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φ2.65m煤气炉炉顶取气及下吹蒸汽入炉方式改造

φ2.65m煤气炉炉顶取气及下吹蒸汽入炉方式改造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42.8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1 08:42:42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φ2.65m煤气炉炉顶取气及下吹蒸汽入炉方式改造 第3期 2012年5月
中氮肥
M-Sized Nitrogenous Fertilizer Progress
No.3 May2012
d2.65m煤气炉炉顶取气及下吹蒸汽入炉方式改造
程绘军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安化公司,河南安阳455133)
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9932(2012)030053-02
【中图分类号】TQ546
我公司是以煤为原料的氮肥企业,造气采用 UCI造气炉,以优质无烟块煤为原料,采用常压间歌制气工艺生产半水煤气和水煤气。公司造气车间现有Φ3.6m煤气炉3台、Φ2.65m煤气炉 8台,Φ2.8m煤气炉16台。2010年2—8月,对8台Φ2.65m造气炉进行了炉顶取气和下吹蒸
汽入炉方式技术改造,现介绍如下。 1
改造的必要性
技改前8台Φ2.65m造气炉上气道开口是在煤气炉侧面,下吹蒸汽通人上气道后进人炉膛
[【收稿日期】2011-10-17
【作者简介】程绘军(1982一,男,河南濮阳人,助理工程师。
化。实际运行中,因为煤浆流量波动比较频繁,煤浆自调不能投。我厂正常的操作是保持高压煤浆泵的转速不变,即煤浆流量不变,根据DCS 计算所雷的氧气流量,投氧气流量自调。
气化炉的负荷调节和氧煤比调节是2个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操作要求。实际负荷设定由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操作需要手动给出。为了防止负荷大幅度波动,设置了负荷设定值变化速度限制器,将负荷每分钟的变化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了防止氧气过量,通过系列逻辑选择控制,保证在提负荷时,先提煤浆流量,经氧煤比控制,氧气流量随之变化;当降负荷时,先降氧气流量,
经氧煤比控制,煤浆流量随之下降。 2.2气化装置背压系统压力控制
背压是整个气化装置压力的控制点。气化炉出来的粗煤气经过洗气塔清洗掉灰尘以后向变换净化工段输送原料气。洗气塔顶出来的水煤气可以有2个走向:去火炬系统燃烧放空或去净化系
万方数据
内。实际生产运行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上行煤气温度高(300℃),煤气炉蓄热能力差,火层不集中,易造成煤气炉吹翻且带出物多。
(2)炉体高度自灰盘算起为5.6m,夹套高度为2.6m,炉算高度为1.63m,上气道下沿与炉顶距离为1.7m,上气道高度为1.0m,工艺指标空层为(2.0±0.1)m,料层提高受到限制。在造气过程中,炭层高度很难控制,即炭层不能高,单炉产气量低。
(3)造气炉料层高度[自炉算帽起(2.0±土 0.1)m)与风机风压(35~40kPa)不匹配造成旋风除尘器带出物多,使造气炉吹风强度受到影响。
统对气体进行进一步处理。所以洗气塔顶部工艺气压力的变化将直接导致气化炉内压力和后续系统压力的波动。在背压系统设计上使用了压力联
锁与分程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 3结束语
对置式四喷嘴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作为煤化工装置中的核心装置,其生产效率的高低以及生产工况的稳定性是决定煤化工生产企业整体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其配套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一直被国外自动化公司产品垄断,我厂在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DCS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首次使用了国产控制系统并不断完善各种控制方案。2008年该煤气化装置一次开车投料成功,连续3a稳定运行,说明国产控制系统WebField ECS-100DCS作为煤化工企业的核心装置一—对置式四喷嘴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的控制大脑完全能满足其安全、可靠、稳定及优化运行的设计要求。
上一章:HT-L粉煤加压气化装置变换系统运行总结 下一章:Φ2800 mm锥形加压水夹套造气炉的设计与运行

相关文章

φ3.6 m固定层造气炉烧宁夏煤和型煤取得成功 Φ3 000 mm煤气炉耐压夹套的改造 φ2800mm/φ2600mm造气炉水夹套检修改造小结 Shell粉煤气化装置中压蒸汽管网的改造 大型高炉炉顶煤气压力调节系统的优化改进 YB/T 6102-2023 高炉炉顶均压煤气及休风煤气回收技术要求 Φ2610 mm∕Φ2800 mm锥形造气炉的应用 Φ4.572m×6.1m溢流型球磨机的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