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大颗粒尿素装置运行总结

大颗粒尿素装置运行总结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27.8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1 09:43:42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大颗粒尿素装置运行总结 小氮肥第39差第1期2011年1月
大颗粒尿素装置运行总结
候博亚智勇
(山西永济中农化工有限公司永济044500)
0前言
山西永济中农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
公司)尿素装置原设计能力为40ka,经过多次改造,于2008年装置能力达到180k/a。但由于原造粒塔设计为@9000mm×64000mm,生产负荷增加后,使造粒塔超设计能力,造成尿素粉尘增加,尿素成品温度高达90℃以上,同时造粒塔黏结严重,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影响尿系素正常生产,增加尿素成本。为了降低单位产品能耗、进步控制环保指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满足市场对大颗粒尿素持续增长的旺盛需求,中农公司决定增加1套100kVa大颗粒尿索装置,并
实施效果及效益分析
4
改造后系统于2009年6月7日一次开车成功,至今运行稳定,达到并超过了改造的预期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的压差比改造前降低了0.03~ 0.05MPa。中压吸收操作较为稳定,同样负荷下,一吸塔回流氨量较改造前减少30%~50%,氨冷凝负荷大大降低。
(2)循环水凉水塔部分填料和喷头经维修和
更换后,填料层布水均匀一致,从而避免了沟流、杆流或偏流现象,降温效果良好。外界气温在35~ 38℃时,尿素循环水上水温度28.0~29.5℃,主厂房循环水上水温度29~31℃,与去年同期相比,水温分别下降了3~4℃和6~7℃。
(3)改造前,夏季最高日产量为605t。改造后,同样外界气温下,日产量最高能够达到810t(含外送2"尿素装置尿液折合的产量),夏季日增产约205t。
(4)由于循环水温降低,氨回收效率提高,吨万方数据
21
于2010年1月进行设计安装,2010年6月投运。经过3个月调试,大颗粒尿素装置现已运行正常。
1
工艺流程
大颗粒尿素装置造粒工艺流程见图1。
由尿素熔融泵将质量分数为96%的尿液送人转鼓造粒机,尿液通过喷嘴喷到流化床尿素帘幕上并附着在循环晶种表面,经过造粒转鼓旋转,使循环的晶种逐新长大。尿素晶种通过流化床形成尿素帘幕,喷到尿素帘幕表面的尿液被迅速冷却固化,同时尿液中的水分被蒸发。大颗粒尿素中的水分质量分数降低至<0.25%后,由造粒转鼓倒料器输送至斗式提升机,由斗式提升机送至
尿素氨耗较改造前降低约5kg。同时,由于甲铵反应热和膨胀蒸汽利用率的提高,减少了系统蒸汽的消耗,改造前一级、二级影胀蒸汽超压的现象已基本消除,吨尿素汽耗比改造前降低了100~ 150kg。CO,压缩机一段进口原料气冷却器投运后,原料气温度由40~43℃降至20~25℃,C0,压缩机输气量明显提高。由于CO,压缩机输气量提高和尿素产量的提高,吨尿素电耗平均下降了约5kW·h。
按装置满负荷运行800Vd、平均每天产量较改造前增加200t、尿素创效益100元/t计,则每天产量增加效益为20000元。按改造后吨尿素平均氨耗下降5kg,每天节省氨量为4t;氨价格按2000元/t计,则每天节氢效益为8000元。按改造后吨尿素平均蒸汽消耗下降100kg,则每天节省蒸汽量为80t蒸汽成本按100元/t计,则每天节约的蒸汽费用为8000元,则每天总效益为 36000元。本次技改总投资为253万元,投资回收期约70d。
(收稿日期2010-04-16)
上一章: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装置运行初期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下一章:HP-Nb﹢M薄壁转化管在合成转化炉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大颗粒尿素装置扩产改造总结 大颗粒尿素装置节能增产改造总结 低压尿素深度水解装置运行总结 大颗粒尿素装置管线设计 氨汽提尿素装置技改情况总结 氨汽提尿素装置低压冷凝器改造总结 大颗粒尿素防结块技术探讨 二氧化碳汽提尿素装置开车技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