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大颗粒尿素防结块技术探讨

大颗粒尿素防结块技术探讨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0.2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1-06 14:06:39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大颗粒尿素防结块技术探讨 小氮肥第40卷第12期2012年12月
大颗粒尿素防结块技术探讨
王宏飞
(江苏双多化工有限公司江苏阜宁224400)
0前言
江苏双多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多公司)于2011年3月28日成功投产采用CO,汽提工艺的300k/a大颗粒尿素装置,造粒技术采用荷兰海德鲁技术。原生产小颗粒尿素时,只要将产品温度控制在70℃以下,从未出现过产品结块现象。大颗粒尿素装置刚投产的2个月,由于气温低,一般无结块现象或结块不严重。但在6月初以后,由于气温上升至30℃以上,新产的大颖粒尿系在场地堆放2d后即出现结块现象,运辅
过程中和客户仓库内的产品结块更严重。 1原因分析
1.1尿素结块理论分析
尿素结块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尿素结块机理还没有准确和统一的定论,但大致分为4个理论,即晶体架桥理论、毛细管吸附理论、孔道扩散理论以及塑性变形理论。根据运输过程和场地堆放的结块现象,压放在船仓底部的产品结块严重,上部的不结块:在场地堆放的产品,堆放在下部4~5层的结块严重,堆放在其上部的结块现象不很严重。由此分析,双多公司生产的大颗粒尿素产品结块主要是由毛细管吸附和塑性变形所致。
1.2尿素结块原因分析
影响大颗粒尿素产品结块的因素:①产品内旋风分离器进气管从集气管顶部引出,尽可能减少气相带液。
(2)反应器送料管线吹扫蒸汽阀改为三通式旋塞阀。
(3)通过改变反应器喷嘴结构,实现雾化气
灵活调节。
万方数据
25
在的质量,如水分含量偏高、粒度不均匀、粉尘含量偏多;②外部因素,如环境温度较高、湿度偏大,堆放高度过高、时间过长。
2解决结块的应急措施
分析结块原因后,利用排它法,首先确认了大颗粒尿素水分含量不高(质量分数仅为0.2%)、颗粒粒度较均匀、粉尘量也不多。根据双多公司在2011年4月和5月生产的产品基本不结块情况,产品结块根本原因是环境温度偏高、空气中湿度偏大。由于运行初期,出第1流化床的尿素颗粒温度相对偏高,最终冷却器效果不佳,出最终冷却器的大颗粒尿素进人皮带输送机温度偏高(65℃左右),且此温度仅是大颗粒尿素的表面温度:经过包装后的大颗粒尿素,由于产品直径较大,颗粒内部的热量在包装后慢慢散发出来,温度可达 70℃以上,所以无论堆放场地还是运输过程中都会出现结块现象。因此,采取了相应的应急措施。
(1)强化工艺指标。提高尿素质量,主要是
控制水分质量分数≤0.2%,题粒直径为3.00~ 4.75mm,降低产品温度,减少粉尘量。
(2)使用好最终冷却器。由于最终冷却器原
设计裕量相对教大,导致在申等负荷运行时,无法保证正常尿系料位,且雷达料位计仪表使用效果不理想,造成大颗粒尿素在最终冷却器内停留时间过短,无法与冷却水换热,大颗粒尿素温度仅降低了34℃,进人包装皮带输送机的尿素温度严
(4)液尿洗涤塔内冷却管束材质改为316L。(5)反应器顶部设置多层轻质钢结构,便于
测量静床高度、疏通内旋风分离器下料腿。
(6)对于经常需拆装的管线、阀门、法兰、设备等采用海泡石绒保温材料。
(收稿日期2012-05-16)
上一章:半料浆法管式反应器复合肥生产工艺技术 下一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磷矿浮选尾矿水中的磷酸根、硫酸根含量

相关文章

大颗粒尿素装置管线设计 大颗粒尿素装置运行总结 防止尿素产品结块措施的探讨 大颗粒尿素装置扩产改造总结 大颗粒尿素装置节能增产改造总结 大颗粒尿素造粒机流化风道的改造 大颗粒尿素生产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返料比在大颗粒尿素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