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地铁隧道区间风井后做施工技术

地铁隧道区间风井后做施工技术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1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0 10:25:55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地铁隧道区间风井后做施工技术 46
D0I:10.7672/sgjs2013170046
施工技术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地铁隧道区间风井后做施工技术
雷霆
(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4)
2013年9月上第42卷第17期
[摘要]国内地铁工程建设中,区间风井一般均在隧道施工前完成。结合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介绍了先采用盾构法通过区间风并,然后再进行风并的基坑开挖和主体结构施工方法。总结了围护结构设计方法,深人分析了施工重、难点和相应处理措施,以及基坑监测中主要监测项目及监测结果。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有效缩短了盾构施工工期。
【关键词】隧道工程;地铁;风井;基坑;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498(2013)17-0046-05
ConstructionTechnologyoftheIntervalAirShaftforSubwayTunnel
Lei Ting
(Zhengzhou No.1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Lad., Zhengzhou,He'nan 450004, China)
Abstract:The interval air shaft is finished before tunnel construction in domestic subway construction. Based on phase I project of Zhengzhou Subway Line 1,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method that shield method is used to cross the interval air shaft,then foundation excavation of air shaft and construction of main structure is finished.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design method of enclosure structure, analyzes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in construc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the main monitoring items and results for foundation excavation monitor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can shorten time limit of shield construction.
Key words:tunnels; subways; air shafts; foundation excavation; construction
在国内地下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区间隧道多
采用盾构法施工,中间风并则采用明挖法施工。常规的施工顺序是:先建风井,待风井具备盾构过站条件后,再进行相应的盾构隧道施工。该方法可降低隧道施工风险,减少重复工程量、节约工程成本。但是目前国内的城市轨道建设往往由于地面建(构)筑物拆迁、管线改移等不及时,造成工程工期滞后或延误,因此明挖施工的区间结构(风道、风井等)成为制约盾构隧道施工的一个要因。目前国内因盾构区间造成的工期延误95%以上由前期工作或相关工序造成,盾构施工本身并未对工期造成影响。
针对上述情况,为减少因地铁线路局部地面征地拆迁问题而影响整个区间隧道施工,确保盾构机按期始发或减少盾构机停机等待时间、节约工程成本、杜绝盾构机停机等待的安全隐患,本文结合工
·2012年度郑州市建设科技计划项目(2012-42-5)
【作者简介】雷避,副总工程师,E-mail:leiting.66@163.com
【收稿日期】2013-06-17;[修订日期]2013-06-26 万方数据
程实际提出了“先隧后井”法并对其施工工艺进行介绍。
1工程概况
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某盾构区间长约 2.2km,设中间风井一处(兼联络通道及废水泵房)。
该区间风井在区间线路上方为3层结构,线路北侧为单层结构,其中3层结构基坑深约22.935m,单层结构基坑深约10.300m。原设计方案计划先修建区间风井,盾构在此过站、检修,但因征地拆迁问题,无法按原计划施工,为减少盾构停机等待时间和带来的安全隐惠,确保全线的贯通目标,将原设计方案调整为盾构通过再修建区间风井。
本区间所处地貌单元为黄河冲积平原,场地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Q)沉积地层,基坑施工影响范围内地层从上到下主要为杂填土、第四系全新统(Q)粉土、粉质黏土、粉砂、细砂及第四系上更新统(Q,)粉质黏土夹粉土、细砂、粉质黏土。地下水类型分为上层的潜水和下层的承压水。潜水主要赋存于10.0~14.0m以上的粉土、粉质黏土中,属
上一章:小净距地铁隧道爆破动力特性与破坏模式研究 下一章:CBR-RBR混合模式在地铁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库中的应用研究

相关文章

南京地铁过江隧道中间风井施工监测分析 地铁暗挖区间重叠交叉隧道施工与监测 城市地铁隧道区间浅埋暗挖施工地表沉降控制研究 DBJ51/T 155-2020 富水砂卵石地层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法施工技术标准 软土地区超大基坑开挖对既有地铁区间盾构隧道的影响分析 供水干管上方地铁区间开挖设计施工方案研究 基于区间数属性联系度的地铁绿色施工方案评价 地铁盾构施工浅埋区间风险监控及沉降规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