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53.040.20 CCS G 4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352—2022 代替GB/T21352—2008
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
Flame retardant steel cord conveyor belts used in underground mines
2023-05-01实施
2022-10-12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1352—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1352一2008《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与GB/T21352一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产品结构(见4.1,2008年版的3.2); b) 更改了带型结构(见4.2表1,2008年版的3.1); c) 更改了标记(见第5章,2008年版的3.3); d) 更改了带的配置(见6.1,2008年版的4.1); e) 更改了尺寸及尺寸偏差(见6.2,2008年版的4.2): f) 删除了钢丝绳的配置与接头(见2008年版的4.3); g) 更改了覆盖层与带芯层间黏合强度(见6.3.2,2008年版的4.4.2); h) 更改了覆盖层与缓冲层或横向件的黏合强度(见6.3.3,2008年版的4.4.3); i) 更改了钢丝绳的静态黏合强度(见6.3.4表3,2008年版的4.4.4表4); j) 更改了钢丝绳的动态黏合强度的描述(见6.4,2008年版的4.5); k) 更改了试验方法(见第7章,2008年版的第5章); 1) 更改了检验规则(见第8章,2008年版的第6章); m) 更改了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见第9章,2008年版的第7章); n) 更改了图A.1和程序A.4,删除了范围和图A.3(见附录A,2008年版的附录A); o) 更改了图B.1和图B.2,删除了范围(见附录B,2008年版的附录B);
删除了输送带的巷道丙烷燃烧性能试验方法(见2008年版的附录C),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输送带分技术委员会(SAC/TC428/SC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岛橡六输送带有限公司、中德(扬州)输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奋飞橡塑制
p)
品有限公司、山东晨光胶带有限公司、山东康迪泰克工程橡胶有限公司、海阳铭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无锡百年通工业输送有限公司、山西凤凰胶带有限公司、保定华月胶带有限公司、潍坊万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南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乐智云联合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荣成市华诚橡胶有限公司、青岛科技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墩、江建梁、郑士省、刘生平、李洪成、刘伟、吴建国、翟朝甲、李猛、刘士福、 王传贵、王宗陶、由洪林、刘莉、田大鹏,
本文件于2008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GB/T21352—2022
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简称带)的结构、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本文件适用于地下矿井使用的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2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 3512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GB/T 3684 输送带导电性规范和试验方法 GB/T 3685 输送带实验室规模的燃烧特性 试验方法 GB/T 5752 输送带 标志 GB/T 5753 钢丝绳芯输送带 总厚度和覆盖层厚度的测定方法 GB/T 5754.2 钢丝绳芯输送带纵向拉伸试验第2部分:拉伸强度的测定 GB/T 5755 钢丝绳芯输送带绳与包覆胶粘合试验原始状态下和热老化后试验 GB/T 5756 输送带术语及其定义 GB/T7986—2013 输送带滚筒摩擦试验 GB/T 9770 普通用途钢丝绳芯输送带 GB/T 9867— -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旋转辊筒式磨耗机法) GB/T 17044 钢丝绳芯输送带 覆盖层与带芯层粘合强度试验 GB/T 33514 钢丝绳芯输送带 钢丝绳横向和垂直位移的测定 GB/T39813 输送带贮存和搬运指南 GB/T 39817 输送带 丙烷燃烧器中规模可燃性试验方法 HG/T2410 输送带取样 ISO20238:2018 输送带 滚筒摩擦试验(Conveyorbelts一Drumfrictiontesting)
3 术语和定义
GB/T575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有焰燃烧 afterflame 火源撤离后持续存在火焰的燃烧。
3.2
无焰燃烧 glowing 因热而发光的燃烧(无火焰)。
1
GB/T 21352—2022
3.3
拉断强度 breaking strength 带的纵向拉伸试验中,试样最大拉断力与试样宽度的比值。 注:拉断强度的单位为牛顿每毫米(N/mm)
4结构 4.1产品结构 4.1.1 标准型带
标准型带由上、下覆盖层和带芯层构成,如图1所示。
B
标引序号说明:
带的宽度;两端钢丝绳之间的中心距离;边胶宽度;钢丝绳直径;带的总厚度;上覆盖层厚度;下覆盖层厚度;带芯层厚度(s6=d);钢丝绳间距。
B b. bk d S 1 S2 S3 Ss
图1标准型带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4.1.2具有横向增强体带
具有横向增强体带分为具有缓冲层带和具有横向件带。 具有缓冲层带的横截面结构如图2所示,具有横向件带的横截面结构如图3所示。
2
GB/T21352—2022
单位为毫米
标引序号说明:
缓冲层;带的总厚度; -上覆盖层厚度; --下覆盖层厚度;
1
S1 4 S3 S; 56
缓冲层到纵向钢丝绳的距离;带芯层厚度(s=d)。
-
图2具有缓冲层带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单位为毫米
O O O O O
3
-
标引序号说明:
