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临床易混淆的概念及诊治技巧(十一)——酚噻嗪类药物中毒的常见临床表现及治疗

临床易混淆的概念及诊治技巧(十一)——酚噻嗪类药物中毒的常见临床表现及治疗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4.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9 17:12:49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临床易混淆的概念及诊治技巧(十一)——酚噻嗪类药物中毒的常见临床表现及治疗 · 1204 ·
3.3惊既与年龄的关系从本资料可看出,要幼儿惊默发病率高,本组为304 例,占65%,学龄前及学龄儿164例,占35%,提醒儿科医生更应重视婴幼儿惠儿。
参考文献
绿鲁资讯http:/wew.cqvip.com
(GTP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03, 11 (2) : 82 83.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
1刘利群,毛定安,王成,等,小儿惊账268
3
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2004, 1 (1): 54 55.
2康丽数,米延,霍丽春,新生儿惊跃54例
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临床易混淆的概念及诊治技巧(十一)
酚噻嗪类药物中毒的常见临床表现及治疗
崔海瑛,张祥建
酚噻嗪类;中毒:临床表现;治疗
【关键调】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3-468
(收稿日期:20060424)
(本文编辑:王如美)
·全科医生知识窗:
【中图分类号】R9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9572(2006)14-1204-01
酚噻嗪类药物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组抗精神病药,常用的有氯丙嗪、奋乃静、三氯拉嗪等。作用机制为阻断中板神经系统网状结构的多巴胺D,受体,以减轻焦患紧张、幻觉要想和病理性思维等精神症状。同时药物还作用于其他部位的多巴胺Dz受体、多巴胺D;受体、组胺H, 受体、5-HT2受体、乙酰胆碱受体,发挥其抑制脑干血管运动和呕吐反射、阻断 8=肾上腺索受体,抗组胺及抗胆减能作用。
1急性中毒 1.1临床表现
(1)轻度中毒表现为
困倦、嗜睡,瞳孔缩小、视物模糊,口干、无汗,尿滞留、便秘,心率增快、直立性低血压,体温下降。(2)一般认为一次剂量达2~4g时,可有重度中毒表现。谢妄、重者昏迷、低体温、低血压休克、呼吸抑制、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P-R间期或Q-T间期延长, T波低平或倒置),可出现抽描、肌张力减退、腱反射消失、共济失调。急性中毒也可出现锥体外系症状,表现为面部、颈部及眼部肌肉抽摘、僵直。
1.2急性中毒的治疗治疗原则:清除进入体内的药物:改善多个受抑制器官的功能状态,使其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直至机体将药物代谢或排出体外。
1.2.1维持重要脏器功能(1)维持气道通畅:保证吸人足够的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必要时可行辅助呼吸。(2)维持血压:平卧,尽量减少头部的搬动,减少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急性中毒如出现
作者单位:050000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低血压多由血管扩张所致,应输液补充血容量,如效果欠佳可给予适量多巴胺。(3)心电监护:如出现心律失常,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4)促进意识恢复:给予葡莓萄糖、维生素B、纳络酮等。
1.2.2清除体内药物(1)及早彻底洗胃:(2)活性炭:对药物吸附有效:(3)对危重患者可考虑应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液灌流等措施。
1.2.3对症治疗
(1)中枢抑制程度
较重时可用苯丙胺、苯甲酸钠咖啡因等,如进人昏迷状态,可用利他林40~100 mg肌注,必要时30~60min重复应用,直至苏醒。(2)积极补充血容量,以提高血压。拟交感神经药物很少使用,如需要使用,禁用多巴胺或异丙肾上腺素等β-肾上腺素药物,以免加重低血压。(3) 心脏受损:心肌损害、心肌酶升高,应给予营养心肌,控制输液量和速度:当心率明显增快、射血分数降低时,可少量应用
起效快、排泄快的强心剂,如西地兰,般约为常规剂量的1/2或2/3,用药前应纠正缺氧,防治低钾血症,以免发生药物毒性反应;出现心律不齐时,采用利多卡因纠正最为适当。(4)若有肌肉牵及肌张力障碍,可用苯海拉明25~50mg口服或20~40mg肌注。
1.2.4治疗并发症
(1)肺炎:昏迷
患者可发生肺炎,应常翻身、拍背、定期吸痰。中毒患者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暖,防止肺部感染。一且感染,应针对病原菌给予足量的抗生索治疗;(2)昏迷患者的情应用脱水剂预防脑水肿:(3)急性肾衰竭:多由休克所致,应及时纠正休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
慢性中毒临床表现
2.1
(1)帕金森综合征:
表现为肌张力增高、面容呆板、动作迟缓、肌肉震顺等。(2)肌张力障碍综合征:如痉率性斜颈、牙关紧闭、吞咽困难
(3)迟发性多动症:最常见的是口我
-舌-频三联征,表现为口屠及舌重复的、不可控制的运动,如吸、舔舌、咀嚼等,重者可致构音不清、影响进食。亦可表现为舞踏指划样动作、四肢和躯干节律性或不规则的不自主运动。(4)长期用药后也可发生恶性综合征:表现为突然高热、多汗、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吞咽困难、肌强直、震颜,部分惠者伴有意识障碍。此外,慢性中毒还可以出现中毒性肝炎、粒细胞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2慢性中毒的治疗
逐渐减少药量,直至停用。
2.2.1 2.2.2)
对症处理
(1)帕金森综合征:
可用安坦、东碱等治疗。(2)迟发性多动症:治疗围难,目前尚无有效措施。除加强预防外,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尤为重要。不宜应用胆碱受体阻断药,否则症状会加重。发病原因可能为药物长期阻断突触后多巴胺受体,使受体数目上调,可试用左旋多巴行“脱敏”治疗,短期内症状加重,2~3周后停用,症状会逐渐好转。(3)肌张力障碍综合征:可用胆碱受体阻断药安坦缓解。(4)恶性综合征:病程急剧,需及时对症处理。(5)少数患者发生肝损害、造血系统疾病时,早期诊断,及时处理,一般预后良好。
(收稿日期:2006=06=20)
(本文编辑:装燕)
上一章:幼儿龋齿与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的关系 下一章:四川省某医学院教职工亚健康状态调查分析

相关文章

临床易混淆的概念及诊治技巧(五)——共济失调的临床分类及表现 临床易混淆的概念及诊治技巧(二)——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物理诊断方法 临床易混淆的概念及诊治技巧(八)——不同部位视中枢的刺激性病灶和破坏性病灶临床表现的鉴别 临床易混淆的概念及诊治技巧(六)——眶上裂综合征、桥小脑综合征、枕骨大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肾内科临床诊治与风湿免疫治疗 临床儿科常见病诊治聚焦 临床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与诊治 常见临床综合征中医治疗 杨乘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