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5747-2022 镁合金压铸件

GB/T 25747-2022 镁合金压铸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5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9 18:12:48



推荐标签: 铸件 镁合金 25747

内容简介

GB/T 25747-2022 镁合金压铸件 ICS 77.120.20 CCS J 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747—2022 代替GB/T25747—2010
镁合金压铸件 Magnesium alloy die castings
2022-10-01实施
2022-03-0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5747—2022
目 次
前言
I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6 检验规则
3
4
5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附录A(资料性) 压铸镁合金试样的力学性能附录B(资料性) 线型尺寸受分型面影响时的附加量附录C(资料性) 线型尺寸受模具活动部分影响时的附加量附录D(资料性) 压铸件形状和位置公差附录E(规范性) 压铸件内部缺陷
2
10
I1
13 GB/T 25747—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5747一2010《镁合金压铸件》,与GB/T25747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0年版的第2章);一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一增加了3种牌号元素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见表1、表A.1);一增加了重量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4、5.4);一更改了表面质量要求(见4.5.2、4.5.3、4.5.6,2010年版的3.5);一增加了内部缺陷等级要求(见4.6.3);一更改了化学成分试验方法(见5.1,2010年版的第5章);一 更改了拉伸试验方法(见5.2.1,2010年版的第5章);
更改了尺寸试验方法(见5.3.1、5.3.2、5.3.3,2010年版的第5章);
-
一更改了表面质量检验方法(见5.5.1、5.5.2,2010年版的第5章):一增加了检验规则(见第6章);
一更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见第7章,2010年版的第7章);一更改了线型尺寸受分型面影响时的附加量范围(见附录B,2010年版的附录B);一更改了线型尺寸受模具活动部分影响时的附加量范围(见附录C,2010年版的附录C);一更改了线型尺寸受模具活动部分影响时的附加量压铸件开关和位置公差范围(见附录D,2010
年版的附录D);更改了压铸件内部缺陷图谱(见附录E,2010年版的附录E)。
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方丰镁瑞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领威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扬天汽车股
份有限公司、广东省肇庆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威海万丰镁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嘉丰工业科技(惠州)有限公司、上海镁镁合金压铸有限公司、山东骏程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东风(十堰)有色铸件有限公司、济南慧成铸造有限公司、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瑞格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凯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沈阳铸研科技有限公司、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工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风菊、周俊、梁会会、刘卓铭、胡志国、李远发、杨召岭、欧阳壮、王爱民、 李卫利、李德江、马晓虎、张庆成、李萍、孙谱、靳怀卫、陈雷、刘燕华、田晶晶、黄宏军、李宇飞、刘军、 魏承炀、闫国庆。
本文件2010年首次发布为GB/T25747一2010,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GB/T25747—2022
