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158-2013 油井用清、防蜡剂技术规范

Q/SY 158-2013 油井用清、防蜡剂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1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27 09:53:52



相关搜索: 158 技术规范 油井

内容简介

Q/SY 158-2013 油井用清、防蜡剂技术规范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58—2013 代替Q/SY158—2007
油井用清、防蜡剂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s of oil well paraffin removers and paraffin inhibitors
2013-04-15发布
2013一06-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158—2013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5 检验方法 6 检验规则
4.
1
判定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 HSE要求附录A(规范性附录) 油井用防蜡剂防蜡率、降黏率的测定方法附录B(规范性附录) 油井用清蜡剂溶蜡速率的测定方法附录C(规范性附录) 油井用清、防蜡剂中有机氯含量测定方法(氧瓶燃烧法)
7
8
5 Q/SY158—2013
前言
本标准接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雅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修订并代替Q/SY158一2007《油井用清、防蜡剂技术要求》。与Q/SY158一2007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一增加了重要提示内容(见正文首页警告):一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内容,增加了运输、标志、贮存标准,修改了闪点的测定方法

标准(见第2章:2007年版的第2章);修改了“技术要求中的凝点、闪点技术指标(见第4章:2007年版的第4章):一“技术要求”中增加了防蜡剂有机氯含量技术指标(见第4章):修改了检验方法中闪点的测定方法(见5.3:2007年版的5.3):增加了判定规则内容(见7.2):增加了旋转倒杯仪示意图(见图A.2):

一修改了有机氧含量测定方法(见附录C)。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油田化学剂及材料专业标准化直属工作组提出并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石油工业原油及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石油工业油田化学剂质量监督检
验中心。石油工业人井流体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广平,苏慧敏,何川,闫峰,杨学军,李敬波,彭博本标准代替了Q/SY158—2007。 Q/SY158一2007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SY158—2006
ⅡI Q/SY158—2013
油井用清防蜡剂技术规范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井用清蜡剂,防蜡剂及清防蜡剂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判定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油井用清蜡剂防蜡剂及清防蜡剂的实验室评价和质量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510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GB/T5208—2008闪点的测定快速平衡闭杯法(ISO3679:2004IDT)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 12463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13690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GB 15603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SY/T6300一2009采油用清,防蜡剂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清蜡剂 paraffin remover 能清除蜡沉积物的化学剂。
3. 2
防蜡剂 paraffin inhibitor 能抑制原油中蜡晶析出,长大,聚集和(或)在固体表面上沉积的化学剂
3.2. 1
蜡晶改性剂型防蜡剂 crystal modifying paraffin inhibitor 能改变蜡晶形态的化学剂。
3. 2. 2
表面活性剂型防蜡剂 surface-active paraffin inhibitor 通过表面活性剂在蜡晶表面或结蜡表面上吸附而起防蜡作用的化学剂。 Q/SY158—2013
3. 3
清防蜡剂 paraffin inhibiting and removing agent 既有清蜡又有防蜡作用的化学剂。
技术要求

油井清。防蜡作业中使用的清、防蜡剂应符合表1规定的技术要求
表1 油井用清、[ 防蜡剂技术要求
指标
项目
防蜡剂
清蜡剂
蜡晶改性剂型均勾液体 <- 35 20 ~ 35 <- 10 ~ - 20 0~ 10
表面活性剂型
外观
A类 B类 C类 D类 I类 Ⅱ类
凝点.℃
>28 11 ~ 28
闪点,℃
溶蜡速率,g/min 防蜡率.% 降黏率,% 有机氧含量二硫化碳含量
≥0.016
≥30 ≥30 无
≥50 ≥30 无
无无
注1:清防蜡剂既要符合清蜡剂技术指标,又要符合防蜡剂技术指标。 注2:“一*表示不需检测的项目。
5 检验方法
5. 1 外观的测定
在非直射自然光线下用肉眼观察。 5. 2 凝点的测定
按GB/T510的规定测定。 5. 3 闪点的测定
按GB/T52082008/IS03679:2004的规定测定。
2 Q/SY158—2013
5.4防蜡率的测定
按附录A的规定测定。 5.5降黏率的测定
按附录A的规定测定。 5.6溶蜡速率的测定
按附录B的规定测定。 5.7有机氧含量的测定
按附录C的规定测定。 5.8 二硫化碳含量的测定
按SY/T6300一2009中附录D的规定测定。
6检验规则
6.1检验 6.1.1清、防蜡剂由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标准进行全项目检验,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都符合本标准要求,并附有产品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单,检验报告单中应给出产品的凝点和闪点的实测值。 6.1.2清、防蜡剂按批检验。每3t为一批,不足3t按一批计。 6.2采样 6.2.1按GB/T6678和GB/T6680的规定采取清~防蜡剂样品,采样总量不得少于1000mL 6.2.2将采集的样品充分混合后,等量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玻璃瓶中,密封并贴上标签。标签上应注明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产品规格,批号和采样日期。一瓶作检验用,另一瓶保留备查。保留期为1个月。
7判定规则
7.1产品的检验结果均应符合表1的要求,各项均合格,判定该批产品合格:若有任何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7.2产品的凝点,闪点检验结果若有一项超出表1规定的范围,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7.3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由仲裁单位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仲裁检验。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包装桶壁上应有明显牢固的标志,其内容包括产品名称,产品凝点,闪点类型及防蜡剂类型产品型号、注册商标。生产厂名称、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并有符合GB190和GB13690中要求的标志。 8.2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轻放,以免泄漏,并符合GB12463的要求。 8.3贮存时应放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源,并符合GB15603的要求。
3 Q/SY158—2013
HSE要求
9
供货方在提供产品的同时,应向用户提供与HSE有关的提示。
4
上一章:Q/SY 17103-2016 钻井液用包被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类产品技术规范 下一章:Q/SY 1465-2012 煤层气井生产动态监测技术规范

相关文章

Q/SY 17158-2018 油井用清、防蜡剂技术规范 Q/SHCG 67-2013 采油用清防蜡剂技术要求 采油工程中油井的防蜡与清蜡方法 Q/SY 01150-2019 低产油田油井计量规范 Q/SY 17582-2019 油井水泥消泡剂技术规范 Q/SY 1582-2013 油井水泥消泡剂技术规范 Q/SY 1572.3-2013 油井管技术条件 第3部分:钻杆 Q/SY 1572.2-2013 油井管技术条件 第2部分: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