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1卷:第11期 2011年11月
光谱学,
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CVD-SiC纤维的拉曼光谱研究
刘
斌,杨延清,,罗
贤,黄斌
西北工业大学凝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72
Vol.31,No.11-pp2956-2960
Novembcr,2011
摘要采用激光拉受光谱对单根CVD-SiC纤维进行了研究,并与SiC/Ti-6AI-4V复合材料中SiC纤维的拉受光谱进行对比分析。发现SiC纤维的第一沉积层的TO峰峰形尖锐,表明SC品粒较大,第二沉积层的品粒较小,在二个沉积层中分别检测到碳和硅的拉受峰。在复合材料中,SC纤维的TO峰向高波数偏移,
过计算得到复合材料中纤维的热残余应力平均值为318MPa,第一沉积层所受平均应力为436MPa,远高于第二沉积层。
关键词
SiC纤维;伙基复合材料;拉变光谱;热残余应力
中图分类号:TQ343.6
言引
文献标识码:A
DOl;10.3964/j.issn.10000593(2011)11-2956-05
实验部分
SiC纤维增强Ti基复合材料(SiC/Ti)在航穿航天领域有重要应用前录,SiC/TI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与SiC纤维的成分、结构、残余应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对SiC的表征通常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2],可以得到SiC纤维的成分和组织结构的信息。近年来,激光拉受光谱仪的广泛应用,为SiC纤维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Kim等31用拉受光谱仪研究了SiC纤维中Si的存在形式。利用拉整光谱不仅可以快速得到材料的组织结构,还能获得物相的相对含量、晶粒的结品度以及材料中的应力状态(45)。众所周知,在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由于SiC纤维与钛合金基体的热膨胀系数(CTE)的差异,导致了材料由高溢冷却至室温时,不可避免的产生热残余应力,弄清楚热残余应力的分布及大小对 SiCG/Ti基复合材料的应用至关重要,这方面的研究多采用计算机有限元模拟的方法67),X射线街射4或中子衍射"仅能测到试样的平均应力,无法得到其应力分布,因面模拟计算结果无法得到实验的验证。本文对单根SiC纤维以及SiC/Ti-6.AI-4V复合材料中的SiC纤维进行激光拉受光谱研究,以期得到本课题组制备的SiC纤维的结构、成分以及热线余应力分布,
收稿日期:2010-08-31,修订日期:2010-11-22
1.1
实验样品制备
SiC纤维由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钨芯上沉积SiC得
到,钨芯直径10μm,SiC的沉积在二个沉积室中进行,分别称为第一和第二沉积层,SiC的总斥度约50μm。SiC纤维的杨氏模量为405GPa,泊松比为0.17。SiC/Ti-6AI-4V复合材料采用箔/纤维/箱法真空热压制成,其中Ti-6A1-4V箱材厚度60μm,热压温度为925C,压力为75MPa,时间为1 h
1.2
实验仪器及方法
拉变光谱研究采用英国Renishaw的inViaReflex型显
微共案焦激光拉变光谱仪进行。在实验前,用单品S做仪器的状态检测,测得Si的拉受频移为520cm-1,可知仪器状态良好。样品经过抛光处理后,置于X-Y白动平台上,在Leica 显微镜下选取实验区域。实验在室温下进行,选用Ar+单色激光器作为入射光源,激光波长514nm,功率5mW,沿Z 轴负向照射样品,样品表面平行于X-Y平面,偏报方向平行于y轴,如图1所示,调好焦距,激光光束可聚焦到1μm。激光与样品相互作用后,沿Z轴正向的散射光进人主机的光路系统,经过共焦模式和光栅分光,再由CCD接收信号并传到电脑上,对纤维及复合材料中的纤维均采用线打模式,扫
基金项目:国家白然科学基金项月(50871086,51071122),航空基金项目(2009ZF5306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日(20090451393)和凝固
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选课题基金项目(KP200906)资助
作者简介:对欢,1986年生,西北工业大学蒙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
*通讯联系人
万方数据
e-mail:yqyang@nwpu. edu, cn
e-mail,liubins3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