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期 2012年11月
中氮肥
M-Sized Nitrogenous Fertilizer Progress
粉煤气化中煤粉的适应性改造
孙西红
(兖州煤业鄂尔多斯能化有限公司,内蒙古达拉特旗014300)
[中图分类号】TQ544
【文献标识码]B
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日处理煤30t的粉煤气化中试装置包含完整的煤粉磨制与输送单元、气化单元、气体净化单元和渣水处理单元。中试装置进行过多个煤种的试烧工作,其中贵州田坝煤在煤粉磨制、输送、人气化炉流量稳定性等方面与其他试烧过的煤种差异较大,原有制粉与输送系统生产出的煤粉不能满足气化反应要求,煤粉输送也不稳定。经过几次改造,煤粉粒度过细和流量不稳的情况已基本消除。
煤粉制备与输送系统流程 1
粒度合格的原煤由煤场经汽车送至现场,将煤和气化助熔剂按比例掺混后,原料经皮带运输机、斗提机送入原煤槽,再经螺旋计量给料机送人球磨机,原煤在此被磨制成粉。同时进入磨机的还有热氮气,磨机中粒度合适的煤粉经氮气携带进入粗分分离器,完成煤粉的粒度筛选,粒度不合格的煤粉返回磨机,粒度合格的煤粉随氮气进入第一分离器,完成煤粉与氮气的分离,煤粉进人低压煤粉罐,氮气经过第三分离器净化后排放。
No.6 Nov.2012
【文章编号】10049932(2012)06003602
低压煤粉罐中的煤粉间歇进人中间罐,然后由氮气携带进入第二分离器,分离出的氮气经第四分离器净化后排放,煤粉进入煤粉锁斗。煤粉锁斗在接收煤粉时是常压,当煤粉加满罐后,关闭阀门,经氮气充压并与加料罐压力相等后,再将煤粉送人加料罐。加料罐始终保持一定料位才
能向气化炉持续供料或进行煤粉循环。 2输送和试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煤粉加料罐底部结拱、架桥。(2)煤粉锁斗到加料罐下料不畅。(3)循环气量控制较难。
(4)煤粉流量不稳定,波动较大,曾数次发生煤粉流量低联锁,引起系统跳车。
原因分析 3
3.1煤质
贵州田坝粉煤性质特殊。热值25.3MJ/kg 哈氏可磨指数(HGI)159,平均粒径36μm,堆密度547kg/m,Hausner指数(HR)1.62,含水量1.3%,休止角51°,内摩擦角39.2°,其他物化数据如表1。
表1煤质分析
工业分析/%
M.a 1. 15
Ad 25.68
Vea 16.07
FC 57. 10
C 64. 26
H 3.12
元索分析/%
N 0. 01
我们进行了相关的流动性测试,从而为密相
气力输送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按照一般气化用煤种进行煤粉磨制。田坝煤的平均粒径较小,仅为36μm,这与其高达159的哈氏可磨指数相符;同时其Hausner指数和休止角也偏大。
【收稿日期】2012-03-26
[作者简介】孙西红(1982一),女,陕西扶风人,助理工程师。万方数据
is 1.02
0 4. 76
DT 1171
灰熔融温度/C
ST 1 218
HT 1233
FT 1269
根据Hausner提出的判别法,HR达1.6的
田坝煤粉属于较难流化的粘性粉体。另外,从休止角的角度而言,田坝煤粉休止角高达51°,属于具有较高粘附性的难以流动的粉体。
实验室对不同粒度的田坝煤粉流动性参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磨制的田坝煤粉流动性较差。分析认为:煤粉粒度较小,相对其他水煤浆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