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电磁探伤与多臂井径组合测井的应用

电磁探伤与多臂井径组合测井的应用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27.8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6 18:04:53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电磁探伤与多臂井径组合测井的应用 ·8··仪器设备·
石油仪器
PETROLEUMINSTRUMENTS
电磁探伤与多臂并径组合测井的应用
宋立志齐真真孙小明王琴(中国石化集团华北石油局测井公司河南郑州)
2010年10月
摘要:套管的损伤对并内安全和油气层的影响作用很大,因此,套管损伤的检测显得十分重要。文章通过结合电础
探伤测并和多臂并径测并的运用,综合分析一口典型套损并的应用效果。关键词:电磁探伤测并;56肾并径测并;典型套损并应用
中图法分类号:P631.8*1 0引言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9134(2010)05-0028-03
1方法原理简介
套管完井是最常见和最普遍的完井方式,套管在井下承担着保护井眼、封固地层、放串和防期等重要的任务。在并内的套管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损坏,一般包括机械损伤和电化学损伤两种(1)。
机械损伤分为由地质因素引起的损伤主要包括构造应力、层间滑动、蟠变、地层塑性流变、注水后引起地应力发生变化和断层活动等;由油气开采如注水、出砂等因素引起的损伤,包括油井注水可将可溶性地层溶解为孔,地层出砂也可以形成孔洞,导致上部盖层下塌;由管柱设计不合理因素引起的损伤,主要包括井眼质量、油套管层次与壁厚组合、管材选取和管体质量等的合理选取等等;由并下作业因素引起的损伤,主要有下套管时损坏套管、作业磨损、重复酸化、高压作业、试油掏空过大和射孔等。
电化学腐蚀损伤主要有:高矿化度的地层水、硫酸氢根、硫酸还原菌、硫化氢和CO2、CL-等电化学引起的腐蚀性损伤。
套管的严重损坏对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和油气的有效开采有很大影响和破坏作用。
MID-K仪器是俄罗斯生产的进行多层套管伤害探测的测井方法,该技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探测金属(套管)含量的变化,达到探测套管厚度、套管腐蚀和多种类型的伤害。
多臂井径测井是通过多条测量臂来检查套管的变形、弯曲、断裂、孔眼、内壁腐蚀等情况
1.1MID=K电磁探伤测并仪量原理
MID-K电磁探伤测并仪属于磁测并系列,其理论基础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
仪器共有三个测量探头,包括一个纵向探头和两个横向探头。纵向探头是对套管沿轴向的伤害进行测量,横向探头对套管横切面上的损伤进行测量。测量的信息是感生电动势的衰减谱,对衰减谱进行采样得到多条不同延迟的曲线,不同时间与管柱的径向位置相对应。
MID-K测井仪分三个不同时间段对衰减谱进行放大,提高对管柱不同径向范围感应电动势的测量精度。
MID-K测井仪共记录了五个不同区间的感应电
动势时闻装减谱,包括三个不同时间区间的纵回探测器探测的感应电动势装减谱以及两个横向探测器探测的感应电动势衰减谱,由270条感生电动势曲线组成。 1.2多臂井径仪测量原理
多臂井径仪工作原理由机械和电路两大部分组成。电动机拖动测量臂扶正臂的打开与收拢,井径仪在居中情况下进行测量。仪器的测量臂由弹簧支撑,沿套管内壁运动,测量臂随套管内臂变化而变化。每支测臂都对应一支无触点位移传感器,每个测臂的位移变化直接反映到相应的传感器上。将这些位移量处理、编码、传送到地面,由地面将其还原成像。多臂井径机械原理图如图1所示,
第一作者简介:宋立志,女,1970年生,工程师,1991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勘察地球物理专业,现在中石化华北石油局测井公司研究所从事技术
工作。邮编:450006
上一章:国外高性能水基钻井液研究的最新进展 下一章:基于FEPG的多场耦合渗流数值模拟方法

相关文章

Q/SY 1705-2014 电极系井径连斜微电极组合测井仪 分次多种探伤方法组合检则在厚壁管道施工中的应用 组合电磁阀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DSPIC30F6014A单片机电磁探伤地面系统设计 JB/T 7411-2012 无损检测仪器 电磁轭磁粉探伤仪技术条件 基于单片机的井径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群体智能与多Agent系统交叉结合:理论、方法与应用 复杂适应性系统建模与多Agent仿真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