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酸洗槽的设计

酸洗槽的设计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29.2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0 18:01:3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酸洗槽的设计 第48卷第6期 2010年6月
上海涂料
SHANGHAI COATINGS
酸洗槽的设计
郑小艳(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涂装所,浙江杭州310022)
Vol. 48 No.6 June.2010
摘要:以一条范拉机覆盖件涂装生产线中酸洗槽的设计为例,介绍了钢材酸洗工艺的原理,酸洗槽的结构设计、加热,以及酸雾处理方法,并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酸洗槽的有限元模型,对酸洗槽的静强度进行了计算和验证,对设计薄弱结构进行了改进。
关键词:酸洗工艺;酸洗槽;有限元;静强度
中图分类号:TQ637
0引言
文献标识码:A
拖拉机覆盖件中部分零部件是由热轧钢板经冲
压成型或焊接组装而成的,其表面存在氧化铁皮或量现锈蚀,牢固地覆盖在钢板的表面,并掩盖钢板表面的缺陷。为了保证工件涂装的质量和效果,需要将这些氧化铁皮清除干净。为此,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涂装生产线采用了酸洗除锈工艺,可实现大规模连续生产,并且效率高、质量好。本文针对拖拉机覆盖件,将详细介绍其涂装生产线的酸洗工艺设计,并采用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和验证所设计酸洗槽的静强度,确保设计的可靠性。
1酸洗工艺 1.1酸洗原理
钢材表面的氧化铁皮(FeO、FeaO4、Fe2Os)与酸接触时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而且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钢表面上的氧化铁皮具有疏松、多孔和裂纹的结构,酸洗时会使这此孔、裂缝进一步增加和扩大,而使酸液与基体铁发生化学反应。所以,酸洗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作用:
(1)溶解作用:即氧化铁皮中各种铁的氧化物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溶解于水的铁盐,把氧化铁皮从钢材表面除去。
(2)机械离作用:即酸液与基体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氢气,氢气产生的膨胀压力将氧化
铁皮从钢材表面剥离下米。[收稿日期】2010-04-13
文章编号:1009-1696(2010)06-0024-03
(3)还原作用:金属铁与酸作用时,首先产生氢原子。一部分氢原子相互结合成为氢分子,促使氧化铁皮的剥离。另一部分氢原子靠其化学活泼性及很强的还原能力,将高价铁的氧化物和高价铁盐还原成易
溶的低价铁氧化物及低价铁盐。 1.2酸洗工艺
采用浸渍的方法,将带锈工件浸入硫酸稀释液中
进行化学除锈。稀确酸浓度为10%~25%,槽液工作温度为55~65℃,处理时间8min。
影响钢材酸洗质量的因素不仅与酸洗工艺的设计和控制有关,还与酸洗前钢材表面的脱脂质量及酸洗后钢材表面的防护有关。酸洗前处理主要是脱脂处理,要除油彻底,防止钢材表面存在油渍等污物,从而影响酸洗质量。酸洗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酸液的温度和浓度,随着生产的进行,逐渐提高温度,适量补加水和酸剂。酸洗后要进行多道水洗或是中和后水洗然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如表调、磷化等)。
该生产线酸洗工艺为:热水洗→预脱脂→脱脂 →水洗1→水洗2→酸洗→水洗3→中和→水洗4→ 水洗5一→下道工序。酸洗前处理增加了热水洗工序,通过热水喷淋对工件的机械冲刷,洗去工件表面的灰尘、有机溶剂和油脂等,对工件直接预热,为预脱脂和脱脂工序作准备,不仅使工件能达到更好的脱脂效果,还能减少脱脂剂的消耗。然后通过2道脱脂和2 道水洗工序,确保脱脂质量。酸洗后水洗3工序采用工业水喷淋的方法,洗去工件表面的残胶成分,然后进入中和浸槽,利用碱性槽液对工件表面的残酸成分进行中和处理,最后采用2道水洗工序,确保了工件
上一章:水性醇酸树脂及其涂料的发展现状 下一章:酰胺改性氢化蓖麻油在平版印刷油墨中的应用研究

相关文章

城市扬尘与通过式漫水汽车车轮除泥洗车槽——记湄潭通过式洗车槽的设计 冷轧厂酸洗机组3号横剪大流量中高压液压系统设计方案探讨 阴极电泳槽倒槽的探讨 连杆尖锐裂解槽的脉冲YAG激光切割 从氨泄漏事故谈液氨储槽的安全管理 NHD脱碳系统活性炭脱硫槽的使用总结 带安装挡边及窄小越程槽的轴承套圈加工 连杆激光加工裂解槽的组织与胀断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