镁合金压铸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镁合金压铸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镁合金压铸件(以下简称“压铸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7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31.1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1182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GB/T 195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检测与验证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 317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GB/T 5611 铸造术语 GB/T6414—2017 铸件尺寸公差、几何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11351—2017 铸件重量公差 GB/T13748.21 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1部分:光电直读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测定元
素含量
GB/T 13822 压铸有色合金试样
术语和定义
3
GB/T56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镁合金 magnesiumalloy 以镁为基的铸造合金。
3.2
压铸件 die castings 以高压铸造成形工艺制造的铸件,
4技术要求
4.1 化学成分
压铸件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GB/T25747—2022
表 1 压铸件的化学成分
元素含量(质量分数)/%
合金牌号 合金
序号
代号 Al Zn Mn Si Cu Ni Fe RE Sr 其他 Mg
元素 ≤0.01 余量
1.8~ 2.5 1.8~
0.18~ 0.70~ 0.70 1.20
1
YZMgA12Si YM102
≤0.20
≤0.01≤0.001 ≤0.005
0.15 1.20 ≤0.008≤0.001 ≤0.003 5 0.06~
2.5 ≤0.25 0.05~
0.70~
≤0.01 余量
2 YZMgA12Si(B) YM103
0.25
3.5~ 5.0 3.5~ 5.0
0.20~ 0.50~
余量
≤0.12
0.50 1.50 ≤0.060.030 ≤0.12 0.35~ 0.50~ ≤0.02≤0.002 ≤0.0035
3 YZMgAl4Si(A) YM104
4 YZMgA14Si(B) YM105 5 YZMgAI4Si(S) YM106 3.5~ ≤0.20 0.18~ 0.50~ ≤0.01 ≤0.002 ≤0.004
≤0.02 余量
0.70 1.50
≤0.02 余量
0.70 1.50
5.0
1.6~ ≤0.20 0.33~ ≤0.08 3≤0.008≤0.001 ≤0.004
6 YZMgA12Mn YM202
≤0.01 余量
0.70
2.5
4.4~ ≤0.22 0.26~ ≤0.10 ≤0.01 ≤0.002 ≤0.004
≤0.02 余量
7 YZMgA15Mn YM203
5.4 5.5~ ≤0.22 0.13~ ≤0.50 ≤0.35 ≤0.030
0.60
8 YZMgA16Mn(A) YM204
余量
6.5
0.60
9 YZMgA16Mn YM205 5.5~ ≤0.22 0.24~
≤0.10 ≤0.01 ≤0.002 ≤0.005
≤0.02 余量
6.5 7.0~ 0.40~ 0.13~
0.60
10 YZMgA18Znl YM302
≤0.30 余量
8.1 1.00 0.35 ≤0.30 ≤0.10 ≤0.010 8.3~ 0.35~ 0.13~
11 YZMgA19Znl(A) YM303
余量
≤0.50 ≤0.10 ≤0.030
9.7 1.00 0.50 8.3~ 0.35~ 0.13~ 9.7 1.00 0.50 8.3~ 0.35~ 0.15~ 9.7 1.00 0.50 3.5~
≤0.50 ≤0.35 ≤0.030
12 YZMgAI9Znl(B) YM304
余量
≤0.10 ≤0.03 ≤0.002 ≤0.005
13 YZMgA19Znl(D) YM305
≤0.02 余量
0.15~ 0.50
3.6~ 4.5
≤0.08 ≤0.008≤0.001 ≤0.004
≤0.01 余量
14 YZMgA14RE4 YM402
≤0.20
4.5 4.5~ ≤0.20 0.20~
1.8~ 2.3 2.1 ~
≤0.08 ≤0.008≤0.001 ≤0.004
≤0.01 余量
15 YZMgA15Sr2 YM502
5.5 5.5~ 6.6
0.60 0.20~ 0.60
16 YZMgA16Sr2 YM503
≤0.20
≤0.08 ≤0.008≤0.001 ≤0.004
2.8 ≤0.01 余量
2 GB/T 25747—2022
4.2力学性能 4.2.1力学性能见附录A。 4.2.2当采用压铸件本体取样检验时,由供需双方商定技术要求 4.2.3如果没有特殊规定,力学性能不作为验收依据, 4.3尺寸 4.3.1压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压铸件图样的规定。 4.3.2压铸件的尺寸公差应符合GB/T6414一2017的DCTG4级~DCTG7级的规定。受分型面和模具活动部分影响的尺寸公差还需要增加一个附加量,可参照附录B、附录C。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应在图样上注明 4.3.3压铸件有形位公差要求时,可参照附录D。其标注方法应符合GB/T1182的规定。 4.3.4压铸件的加工余量按照GB/T6414一2017的规定执行。若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其加工余量应在图样上注明。 4.4重量
