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HG/T 5960-2021 废(污)水处理用复合碳源

HG/T 5960-2021 废(污)水处理用复合碳源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3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4 09:07:37



相关搜索: hg 处理 碳源 5960

内容简介

HG/T 5960-2021 废(污)水处理用复合碳源 ICS 13.060.30;71.100.40 CCS G 77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5960—2021
废(污)水处理用复合碳源
Compositecarbon sourceforsewageandwastewatertreatment
2022-02-01实施
2021-08-2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596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处理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博泰至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神美科技有限公司、衡阳市建衡实业有限公
司、同济大学、重庆蓝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焦作市源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阴市博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成都汇锦水务发展有限公司、张家港高奇化工生物有限公司、浙江科超环保有限公司、宜兴禾大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海翔净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赛翠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普罗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光大水务(深圳)有限公司、山东鲁化环境治理有限公司、上海恒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碧沃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胜利油田新邦石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淄博正河净水剂有限公司、浙江绿野净水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翠萍、石伟杰、何青峰、玉声、王明冬、来保胜、赵阳明、方耀、李勇、李龙、王雷、曹正平、沈烈翔、李晖斌、袁磊、石伟、范兴义、汪志恩、辛华鹏、辛胜、王妍、 杨爱国、俞明华。
I HG/T5960—2021
废(污)水处理用复合碳源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废(污)水处理用复合碳源产品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以及安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废(污)水生化处理用复合碳源。 注:该产品主要用于废水、污水的生物反硝化脱氮过程中有机碳元素的补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61闪点的测定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 GB/T510--2018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GB/T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6944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T8170一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1893一1989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 GB/T21621 危险品金属腐蚀性试验方法 GB/T22594 水处理剂 密度测定方法通则 GB/T 33086 水处理剂 砷和汞含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 GB/T 37883 水处理剂中铬、镉、铅、砷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
OES)法
HJ5052009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s)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HJ636—2012 水质 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828—2017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碳源carbonsource 可为废(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的微生物生长代谢提供营养物的含碳化合物。
1 HG/T5960—2021
表 2
指 标 93. 0 6. 25
项 目
闪点/℃ 金属腐蚀速率/(mm/a)
> ≤
5试验方法
警告: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强酸具有腐蚀性,使用时避免吸入或接触皮肤。溅到身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就医。 5.1通则
本文件所用的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需杂质标准溶液,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T602的规定制备。 5.2外观和气味检验
在自然光下,于白色衬底的表面血或白瓷板上用目视法判定外观。 5.3化学需氧量(CODcr)的测定
5.3.1方法提要
在试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作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由消耗的重铬酸钾的量计算出消耗氧的质量浓度。 5.3.2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10g试样,精确至0.01g。加水转移至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为试液A。
移取适量试液A于100mL容量瓶中,采用逐级稀释法,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使待测溶液中 CODc范围为50mg/L~700mg/L。若稀释液浑浊,用中速滤纸干过滤。 5.3.3测定
取稀释后的待测溶液,按HJ828一2017中9.2规定的方法测定。 5.3.4结果计算
试样中化学需氧量(CODcr)以质量浓度e1计,数值以毫克每升(mg/L)表示,按公式(1)计算:
VA
pi=p m/po
(1)
式中: p——按照HJ828—2017中第10章的公式(1)(取f=1)计算得到的化学需氧量的质量浓度的
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3 HG/T5960—2021
VA一试液A的总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A=1000); m 一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P——20℃下产品的密度的数值,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 f—试液A的稀释倍数。 计算结果以科学计数法表示,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5.4BODs/CODc的测定 5.4.1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10g试样,精确至0.01g。加稀释水(HJ505一2009中4.4)转移至1L容量瓶中,用稀释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为试液B。
移取适量试液B于100mL容量瓶中,采用逐级稀释法,用接种稀释水(HJ505一2009中4.5)稀释至刻度,摇匀,使待测溶液中BOD,范围为2mg/L~6mg/L。 5.4.2测定
取稀释后的待测溶液,按HJ505一2009中7.2规定的稀释接种法测定。 5.4.3结果计算 5.4.3.1五日生化需氧量(BODs)
试样中五日生化需氧量(BODs)以质量浓度e2计,数值以毫克每升(mg/L)表示,按公式(2)计算:
VB
Pz=pm/po ·J
(2)
式中:
按照HJ505一2009中8.3的公式(5)计算得到的五日生化需氧量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p
VB— 试液B的总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s=1000);
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
P。-——20℃下产品的密度的数值,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 f——试液B的稀释倍数。
5.4.3.2BODs/CODcr
试样中BODs/CODc以R计,按公式(3)计算:
R=P2
(3)
P1
式中: P2——试样中五日生化需氧量(BODs)的溶解氧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P1——试样中化学需氧量(CODcr)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5.5pH值的测定 5.5.1方法提要
将配有测量电极和参比电极的酸度计浸入同一被测溶液中,测量试验溶液的pH值。 HG/T5960—2021
5.5.21 仪器设备
酸度计:精度为0.02pH单位,配有玻璃测量电极和饱和甘汞参比电极或复合电极。 5.5.3试验步骤
将适量试样倒入烧杯中,将电极浸入溶液,在已定位的酸度计上读出pH值。
5.6密度的测定
按GB/T22594的规定进行。 5.7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5.7.1方法提要
试样用水溶解后,经过滤、洗涤,烘干至恒量,求出水不溶物含量。 5.7.2仪器设备 5.7.2.1埚式过滤器:滤板孔径为5μm~15μm。 5.7.2.2电热干燥箱:温度可保持在105℃土2℃。 5.7.3试验步骤
称取约3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200mL水使之溶解。用已于 105℃士2℃下恒量的埚式过滤器过滤,用水洗涤10次,每次用水20mL。将过滤器连同滤渣在 105℃±2℃下干燥至恒量。 5.7.4结果计算
水不溶物含量以质量分数w,计,按公式(4)计算:
m2 一m1 ×100% m
(4)
W,
式中: m2 干燥后式过滤器和滤渣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 -埚式过滤器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 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2位。
5.7.5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2%。 5.8凝点的测定
取适量试样(不需要脱水处理),按GB/T510一2018中9.1规定的方法测定。 5.9总磷含量的测定 5.9.1原理
在中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使试样消解,将所含磷全部氧化为正磷酸盐。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盐
5
上一章:HG/T 5902-2021 化学制药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下一章:HG/T 5830-2021 顶循环油系统在线除盐防腐成套设备

相关文章

T/CI 303-2024 厨余垃圾发酵制备污(废)水处理用碳源 HG/T 5959-2021 生化法处理废(污)水用碳源 乙酸钠 HG/T 5924-2021 废(污)水处理用生物膜载体 HG/T 5958-2021 工业废(污)水杀菌消毒处理技术规范 污(废)水处理技术与工程实例 废(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论文集 T/CAQI 61-2018 污(废)水生物处理 好氧循环生物膨胀床反应器 T/CAQI 60-2018 污(废)水生物处理 高负荷内循环厌氧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