溶液I:准确称取0.1g溴甲酚绿,溶于95%乙醇,用95%乙醇稀释至100mL,混匀。 A.3.4.2指示溶液Ⅱ:准确称取0.2g甲基红,溶于95%乙醇,用95%乙醇稀释至100mL,混匀。 A.3.4.3分别量取30mL溶液I、10mL溶液Ⅱ,混勾 A.3.5盐酸标准溶液(c(HCI)=0.5mol/L)。 A.3.5.1配制:量取42mL盐酸注人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A.3.5.2标定:准确称取0.5g(精确至0.0001g)已在270℃~300℃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重的无水碳酸钠四份,分别置于300mL烧杯中,加人100mL水使其溶解,加10滴溴甲酚绿一甲基红指示液,用配制的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min,冷却,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暗红色。
盐酸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按式(A.1)计算
m
CHc=52.995×10-3×V
....(A.1)
式中: CHCI m 52.995——1/2Na2CO3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盐酸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称取无水Na2COs的质量,单位为克(g);
样品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按上述方法标定四份,分别计算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要求四次测定值的极差值不大于0.0002mol/
5
YS/T468—2018
L,取四次标定的平均值,否则重新标定。
A.4仪器、设备
A.4.1天平(感量0.1mg)。 A.4.2振荡器。 A.4.3酸式滴定管(50mL),A级。
A.5分析步骤
称取经140℃土10℃烘干的试样0.5g(精确至0.0001g)于250mL干燥锥形瓶中,取4g蔗糖覆盖在试样表面,投人干燥的$5mm玻璃珠15粒~20粒,迅速加入新煮沸并已冷却的蒸馏水40mL~ 50mL,立即加塞振荡20min~25min(如有试样结块或粘于瓶壁现象,则应重新取样)。打开瓶寒,用水冲洗瓶塞与瓶壁,加入2滴3滴酚酥指示剂(A.3.1),以盐酸标准溶液(A.3.5)滴定(滴定速度以每秒3 滴~4滴为宜),至溶液的粉红色显著消失并在30s内不再复现即为终点。
A.6分析结果的计算
块状石灰中游离CaO含量按式(A.2)计算:
Wco(%)= : VX28. 04X10-3
(A.2)
X100
m
乳状石灰中游离CaO含量按式(A.3)计算:
c·VX28.04X10-3
Wcao(%)=
.V×28. 04×10+(m-4X1V×37. 048×10-)×100 C·VX28.04X10-3 m-c.VX9X10-:×100
..(A.3)
式中: c V 28.04-—1/2CaO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HCl标准溶液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HCl消耗体积,单位为毫升(mL);
一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m 37.048——1/2Ca(OH)2,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分析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乳状石灰中游离CaO含量分析结果与乳化前对应的块状石灰或粉状石灰
的游离CaO含量分析结果等同。
A.7允许差
实验室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A.1所列允许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