当需方对压铸件重量有要求时,其重量公差应符合GB/T11351一2017的MT5~MT7等级规定。 4.5表面质量 4.5.1压铸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图样或客户的要求。 4.5.2压铸件不应有穿透性的裂纹、欠铸等缺陷,允许存在擦伤、凹陷、缺肉、网状毛刺、灰斑、流痕等缺陷。 4.5.3压铸件配合面不应有鼓包现象,非配合面允许存在的数量和大小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5.4如图样无特别规定,有关压铸工艺的设置,如顶杆位置、分型线的位置、浇口和溢流口的位置等,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5.5压铸件需要特殊处理的表面,如抛光、喷丸、抛丸、镀铬、涂覆、阳极氧化、化学氧化等应在图样上注明。 4.5.6压铸件的非加工表面和加工后表面,在清理干净后存在的孔洞应符合表2的规定。铸件表面缺陷不应超出以下范围。
a)单个孔洞:
1)在非加工表面最大直径不大于3mm且深度不超过壁厚的1/3;在配合面最大直径上不
大于1.5mm且深度不超过壁厚的1/4。 2)加工后表面允许有直径不大于1.5mm,深度不超过壁厚的1/3且不大于1.5mm。 3)有上述缺陷的同一截面的反面,其对称部位不应有类似缺陷。
b)成组孔洞:
1)压铸件关键区域的孔洞的最大直径不大于1.5mm,深度不超过壁厚的1/3且不大于
1.5mm; 2)压铸件非关键区域最大直径不大于2mm,深度不超过壁厚的1/3且不大于2.0mm。
c) 螺纹孔内,螺丝旋入4个牙距内不准许有缺陷。 d)凡不同于上述规定的缺陷,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3 GB/T 25747—2022
表 2 压铸件表面允许的缺陷
单个孔洞
成组孔洞
孔洞边缘
在10cm× 孔洞边距/mm 孔洞总数/个 在3cm×3cm 组的数量/组 距压铸件
类别 10cm内孔洞
边缘的距离/mm
表面积/cm
内其孔洞数/个
总数/个 N 3 4 6 3 4 6 3 4 6 3 4 6
M
M 20 20 15 20 20 15 20 20 15 20 20 15
< 4 6 8 8 8 9 15 15 17 28 28 30
< 2 3 4 2 3 4 2 3 4 2 3 4
< 2 2 3 2 3 4 5 5 6 7 7 8
关键区域重要区域般区域关键区域重要区域一般区域关键区域重要区域般区域关键区域
<1 000
1 000~ <6 000
最大孔洞直径的2倍
6 000~ <8000
≥8 000 重要区域
一般区域
关键区域:工作条件复杂,承受重载荷,用于关键部位,该区域损坏将危及安全运行的关键部位。 重要区域:承受中等载荷,该区域损坏将影响部件的正常工作的重要部位。 一般区域:承受轻载荷或不承受载荷的一般部位,
4.6 内部质量 4.6.1 对压铸件的气压密封性、液压密封性、内部缺陷及本文件未列项目有要求时,应符合供需双方商定的验收标准。 4.6.2 在不影响压铸件使用的条件下,经需方同意,供方可以对压铸件进行浸渗、修补和变形校正处理。 4.6.3 压铸件内部缺陷按照附录E的规定,其等级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内部缺陷等级
关键区域
重要区域
般区域
缺陷类别
壁厚≤3mm 壁厚>3mm 壁厚≤3mm 壁厚>3mm 壁厚≤3mm 壁厚>3mm
气孔冷隔缩松夹杂物
A2 B2 C2 D
A1 B1 C1 D
A2 B2 C2 D
A3 B3 C3 D
A3 B3 C3 D
A4 B4 C4 D
4 GB/T 25747—2022
5试验方法
5.1化学成分
压铸件化学成分分析按GB/T13748.21的规定执行。 5.2力学性能 5.2.1压铸件拉伸试验按GB/T228.1的规定执行。 5.2.2压铸件硬度试验按GB/T231.1的规定执行。 5.2.3压铸件需本体取样时,取样部位、试样结构与尺寸由供需双方商定。 5.3尺寸 5.3.1压铸件几何尺寸检验按照GB/T3177的规定执行。 5.3.2压铸件几何公差检验按照GB/T1958的规定执行。 5.3.3在满足精度情况下,可以采用通用或专用量具进行检验。 5.4重量
批量生产时,从坏料中随机抽取不少于10件的产品,以实称重量的平均值作为公称重量, 5.5 表面质量 5.5.1压铸件表面质量采用目视法或使用其他合适的方法检测。 5.5.2压铸件表面粗糙度采用比较样块比对检测。 5.6 内部质量 5.6.1压铸件内部质量的试验方法可以包括无损检测、耐压试验、金相检验和解检验等。 5.6.2经浸渗、修补和变形校正处理后的压铸件应做相应的质量检验。
6 6检验规则
6.1 检验项目
压铸件的检验分为型式试验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见表4。
表4检验项目
检验类别
序号 1 2 3 4 5
技术要求 4.1 4.2 4.3 4.4 4.5
项目
试验方法
型式检验 V V V V
出厂检验
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尺寸重量表面质量
5.1 5.2 5.3 5.4 5.5
V V V
