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140.10 CCS G33
G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791—2022
塑料制品 薄膜和薄片
无取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片材
PlasticsFilmandsheeting-Non-oriented 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sheets
(ISO13636:2012,MOD)
2022-10-12发布
2023-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O
GB/T 4179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13636:2012《塑料制品薄膜和薄片无取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片材》。
本文件与ISO13636:2012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2035替换了ISO4720(见第3章),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提高可操作性;用规范性引用的GB/T30102替换了ISO15270(见第3章),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提高可操作性;用规范性引用的GB/T39827.1替换了ISO12418-1(见第4章),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提高可操作性;更改了表6中厚度范围的边界值,以保证边界要求更合理;用规范性引用的GB/T2918替换了ISO291(见8.1.1),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提高可操作性;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632.5一2008替换了ISO1628-5(见8.3),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提高可操作性;更改了拉伸届服应力的测试方法,删除了规范性引用的ISO527-1和ISO2828(见8.4),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提高可操作性: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040.3替换了ISO527-3(见8.4),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提高可操作性;用规范性引用的GB/T2410替换了ISO14782(见8.7),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提高可操作性; “标志”一章中增加了“本文件编号”[见第10章a),以保证产品标志更加规范。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用资料性引用的GB/T39827.2—2021替换了ISO12418-2(见5.4);用资料性引用的GB/T39827.2替换了ISO12418-2(见8.3);对8.4、8.6和8.7中的段落进行了合并;将片材型号举例中的F1修正为SF1[见第10章c)],以对应举例中的表达含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工商大学、华润化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杰蓝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广
东金榜塑料包装有限公司、佛山伟利信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百晟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纬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佛山市高明区金榜塑料包装有限公司、深圳市星锦雅实业有限公司、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晶、康念军、张放、刘俊峰、梁炜浩、于中友、罗峰、王天侨、陈晓峰、陈洲阳、 黄雅辉、周洪福、王贵清、沈传熙。
I
GB/T 41791—2022
塑料制品薄膜和薄片
无取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片材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由PET树脂、PET回收料或两者混合物加工的无取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或共聚物片材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厚度小于2.0mm的片材,不适用于发泡板材和收缩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40.3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GB/T1040.3 2006,ISO5273:1995,IDT)
GB/T1632.5一2008塑料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第5部分:热塑性均聚合共聚型聚酯(TP)(ISO1628-5:1998,MOD)
GB/T2035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GB/T2035—2008,ISO472:1999,IDT) GB/T 241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 GB/T 2918 塑料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2918—2018,ISO291:2008,MOD) GB/T30102 塑料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循环指南(ISO15270:2008,IDT) GB/T39827.1 塑料用过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回收物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
类基础(GB/T39827.1—2021,ISO12418-1:2012IDT)
ISO7792-1 塑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第1部分:名称(Plastics一Polyalkylenetereph thalates—Part 1: Designation)
ISO11501塑料薄膜和薄片受热时尺寸变化的测定(Plastics一Filmandsheeting—Determi nation of dimensional change on heating)
