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Shell粉煤气化工艺中煤粉储罐内的煤粉保护措施

Shell粉煤气化工艺中煤粉储罐内的煤粉保护措施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1.2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1 09:03:48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Shell粉煤气化工艺中煤粉储罐内的煤粉保护措施 科技简讯
Shell粉煤气化工艺中煤粉储罐内的煤粉保护措施
Shell粉煤气化工艺要求煤粉粒度≥90μm 少于10%(质量分数)、煤粉粒度≥5μm的应多于90%(质量分数),含水量≤2%(质量分数),磨制后合格的煤粉贮存在煤粉储罐内。由于煤粉中的挥发性物质较易挥发,挥发出的可燃性气体在煤粉储罐内聚集而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必须
采取保护措施。 1
工艺流程
煤粉储罐内的煤粉依靠重力进入中间储罐。为保证煤粉良好的流动性,煤粉储罐连接的高压和低压给料系统管路上均安装了控制阀,低压给料系统按照经过孔板或控制阀的最大气量来设计,从而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煤粉储罐底部设有底锥,再经过管道充气器进人中间储罐。中间储罐内的煤粉达到要求的料位后,即与所有的低压设备隔离,然后进人充压阶段(由4路分别经过充气锥、通气板、管道充气器和直接进人中间储罐过滤器的高压N,/CO,完成)。当中间储罐充压至与煤粉给料罐压力相同时,打开中间储罐与煤粉给料罐的压力平衡阀,一且煤粉给料罐料位低至需要加人下一批煤粉时,打开中间储罐底部阀门,并在煤粉依靠重力作用全部进人煤粉给料罐后关闭,然后中间储罐与高压系统隔离,开始泄压。泄压分3步进行,第1和第2步均通过限流孔板和切断阀将N/CO,经过滤器排放至大气中,第3步通过过滤器与中间储罐压力平衡管线来保证两设备间的压力平衡,煤粉给料罐内的煤粉从底部经对应的煤粉管线送往Shell粉煤气化炉。
2储罐内的煤粉保护措施 2.1计划开车阶段保护措施
Shell粉煤气化炉投运煤烧嘴前,煤粉储罐内须有一定料位的煤粉,以满足Shell粉煤气化炉在不同负荷下对原料煤粉的需求。
(1)煤粉储罐是常压设备,储罐顶部设有安
万方数据
全阀用于过压保护,其设计压力为0.04MPa。一般煤粉储罐内煤粉料位要求在理论上的高报警值(120t)以下,底锥流化氮气需要使用低压(≤0.5MPa)氮气,且氮气阀门保持常开状态。
(2)中间储罐是高压设备,为能使储罐内的煤粉正常下料至煤粉给料罐内,开车阶段储罐需使用高压N,/CO,来保护罐内的煤粉,其压力视煤粉给料罐内压力而定,以满足两端间的压力平衡需要。
(3)为保证进Shell粉煤气化炉的煤粉质量流量稳定,Shell粉煤气化炉投运煤烧嘴前需进行煤粉循环。煤粉给料罐内的压力以能满足煤粉循环即可,不可过高。因此,煤粉给料罐的底锥流化氮气阀门开度应≤30%,具体视生产工况而定。
(4)密切关注氮气管网的压力及各煤粉储罐的压力、温度。
(5)煤粉储罐需采用低压蒸汽伴热,伴热温度在80℃左右。
2.2计划停车阶段保护措施
(1)此时氮气管网的压力下降非常迅速,需密切关注。
(2)迅速关闭中间储罐、煤粉给料罐以及煤粉储罐的充压和泄压氮气阀门,使设备处于保压状态。
(3)中间储罐和煤粉给料罐内的煤粉尽量全部循环至煤粉储罐内,且煤粉储罐内的料位尽量低。
(4)从事故氮气管路引临时氮气管向煤粉储罐内通氮气,并关注煤粉储罐内的压力和温度。
(5)快速切出煤粉储罐的蒸汽伴热。
(河南省煤业化工集团中原大化公司
河南濮阳457000张汉侠)
一段炉转化管出现“红管”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塔西南化肥厂(以下简称为塔西南化肥厂)200kt/a合成氨装置采用 KBR烃类蒸汽转化工艺,一段炉转化管内装填的 Z111-6YQ型(@16.0mm×9.0mm×3.5mm)和
上一章:返料比在大颗粒尿素生产中的应用 下一章:变压吸附脱碳在合成氨生产中应用的讨论

相关文章

Shell粉煤气化工艺中磨煤机落煤管防磨穿措施 Shell粉煤气化装置系统保护措施探讨 粉煤气化中煤粉的适应性改造 Shell干煤粉气化过程研究 Shell粉煤气化工艺煤灰熔融性探析 Shell粉煤气化工艺激冷循环气系统抗腐蚀改进 SHELL粉煤气化高水气比耐硫变换工艺改造及运行总结 Shell粉煤气化高水气比CO耐硫变换工艺流程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