5 ICS 77.120.20 CCS J 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747—2022 代替GB/T25747—2010
镁合金压铸件 Magnesium alloy die castings
2022-10-01实施
2022-03-0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5747—2022
目 次
前言
I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6 检验规则
3
4
5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附录A(资料性) 压铸镁合金试样的力学性能附录B(资料性) 线型尺寸受分型面影响时的附加量附录C(资料性) 线型尺寸受模具活动部分影响时的附加量附录D(资料性) 压铸件形状和位置公差附录E(规范性) 压铸件内部缺陷
2
10
I1
13 GB/T 25747—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5747一2010《镁合金压铸件》,与GB/T25747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0年版的第2章);一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一增加了3种牌号元素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见表1、表A.1);一增加了重量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4、5.4);一更改了表面质量要求(见4.5.2、4.5.3、4.5.6,2010年版的3.5);一增加了内部缺陷等级要求(见4.6.3);一更改了化学成分试验方法(见5.1,2010年版的第5章);一 更改了拉伸试验方法(见5.2.1,2010年版的第5章);
更改了尺寸试验方法(见5.3.1、5.3.2、5.3.3,2010年版的第5章);
-
一更改了表面质量检验方法(见5.5.1、5.5.2,2010年版的第5章):一增加了检验规则(见第6章);
一更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见第7章,2010年版的第7章);一更改了线型尺寸受分型面影响时的附加量范围(见附录B,2010年版的附录B);一更改了线型尺寸受模具活动部分影响时的附加量范围(见附录C,2010年版的附录C);一更改了线型尺寸受模具活动部分影响时的附加量压铸件开关和位置公差范围(见附录D,2010
年版的附录D);更改了压铸件内部缺陷图谱(见附录E,2010年版的附录E)。
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方丰镁瑞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领威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扬天汽车股
份有限公司、广东省肇庆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威海万丰镁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嘉丰工业科技(惠州)有限公司、上海镁镁合金压铸有限公司、山东骏程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东风(十堰)有色铸件有限公司、济南慧成铸造有限公司、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瑞格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凯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沈阳铸研科技有限公司、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工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风菊、周俊、梁会会、刘卓铭、胡志国、李远发、杨召岭、欧阳壮、王爱民、 李卫利、李德江、马晓虎、张庆成、李萍、孙谱、靳怀卫、陈雷、刘燕华、田晶晶、黄宏军、李宇飞、刘军、 魏承炀、闫国庆。
本文件2010年首次发布为GB/T25747一2010,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GB/T25747—2022
镁合金压铸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镁合金压铸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镁合金压铸件(以下简称“压铸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7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31.1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1182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GB/T 195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检测与验证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 317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GB/T 5611 铸造术语 GB/T6414—2017 铸件尺寸公差、几何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11351—2017 铸件重量公差 GB/T13748.21 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1部分:光电直读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测定元
