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6卷,第1期 2016年1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近红外透射光谱的动物全而鉴别万雄,王建*,刘鹏希,章婷婷 1.中国科学院空间主动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83 2.上海市动物疫辆预防控制申心,上海201103
Vol.36,No.1-pp80-83
January,2016
摘要在进出口检测检疫部门,血液制品的检验与分类是件重要且复杂的事情。对于全血样品,开放式的采集可能带来污染,且血样中的致病因子可能会对检测人员造成危害。因此急需非接触式的全血分类鉴别方法。常用流式细胞术中的光谱方法由于需要对血细胞进行采样,所以无法在非接触全血分类鉴定中采用,红外吸收光谱学是一种可用来分析样品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技术,可以在不直接接触样品的情况下对样品进行探测。为寻找一种可实现非接触式血液样晶种属差异性状探测的可行光谱方法,采用近红外谱段(4497.669~7506.4cm-)对犬猫鸡三类常见动物全血样品进行了透射光谱测量。结果发现所测样品均在 5184~5215cm-之间有个明显的吸收峰,在7000cm-附近有个较平缓的吸收峰,且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的透射光谱分布相似,只在整体透射率上有些差别。采用相关系数比较三类动物全血样品近红外透射光谱的区别,计算得出同种动物不同个体光谱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而不同种动物光谱曲线的相关系数在0.509480.91613之间。其中鸡与猫光谱曲线的相关系数在0.857230.91244之间:鸡与犬光谱曲线的相关系数在0.50948~0.66482之间;猎与犬光谱曲线的相关系数在0.87275~0.91613之间。犬猫同属哺乳纲,两者全血的近红外透射光谱相关系数比犬鸡或猫鸡非同纲动物的大,即光谱曲线的相似度更高。研
究结果表明近红外透射光谱是一种非接触式动物全血鉴别的可行方法。关键词透射光谱;近红外:相关系数;动物全血
中图分类号:0675.3
引言
文献标识码:A
DOI : 10. 3964 /j. issn. 1000-0593 (2016 )01-0080-04
分析样品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技术,因为每种分子都有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独有的红外吸收光谱。该技术可以在不直接接触样品的情况下对样品进行探测,可能实现非接触式的
全血样品的进出口检测检疫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方面,需要禁止国内特有动物的全血制品出口,因为其出口会造成国家物种资源信息的流失:务一方面,全血制晶的进口必须加以检验及控制,以避免不明外来物种的人侵,造成生念环境的破坏。在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对于全血制晶这种特殊检测对象,常规基于流式细胞术的开放式检测方法有两个弊端,即接触式采样带来的全血样品污染以及全血制品可能携带的致病因子引起的人员感染风险。因此,急需非接触式的全血分类检测与鉴别方法。
光谱技术在血液分析中得到产泛应用,例如在流式细胞术中,常用激光激发荧光(-2]及激光散射[3-4]等光学技术进行细胞的分类鉴别。但是这些流式细胞术中的光谱方法无法在非接触全血分类鉴定中采用。红外吸收光谱学是一种可用来
收稿日期:2014-09-08,修订日期:2014-12-20
血液样品种属差异性状的探测
早在1916年,Lewis等就测量了人血清的紫外吸收光谱。1997年,许少峰等5发现人和猴、犬、羊、免、鼠、鸡全血在可见光谱段的吸收光谱非常相似,其吸收峰的位置也比较接近。此外,他们还发现人血和免血在红外部分吸收峰有所区别[1o]。1999年,Friebel等[11]对人全血在400~2500nm 谱段的光学特性(包括吸收)进行了分析。在2011年,Almul-la等[12]比较了贫血病人和正常人血液可见光及近红外吸收光谱的区别。以上研究,为近红外吸收(或透射)光谱的动物全血鉴别分类的应用打下广一定的基础。我们在近红外谱段对犬猫鸡三类常见动物全血样品进行了透射光谱测量,发现三类动物全血样品近红外透射光谱的特性差异可供鉴别分类。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60225),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15AA021103)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万雄,1969年生,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研究员
*通讯联系人e-mail:jianwhlj@163.com
e-mail : wangxiong@ mail .sitp .ac .cn ; wanxiong I@ 126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