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引发剂残留量对PVC树脂白度的影响

引发剂残留量对PVC树脂白度的影响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8.4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0 14:06:49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引发剂残留量对PVC树脂白度的影响 来糯蝎蟹
聚氰乙烯
引发剂残留量对PVC树脂白度的影响
万亚格,,尹建平,秦占占,韩忠良,张躁(天展化工有限公司,斯楼石河子832000)
氯乙烯的悬浮聚合是按非均相自由基聚合机制进行的,其中包括链引发、链增长、链转移和链终止,在整个聚合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引发剂是决定聚合速率的主要因索,而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的选择则应根据聚合温度来确定。为了缩短聚合反应时间,提高聚合效率,悬浮案合体系往往采用复合引发体系。
如果引发剂的自由基活性较高,案合反应结束后残留在 PVC树脂中的自由基易夺取PVC树脂大分子链上的氢离子面形成不稳定的双键,导致PVC树脂额色产生变化。因此,应选择活性适宜的引发剂,使案合反应速率均匀,同时使聚合反应结束后引发剂的残留量较少,有利于提高PVC树脂的白度。笔者研究了聚合反应结束后,引发剂残留量对 PVC树脂白度的影响。
1
试验部分
1.1
引发剂的选择
在悬浮法PVC的生产中,常采用油溶性引发剂,主要分为偶氮类引发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偶氮类引发剂分解产生的自由基含有氰基,对PVC树脂质量有一定影响。目前,我国PVC生产企业主要使用过氧化物类引发剂。笔者选取了国内PVC生产企业常用的4种有机过氧化物类引发剂(性能参数见表1)作为试验对象。
4种有机过氧化物类引发剂的性能参数表1
Table 1
Property parameters of
four kinds of organic peroxide initiators
理论活性
编号 1* 2# 3 4

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 过氧化新要酸异产需
过氧化新受酸权 TE
过氧化氧(3,5 5-三甲基己醛)
分子式 Cra H- O Crg He Os CuasO, Crs HaO.
氧值/% 4.62 5.22 6.55 5.09
半竞期强度/C
0.1 h 83 75 84 9%
64 56 64 77
10 h 47
38 46 59
半妻潮/ 2.49 0.83 2.35 13.70
从表1可以看出:在氯乙烯聚合反应(聚合温度57℃)
过程中,2"引发剂的活性高,4*引发剂的活性低,而1*和 3"引发剂的活性适中,在生产中,经常将1*/4"引发剂或 3*/4*引发剂复合用于生产SG7、SG8型PVC树脂,将2"/ 3*引发剂或1"/2*引发剂复合用于生产SG3、SG5型PVC 树脂,结合生产经验,笔者选择1"/2"引发剂复合用于生产SG5型PVC树脂,并跟踪生产全过程,确定案合反应时
[收稿日期]2013=02-28
2013年
间,计算PVC树脂中引发剂的残留量,检测PVC树脂的白度,考察引发剂残留量对PVC树脂白度的影响。
引发剂残留量的计算 1.2
笔者共进行了3组试验,设定聚合反应温度为57C,单体进料量为39t,1*引发剂和2"引发剂按照1:1的质量比进行复配,引发剂用量(干基)和聚合反应时间见表2,其他工艺条件相同。
表2
Table 2
聚合反应条件
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
1"引发剂用量/kg
2*引发剂用量/kg
序号
反应时间/min
1 2 3
E 260 200
8 10 12
8 10 12
根据上述条件计算出引发剂的初始质量分数,再根据文献[1]中的公式计算出反应结束时引发剂的质量分数,结果见表3。
表3
Table3
序号 N 3
反应结束时引发剂的质量分数
Initiator mass fraction at the end of reaction
1*引发剂/10-
44.30 76.64 96.34
2*引发剂/10-6
0.68 6.95 9.59
合计/10-6 44.98 83.59 105.93
引发剂残留量对PVC树脂白度的影响
将以上3次试验得到的PVC树脂按照GB/T15595-2003聚氟乙烯树脂热稳定性试验方法白度法》测试其白度,结果见表4。
表4
PVC树脂的白度
Table 4
序号 1 2 3
Whiteness of PVC resins
残留引发剂质量分数/10-6
44.98 83.59 105.93
白度/% 88 85 81
从表4可以看出:引发残鼠量越低,PVC树脂的白度越高。这是由于在加热的过程中,残留的引发剂易分解生成自由基攻击PVC分子链,使其不稳定部分脱氟化氢,最终造成其白度降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根据聚合体系的特点,结合自身的工艺,谨慎选择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控制反应时间,减少引发剂残留量,提高PVC树脂白度。
【参考文献]
[1]消林,黄志明.聚氯乙烯工艺技术[M].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7;265
[作者简介]万亚格(1982一),女,助理工程师,现就职于天辰化工有限公司树脂评价中心, 46
万方数据
[【编辑:杨彬]
上一章:乙炔发生器加料及置换操作自控程序改造 下一章:组合塔在电石法氯乙烯生产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影响PVC树脂热老化白度检测的因素 干燥工艺对PVC树脂质量的影响 分散剂对PVC树脂性能的影响 氯乙烯聚合助剂对PVC树脂质量的影响 VC-BA树脂替代ACR对PVC性能的影响 引发剂在高固体分羟基丙烯酸树脂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影响聚氯乙烯树脂白度测定的因素 引发剂对核壳型复合乳液合成及性能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