素含量
GB/T 13822 压铸有色合金试样
术语和定义
3
GB/T56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镁合金 magnesiumalloy 以镁为基的铸造合金。
3.2
压铸件 die castings 以高压铸造成形工艺制造的铸件,
4技术要求
4.1 化学成分
压铸件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GB/T25747—2022
表 1 压铸件的化学成分
元素含量(质量分数)/%
合金牌号 合金
序号
代号 Al Zn Mn Si Cu Ni Fe RE Sr 其他 Mg
元素 ≤0.01 余量
1.8~ 2.5 1.8~
0.18~ 0.70~ 0.70 1.20
1
YZMgA12Si YM102
≤0.20
≤0.01≤0.001 ≤0.005
0.15 1.20 ≤0.008≤0.001 ≤0.003 5 0.06~
2.5 ≤0.25 0.05~
0.70~
≤0.01 余量
2 YZMgA12Si(B) YM103
0.25
3.5~ 5.0 3.5~ 5.0
0.20~ 0.50~
余量
≤0.12
0.50 1.50 ≤0.060.030 ≤0.12 0.35~ 0.50~ ≤0.02≤0.002 ≤0.0035
3 YZMgAl4Si(A) YM104
4 YZMgA14Si(B) YM105 5 YZMgAI4Si(S) YM106 3.5~ ≤0.20 0.18~ 0.50~ ≤0.01 ≤0.002 ≤0.004
≤0.02 余量
0.70 1.50
≤0.02 余量
0.70 1.50
5.0
1.6~ ≤0.20 0.33~ ≤0.08 3≤0.008≤0.001 ≤0.004
6 YZMgA12Mn YM202
≤0.01 余量
0.70
2.5
4.4~ ≤0.22 0.26~ ≤0.10 ≤0.01 ≤0.002 ≤0.004
≤0.02 余量
7 YZMgA15Mn YM203
5.4 5.5~ ≤0.22 0.13~ ≤0.50 ≤0.35 ≤0.030
0.60
8 YZMgA16Mn(A) YM204
余量
6.5
0.60
9 YZMgA16Mn YM205 5.5~ ≤0.22 0.24~
≤0.10 ≤0.01 ≤0.002 ≤0.005
≤0.02 余量
6.5 7.0~ 0.40~ 0.13~
0.60
10 YZMgA18Znl YM302
≤0.30 余量
8.1 1.00 0.35 ≤0.30 ≤0.10 ≤0.010 8.3~ 0.35~ 0.13~
11 YZMgA19Znl(A) YM303
余量
≤0.50 ≤0.10 ≤0.030
9.7 1.00 0.50 8.3~ 0.35~ 0.13~ 9.7 1.00 0.50 8.3~ 0.35~ 0.15~ 9.7 1.00 0.50 3.5~
≤0.50 ≤0.35 ≤0.030
12 YZMgAI9Znl(B) YM304
余量
≤0.10 ≤0.03 ≤0.002 ≤0.005
13 YZMgA19Znl(D) YM305
≤0.02 余量
0.15~ 0.50
3.6~ 4.5
≤0.08 ≤0.008≤0.001 ≤0.004
≤0.01 余量
14 YZMgA14RE4 YM402
≤0.20
4.5 4.5~ ≤0.20 0.20~
1.8~ 2.3 2.1 ~
≤0.08 ≤0.008≤0.001 ≤0.004
≤0.01 余量
15 YZMgA15Sr2 YM502
5.5 5.5~ 6.6
0.60 0.20~ 0.60
16 YZMgA16Sr2 YM503
≤0.20
≤0.08 ≤0.008≤0.001 ≤0.004
2.8 ≤0.01 余量
2 GB/T 25747—2022
4.2力学性能 4.2.1力学性能见附录A。 4.2.2当采用压铸件本体取样检验时,由供需双方商定技术要求 4.2.3如果没有特殊规定,力学性能不作为验收依据, 4.3尺寸 4.3.1压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压铸件图样的规定。 4.3.2压铸件的尺寸公差应符合GB/T6414一2017的DCTG4级~DCTG7级的规定。受分型面和模具活动部分影响的尺寸公差还需要增加一个附加量,可参照附录B、附录C。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应在图样上注明 4.3.3压铸件有形位公差要求时,可参照附录D。其标注方法应符合GB/T1182的规定。 4.3.4压铸件的加工余量按照GB/T6414一2017的规定执行。若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其加工余量应在图样上注明。 4.4重量
