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上海市中心城中运量公交系统规划的若干思考

上海市中心城中运量公交系统规划的若干思考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9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2 11:14:58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上海市中心城中运量公交系统规划的若干思考 都市快轨交通·第29卷第4期2016年8月
doi:10.3969/j. isn.1672 -6073.2016.04.010
上海市中心城中运量
《快轨论坛
公交系统规划的若干思考
刘涛
(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0040)
摘要中运量公交是一种介于大运量轨道交通和地面常规公交之间的公交系统。在明确中运量公交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从促进常规公交转型升级、完善公共交通结构层次、发展“绿色交通”三方面对上海市中心城区发展中运量公交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明确了中运量公交在中心区的功能定位,并对规划过程中的制式选择、路权保障与道路交通影响、常规公交线网调整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关键词轨道交通;中心城;中运量公交;现代有轨电车;快速公交系统
中图分类号U491.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6073(2016)04-0048-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的“集聚效益”日益增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各大城市都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城市病”症状。交通拥堵是“城市病”症状的一个重要表现,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区范围的蔓延、机动车保有量的上升、职分离等一系列因素都在不断加剧城市的交通问题。
在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已经形成共识。经过多轮的建设发展,上海市基本上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体系,不断促进和优化城市的综合交通结构。为了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结构层次、满足多样化出行需求、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相关决策部门在新一轮上海市公共交通规划中提
出了进一步完善、补充中运量公交层次的发展要求。收稿日期:2015-10-15
作者简介:刘涛,男,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轨道交通规
划与管理,liutao@supdri.com
48URBAN RAPID RAIL TRANSIT
中运量公交的概念及制式
中运量公交是介于大运量轨道交通和低运量常规公交之间的公共交通方式的系统集合。在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CJ/T114—2007)中提及了大运量、中运量、低运量公共交通的概念,明确提出轻轨系统、中低速磁浮系统、胶轮轨系统、单轨系统为中运量公交,但关于中运量公交的具体分类标准缺乏明确的界定。
从广义上来讲,包括BRT(快速公交系统)、现代有轨电车在内、平均运能介于常规公交和大运量公交之间(0.5万~3万人次/h)、平均运速高于常规公交(≥20km/h)的公交方式均可被定义为中运量公交(见表1),但是从各种公交制式的规划、审批、建设和运营等多个角度来看,轻轨、胶轮轨系统更接近地铁系统;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将这两种系统纳入到大运量公交范畴,例如上海轨道交通5、6号线、8号线三期等。
表1广义的中运量公交制式主要技术指标[1]
制式单就
适宜运能/最高速度/车辆单价/工程投资/(万人次/h)(km/h)
(万元/辆)(亿元/km)
1~3
胶轮就0.8~2.5
中低速磁浮
BRT 现代有轨电车
1~3 0.5~1.5 0.7~1.5
75 80 100 80 70
850 1350 1100 200 1800(7 模块/辆)
2.0(高架) 1.9(高架) 1.8(高架) 0.3~0.5(地面) 1.0~1.5(地面)
应用情况东京羽田机场、重庆上海、新加坡
日本爱知县拉美国家;济南、厦门、常州欧洲;大连、苏州、上海
上一章:基于检修资源共享的现代有轨电车车辆基地规模测算及关键指标分析 下一章:“一带一路”全球化大潮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再思考

相关文章

“大上海计划”启示录:近代上海市中心区域的规划变迁与空间演进 对城中村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的思考——以义乌市大路金村立体绿化方案设计为例 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区规划与建筑 深化规划卷 2001年版 临沂市中心城区排水系统建设的思考 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的思考 优化邮政经济结构的若干思考 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区规划与建筑 交通规划国际咨询卷 2001年版 DB41/T 1073-2015 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 调度中心系统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