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深埋软岩小净距隧道近接既有车站的位移响应

深埋软岩小净距隧道近接既有车站的位移响应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9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3 16:35:3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深埋软岩小净距隧道近接既有车站的位移响应 都市快轨交通·第29卷第6期2016年12月 doi:10. 3969/j. issn. 1672 -6073. 2016. 06. 018
深埋软岩小净距隧道
《土建技术
近接既有车站的位移响应
鹿世民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37)
摘要以在建的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红土地站为工程背景,新建车站采用分离式小净距隧道近距下穿既有车站。通过三维数值分析与现场实测相结合,对既有车站结构的位移响应进行分析。既有结构的整向位移的位移响应服从双Peck拟合曲线,左、右线隧道开挖引发的竖向位移产生叠加,开挖上台阶和拆除临时支撑为位移控制的关健环节;小净距隧道开挖引起的能量释放被既有车站结构吸收,下穿既有结构所得沉降槽宽度参数值为天然地层条件下的0.924倍;深埋软岩小净距下穿既有结构隧道地层损失率取值范围为0.108%~0.16%;上台阶开挖注意控制拱部中空注浆锚杆的超前加固效果,形成一定范图的承载拱;施作隧道仰拱后方可分段拆除临时中隔壁,拆除范图为6~ 7m。结果表明.现场实测和数值计算的结果基本吻合关键调城市轨道交通:小净距隧道:深理:沉降槽宽度参数;地层损失率;位移响应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2 6073 (2016)06 -0087 -06
研究现状
近年来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迅速发展,新建的地铁结构越来越多地下穿既有结构,近接施工过程中对既有地铁结构产生扰动。如何确保新建结构施工时既有结构的正常运营成为地铁建设的难点和重点。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风险工程分级与设计指南》(BJMTR/RM-CF-032013.05),轨道交通下穿既有地
收稿日期:2016-01-14修回日期:2016-01-28
作者简介:虑世民,男,工学博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地下结构和隧道
方面的设计和研究工作,hsm3690@163.com
基金项目:国家计划973项目(2010CB732102)
铁线路(含铁路)风险源等级为特、一级,因此开展针对近距下穿既有车站的位移响应研究尤为重要[1-4]。 1969年Peck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分析,认为隧道上覆地层的地表沉降可用正态分布进行拟合。P.B.Schmid在Peck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单洞隧道上覆地层的地表沉降关于宽度参数K、地层损失率V,为参数的函数[5]。
刘波、陶龙光、丁城刚等对地铁双线隧道开挖引发的地表沉降进行预测,表现为单洞引发的Peck曲线的叠加[6],如图1所示。
2.5
叠加变形曲线
洞1Peck曲线
开挖洞1
D 中岩柱!
2.5/2
少毒点附2Peck曲线开挖润2
图1双线隧道开挖引发的沉降曲线
A, Vn s(x) =
2元 AVi2
exr 2元i
D 2 2元,2
(+)2 2 2i,2
i=K(zzo)
(1)(2)
其中:s(x)为隧道地表任一点的沉降值;x为地表点到隧道中间岩柱中线的水平距离:为隧道中心线到地表沉降槽反弯点的距离;K为地表沉降槽宽度参数;V,为地层损失率;D为双线隧道线路中线的距离。
韩煊、刘赖炜、JRSTANDING等对英国伦敦JLE 地铁、北京地铁5号线及10号线的下穿工程实测数据
URBAN RAPID RAILTRANSIT87
上一章:长沙磁浮工程轨道铺设施工关键技术 下一章:杭州地铁车站节能现状与举措

相关文章

软岩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位移动态响应的三维数值分析 浅埋小净距黄土隧道工程 小净距地铁隧道爆破动力特性与破坏模式研究 炭质页岩小净距隧道围岩变形规律研究 DB37/T 5152-2019 城市超小净距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标准 拱顶土压对深埋重载铁路隧道衬砌结构动力响应影响研究 地铁暗挖隧道下穿既有车站风险控制分析 隧道下穿既有线铁路施工对车站安全性影响及最优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