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31卷第4期
氮肥技术
防止尿素产品结块措施的探讨
任玉兵
(山西兰花科创田悦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晋城048102)
33
摘要分析了尿素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造成结块的主要原因是成品温度高、含水份高、强度低、粒度差以及产品的防护
差,提出解决措施,大大降低了产品结块的现象。关键词尿素产品结块分析原因解决措施
每当夏季天气炎热时,尿素产品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由于其自身质量和机械强度的削弱,以及在环境湿度、温度和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就易发生结块。尿素的结块会给使用者造成许多麻烦,即使是很轻度的结块也会阻塞施肥机械,造成尿素在土壤中的分布性差;中等程度的结块,用户往往不愿接受;严重结块时,生产厂家只能回收产品进行再处理或大减价出售。
为了避免尿素结块现象的发生,延长尿素保存时间,我们从尿素结块的原理进行分析,并从以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来达到目的。
成品温度高
未彻底冷却的尿素残余热量会从颗粒中心向外转移,当尿素颗粒受到挤压导致变形,进而导致尿素结块。于是我们在2009年7月采取以下措施,把产品温度由原来的50℃降至40℃以下,使得产品结块的现象大大降低。
(1)提高流化风量,控制好造粒机床层冷却室的温度,保证出料温度≤85℃;
(2)产品冷却器出料阅适当关闭,提高产品的停留时间,建立料位;
(3)成品皮带两边窗户打开加强通风:
(4)在皮带接料口处增设隔板,把皮带上的颗粒尿素铺开,增加成品的散热面积。
尿素产品含水份高 2
尿素产品含水份高,在包装降温时,饱和水蒸汽因冷却而析出,使尿素互相溶解而粘连。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使产品含水份的质量分数由原来的0.48%左右降至0.4%左右,产品质量全部达到一等品以上。
(1)防止外来水进入系统:
(2)对低压系统、造粒回收系统的工艺指标万方数据
进行调整,以降低蒸发系统的负荷;
(3)对蒸发系统的工艺指标(温度、真空度)进行调整,从而提高至造粒机的熔融尿液浓度,确保进入造粒机尿液中尿素的质量分数在96% 以上:
(4)对造粒机工艺指标进行调整,最终降低产品的水份。
①造粒机床层温度:在>10组喷头时,一室为≥115℃,二室为≥116℃,但不可过高,床温≥ 118℃就造成颗粒粉化;
②造粒机负压为-0.5kPa至-0.55kPa;
③造粒机床层料位的控制,出料振动器变频不宜开的过大,保证二室在视镜第三个螺栓以
上,保证物料在造粒机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 3尿素颗粒的强度差
提高尿素颗粒强度,这不但有利于防止尿素结块,对尿素缓释长效也有积极作用。在传送、包装、运输过程中,可藏少因粒子受到不同程度的碰撞挤压而产生的粉尘,从而避免尿素结块。在降低尿素产品中水分的同时,我们采取夏季提高产品中甲醛的质量分数至0.45%~0.55%,保证
产品强度在30牛以上。 4尿素颗粒的粒度
尿素颗粒大而均匀,能减少尿素和空气的接触面,对防止吸湿和结块有利。我们采用日本东洋造粒机生产大颗粒尿素技术,产品粒度在 2.00~4.75mm。为了保证尿素产品的粒度,我们通过更换平面旋振筛的筛网(5×5mm换为10× 5mm),定期清理破碎机和平面旋转筛,以保证进人造粒机晶种粒度的均勾性。通过降低造粒机的喷头压力和返料比,从而保证产品粒度的合格率在9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