注:GB/T12027—2004塑料薄膜和薄片 加热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ISO11501:1995,IDT) ISO15105-1 塑料制品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第1部分:差压法(Plastics一Film
and sheetingDetermination of gas-transmission ratePart 1: Differential-pressure methods)
注:GB/T1038.1-2022塑料制品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第1部分:差压法(ISO15105-1
2007,MOD) ISO15105-2塑料制品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第2部分:等压法(PlasticsFilm
and sheeting-Determination of gas-transmission ratePart 2:Equal-pressure method)
注:GB/T1038.2一2022塑料制品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第2部分:等压法(ISO15105-2:
2003,MOD)
1
GB/T41791—2022
3术语和定义
GB/T2035和GB/T3010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材料
片材应由PET或共聚物或其混合物加工而成,原料按照ISO7792-1的要求由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聚合得到。片材也可由PET回收料加工而成,并符合GB/T39827.1的要求。PET材料可以按照表1所示的食品接触标准进行分类
表1 按照食品接触标准的PET材料分类
代号
要求
使用条件
可用天直接能触食品
PET树脂按照GB/T39827.1的要求,通过机械再循环加其他还理注在MR更的可主接接鞋食 可用于直接接触食品品的卫主更政
MRP-FI
的婴 通过机球马班 药 外层间接接触食品或作为
按
3982
MRG-FI 或MRA-FI
MRG)或机 循环加 理(MR 接食品接触 你的PET GB/T 082 的要
牙料的中间层例如,三层的闻层)
过机械连酒
MRG-NF 或MRA-FI
RG)或机械再循环 处理(MR 食品通NF)的PET回收料
接触任何食品
注:材料代号的定义标俱见 金 。食品接触材料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
5片材分类
5.1 概述
片材按照表2、表3和表4分类。可用于食品 接触的包装应严格按照分类使用。其使用条件应符合关于食品直接接触的国家标准要求。 5.2 按片层分类
片材片层的组成分类见表2。
表2按片层分类
片材设计要求
片层的组成
单层
A
2
GB/T41791—2022
表2按片层分类(续)
片材设计要求 A/B(外层) A/B(中间层)/A
片层的组成
由两种不同原料组成的双层
由两种不同原料组成的三层
5.3 按食品接触与否分类
结合表1所示的PET材料分类,片材按食品接触 与否进行分类,见表3。
表3按食品接触分类
分类 SF1
片材组成
使用条件
表2中的A和/或B层由表1中定义的V或MRP-FD 构度表2A重表T更延义的V或MRP扫成由A层可用于食品接触,B层(外层或表1中文通R理更R城
可用于直接食品接触
SF2
重间度可用手间接食品接触领任何食品接触使用
表2中
9 SR 法包 表1吨 MRG
SN
MRA-NI
食品接触材料 料应符合桶美餐品安全国家标携的爱求。
5.4 按片材的特性黏度分类
片材按特性黏度(IV)分为四类表再链黏便可参照GT398272-202V附录C由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转换而来
表4按片材特性黏度分类
分类 > 2 3 4
特性黏度(IV)/(dL/g)
应用示例
IV<0.60 0.60≤IV<0.70 0.703 IV≥0.80
对力学强度要求不高的包装 -般的热成型工艺制成的包装通过厚壁拉深工艺制作的包装
耐热容器(CPET)
6要求
6.1 外观
样品应无任何影响正常使用的裂纹、开裂、松弛、褶皱、色斑、杂质、颜色不均、表面不规则、凝胶块和划痕。
3
GB/T 41791—2022
8测试方法
8.1 通用试验条件 8.1.1试样的状态调节
试样应按GB/T2918的规定进行状态调节,温度:(23土2)℃,相对湿度:(50土10)%,状态调节时
间不少于48h。
8.1.2 试验环境要求
试样应按GB/T2918的规定条件进行试验,温度:(23士2)℃,相对湿度:(50士10)%。 8.1.3 取样要求
应沿片材纵向和横向取得有代表性的试样,试样应均匀地分布在片材的长度和宽度方向上。 8.1.4测试结果的精确度和报告
测试结果的精确度和报告应按相关测试方法的规定进行。 8.2尺寸测量 8.2.1长度和宽度
用公称量具或卷尺测量片材的长度和宽度,精确到1mm。 片材平放,沿纵向和横向取两处测量长度和宽度,注意两个测量点间连线应与外边缘平行。 对于成卷的片材,在与外边缘平行的横向两处测量宽度和长度。
8.2.2厚度
使用厚度计测量厚度,精确至0.01mm。 8.3特性黏度
特性黏度应根据GB/T1632.5一2008规定的方法测定,使用苯酚和四氯乙烷的混合物(体积比 3:2)为溶剂。特性黏度可依据GB/T39827.2由测得的MVR转换得到。
应从片材中部横向取样3次得到合适数量的测量材料。 试验报告中应将3个试样的平均值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得到测试结果。
8.4拉伸屈服应力
试验按照GB/T1040.3进行。试验速度为(50士5)mm/min,试样类型为2型(矩形),试样应从片材相对于长度和宽度等尺寸的横向的中心部分取得,每个方向应至少取5个测试试样。 8.5 5热收缩率
按照ISO11501的规定进行试验。温度为60℃,时间为30min,沿片材纵向进行试验。试样应从片材横向的中心位置取得,数量为3个。报告中应包含样品纵向的尺寸变化率(取3个试样的平均值)。 8.6 5气体透过系数
按照ISO15105-1或ISO15105-2的规定进行试验。试样应从片材横向的中心位置取得,数量为3
5
GB/T 41791—2022
片。结果以气体透过系数来表示,取3片试样的平均值,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8.7雾度
按GB/T2410进行试验。试样应从片材横向的中心位置取得,数量为3个。试验结果取3个试样的平均值。 8.8食品卫生试验
食品卫生试验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
9 9包装
产品的包装和尺寸由供需双方依据运输和储存条件商定。
10标志
每个包装单元上应有明显标识,标识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 本文件编号。 b) 片材的名称或缩写。 c) 片材型号。
片材的型号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本文件编号、APET、食品接触类别、特性黏度(IV)类别和片层类别。 如:特性黏度IV=0.75(IV3)的三层PET新料/机械再循环加其他处理过程回收料/PET新料(V/MRP/V)的直接食品接触(SF1)片材的型号表示如下:
GB/T 41791-APET-SF1-IV3-V/MRP/V
无取向PET简称
食品接触类别特性黏度类别
片层类别
d) 片材尺寸(厚度、宽度和长度)。 e) 生产厂家或缩写。 f) 出厂日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