当需方对压铸件重量有要求时,其重量公差应符合GB/T11351一2017的MT5~MT7等级规定。 4.5表面质量 4.5.1压铸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图样或客户的要求。 4.5.2压铸件不应有穿透性的裂纹、欠铸等缺陷,允许存在擦伤、凹陷、缺肉、网状毛刺、灰斑、流痕等缺陷。 4.5.3压铸件配合面不应有鼓包现象,非配合面允许存在的数量和大小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5.4如图样无特别规定,有关压铸工艺的设置,如顶杆位置、分型线的位置、浇口和溢流口的位置等,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5.5压铸件需要特殊处理的表面,如抛光、喷丸、抛丸、镀铬、涂覆、阳极氧化、化学氧化等应在图样上注明。 4.5.6压铸件的非加工表面和加工后表面,在清理干净后存在的孔洞应符合表2的规定。铸件表面缺陷不应超出以下范围。
a)单个孔洞:
1)在非加工表面最大直径不大于3mm且深度不超过壁厚的1/3;在配合面最大直径上不
大于1.5mm且深度不超过壁厚的1/4。 2)加工后表面允许有直径不大于1.5mm,深度不超过壁厚的1/3且不大于1.5mm。 3)有上述缺陷的同一截面的反面,其对称部位不应有类似缺陷。
b)成组孔洞:
1)压铸件关键区域的孔洞的最大直径不大于1.5mm,深度不超过壁厚的1/3且不大于
1.5mm; 2)压铸件非关键区域最大直径不大于2mm,深度不超过壁厚的1/3且不大于2.0mm。
c) 螺纹孔内,螺丝旋入4个牙距内不准许有缺陷。 d)凡不同于上述规定的缺陷,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3 GB/T 25747—2022
表 2 压铸件表面允许的缺陷
单个孔洞
成组孔洞
孔洞边缘
在10cm× 孔洞边距/mm 孔洞总数/个 在3cm×3cm 组的数量/组 距压铸件
类别 10cm内孔洞
边缘的距离/mm
表面积/cm
内其孔洞数/个
总数/个 N 3 4 6 3 4 6 3 4 6 3 4 6
M
M 20 20 15 20 20 15 20 20 15 20 20 15
< 4 6 8 8 8 9 15 15 17 28 28 30
< 2 3 4 2 3 4 2 3 4 2 3 4
< 2 2 3 2 3 4 5 5 6 7 7 8
关键区域重要区域般区域关键区域重要区域一般区域关键区域重要区域般区域关键区域
<1 000
1 000~ <6 000
最大孔洞直径的2倍
6 000~ <8000
≥8 000 重要区域
一般区域
关键区域:工作条件复杂,承受重载荷,用于关键部位,该区域损坏将危及安全运行的关键部位。 重要区域:承受中等载荷,该区域损坏将影响部件的正常工作的重要部位。 一般区域:承受轻载荷或不承受载荷的一般部位,
4.6 内部质量 4.6.1 对压铸件的气压密封性、液压密封性、内部缺陷及本文件未列项目有要求时,应符合供需双方商定的验收标准。 4.6.2 在不影响压铸件使用的条件下,经需方同意,供方可以对压铸件进行浸渗、修补和变形校正处理。 4.6.3 压铸件内部缺陷按照附录E的规定,其等级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内部缺陷等级
关键区域
重要区域
般区域
缺陷类别
壁厚≤3mm 壁厚>3mm 壁厚≤3mm 壁厚>3mm 壁厚≤3mm 壁厚>3mm
气孔冷隔缩松夹杂物
A2 B2 C2 D
A1 B1 C1 D
A2 B2 C2 D
A3 B3 C3 D
A3 B3 C3 D
A4 B4 C4 D
4 GB/T 25747—2022
5试验方法
5.1化学成分
压铸件化学成分分析按GB/T13748.21的规定执行。 5.2力学性能 5.2.1压铸件拉伸试验按GB/T228.1的规定执行。 5.2.2压铸件硬度试验按GB/T231.1的规定执行。 5.2.3压铸件需本体取样时,取样部位、试样结构与尺寸由供需双方商定。 5.3尺寸 5.3.1压铸件几何尺寸检验按照GB/T3177的规定执行。 5.3.2压铸件几何公差检验按照GB/T1958的规定执行。 5.3.3在满足精度情况下,可以采用通用或专用量具进行检验。 5.4重量
批量生产时,从坏料中随机抽取不少于10件的产品,以实称重量的平均值作为公称重量, 5.5 表面质量 5.5.1压铸件表面质量采用目视法或使用其他合适的方法检测。 5.5.2压铸件表面粗糙度采用比较样块比对检测。 5.6 内部质量 5.6.1压铸件内部质量的试验方法可以包括无损检测、耐压试验、金相检验和解检验等。 5.6.2经浸渗、修补和变形校正处理后的压铸件应做相应的质量检验。
6 6检验规则
6.1 检验项目
压铸件的检验分为型式试验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见表4。
表4检验项目
检验类别
序号 1 2 3 4 5
技术要求 4.1 4.2 4.3 4.4 4.5
项目
试验方法
型式检验 V V V V
出厂检验
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尺寸重量表面质量
5.1 5.2 5.3 5.4 5.5
V V V
5
上一章:T/CCMI 17-2022 锻轧式大型筒形锻件 通用技术条件 下一章:GB/T 25717-2021 镁合金热室压铸机

相关文章

GB/T 25747-2010 镁合金压铸件 GB/T 13821-2023 锌合金压铸件 GB/T 15114-2023 铝合金压铸件 GB/T 15116-2023 压铸铜合金及铜合金压铸件 GB/T 13821-2023 正式版 锌合金压铸件 GB/T 15114-2023 正式版 铝合金压铸件 GB/T 15116-2023 正式版 压铸铜合金及铜合金压铸件 铝合金压铸件不良的对策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