横向件;带的总厚度;上覆盖层厚度;下覆盖层厚度;横向件到纵向钢丝绳的距离;带芯层厚度(s=d)。
1
S i S? Ss S; S6
图3具有横向件带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4.2 带型结构
带型系列见表1。
3
GB/T21352—2022
00001 00001 s'sS1 8 0006 0006 8'71 0'002 0'1z o'1l
o'll
1
0008000200020089 0000 0009 「举 002 00 0002008009 0000 (uu/N)/Ny / / u/s 3
000 8 0' 2'081 0'1z O'O 000 8'1 '691 0'1z 0'O1 000 Z s'1 z S'61 0'01 009 8'z1 F'Os S'61 0'o1
000 00 S'1 7'86 0'21 0'8
000S 6'01 0'6 0'21 S2 00 26 .92 0'91 02 000 68 S'69 0'S1 S'9
0 00S 9'8 0'99 0'ST 0'9 OS1 S 1'8 5'0S O'S s's 0082 008 z z'2 9'68 s'1 0's 00920
3
0'0 'S1 o's
7'2
00 9'S 7'92 o'I1 O 000z 0'9 9'S7 0'z1 O' 008 9'S SSz S'1 O'V 0091 0'S 9'0z 0'z1 0'v 00% 0'S 9'02 ' O'T 0 s't 1'91 0'z1 O'V 000 0' 6'71 0'z1 O'
8 008 SS 6"8 0'01 O'v
02
0'O1
O'
09
0'S
0 009 0S 9'2 0' 0'T
台梨
直
4
GB/T21352—2022
V/N ≤ V/N V/N V/N 69 78 16 00T o11 611 871 0 v/N V/N V/N V/N 9 82 78 16 001 011 611 82 91 V/N V/N V/N V/N 29 Z 08 8 8 801 211 2Z 0 91 V/N V/N V/N V/N S 29 2 08 68 8 801 211 91 V/N I V/N V/N 69 8 08 06 001 O11 611 71 60 6 091 V/N V/N V/N V/N 85 89 82 68 66 60T 611 62 61 6 09 V/N V/N 4 SS 6 2 06 Z01 01 6 191 181 V/N 36 S 9S 99 82 06 201 1 61 191 181 V/N 3 4 69 18 96 601 121 91 651 121 281 961 V/N 4 5 f9 2 06 F1 211 0 W S1 0Z1 81 S61 800 V/N 4 OS f9 22 06 FOT 211 0 S1 0Z1 81 561 80z V/N 4 OS f9 92 68 1O1 871 SS 891 181 S61 80z V/N 9# 5 2 98 66 801 801 21 881 202 2 8 V/N 4 8 f9 92 68 1O1 80 IV ssT 891 181 S61 800 V/N 6 69 98 fO1 O0 691 221 S61 z 1 6 892 987 V/N 2 9 62 6 I1 921 601 921 61 60z 922 090 V/N 9 2S IZ 8 001 6 W 601 681 600 812 68 5 69 62 F6 II1 921 691 921 61 607 927 092
V/Nv/N
()
带
举
1
3 5 5 89 78 26 S 681 St 89 781 261 11z z 8 5 69 62 f6 1l1 90 S 01 921 861 602 972 00 68 5 9 62 f6 I1 21 0 921 61 607 2 09 S 09 2 96 S 0 ISI 121 161 1 1S7 12 16 1 S 09 5 96 SI1 8 IS ZT 16 Z 187 1S 12Z 162 118
4 89 68 6 1I1 S 601 ST 291 181 961 01z z
23
V/N“手
uw 3r ? 01F 01干 F STF S1 SI sIf ST干 SI干日报 wu 009 0S9 008 000 1 0021 001 009 1 008 1 000 z 0077 0% 009 z 008 z 000 00z
S
GB/T21352—2022
5标记
符号“ST”表示纵向抗拉体材料—钢丝绳,带的标称拉断强度置于“ST”之后。 缓冲层横向增强体以字母T(织物)或S(钢)表示,置于覆盖层厚度之后,用以指出缓冲层的材料及
所使用的位置。
横向件横向增强体以字母T(织物)或S(钢)表示,置于符号“ST”之后,标称拉断强度之前,用以指
出横向件的材料及所使用的位置。
示例1:一条标准型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ST),长1400m,宽2200mm,标称拉断强度3500N/mm,上覆盖层厚度
10mm,下覆盖层厚度7mm,其标记如下:
1400m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GB/T21352—20222200ST3500/10十7 示例2:一条有缓冲层的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ST),长900m,宽1400mm,标称拉断强度2500N/mm,上覆盖层厚度
10mm,下覆盖层厚度6mm,上、下覆盖层中均含有织物材料组成的横向增强体(缓冲层),其标记如下:
900m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GB/T21352—20221400ST2500/10T十6T 示例3:条有横向件的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ST),长900m,宽1400mm,标称拉断强度2500N/mm,上覆盖层厚度
10mm,下覆盖层厚度6mm,带芯层两面均含有钢制横向增强体(横向件),其标记如下:
900m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GB/T21352—20221400STS/S2500/10+6
6 技术要求
6.1酉 配置 6.1.1 钢丝绳捻向的配置
带芯的左捻钢丝绳和右抢钢丝绳应交替配置,钢丝绳的根数应符合表1的要求。 6.1.2有接头钢丝绳的配置 6.1.2.1 带两边最外侧各1根钢丝绳不应有接头 6.1.2.2 有接头的钢丝绳根数不应多于总根数的5%。 6.1.2.3 1根钢丝绳的接头,不应多于一处,且应距带端10m以上。 6.1.2.4 任意两根钢丝绳的接头,在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6.2 尺寸及尺寸偏差 6.2.1 缓冲层到纵向钢丝绳的距离应不小于1mm。 6.2.2 横向件到纵向钢丝绳的距离应小于1mm。 6.2.3 带的其他尺寸及尺寸偏差应符合GB/T9770的要求。 6.3 物理机械性能 6.3.1 覆盖层的物理机械性能
覆盖层的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2的要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