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3春第11期
2015年11月【科研与生产】
聚氯乙烯 Polyvinyl Chloride
氟乙烯聚合釜传热方式探讨
纪业’,姜瑞霞,杜森
(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00)
【关键调】PVC:案合签:反应热:釜项冷菱器:夹套:传热
Vol.43,No.11 Nov.,2015
【摘要】介绍了氧乙烯聚合签的传热方式,对比了不同形式爽套、内冷挡板和釜顶冷凝器的传热效果。
【中图分类号】TQ325.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7937(2015)11001104
Discussion on heat transfer methods of vinyl chloride polymerizer
JI Ye,JIANGRuixia,DUMiao
(QingdaoHygainChemical(Group)Co.,Ltd.,Qingdao266000,China)
Keywords:PVC;polymerizer;reaction heat; overhead condenser; jacket;heat transfer
Abstract:Heat transfer methods of VCM polymerizer were introduced,and heat transfer effects of different modes of jacket, internal cooling baffles and overhead condenser were compared.
聚合釜传热方式进展“1-3) 1
自美国原古德里奇公司开发了PVC生产工艺技术并开始工业化生产以来,聚合釜逐渐从小型化向大型化发展。自前发达国家聚合釜容积有逐步加大的趋势,70m"以下的聚合釜基本已在淘汰之列。美国氟乙烯聚合釜容积大都在70~135m,日本氟乙烯聚合釜容积在150m"左右,德国已成功地开发出200m多用途大型氯乙烯聚合釜,上海森松压力容器有限公司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夹套 105m和136m氯乙烯聚合釜。
氯乙烯的悬浮聚合过程包括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链转移等基元反应。PVC的型号主要由聚合温度决定,因此在生产中,聚合温度必须保持恒定,这就要求传热速率与放热速率相等。聚合签的传热形式决定着传热效果,也决定着PVC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70m以下的聚合签放出的热量可通过聚合釜夹套和内冷管内的循环水带走。随着聚合釜的大型化,聚合釜内壁增厚,夹套的传热能力已不能满足生产要求,于是又出现了签顶冷凝器。在循环水量和
,【收稿日期】2015-0325
温度一定的情况下,聚合签内冷管、夹套及釜顶冷凝器总的传热面积决定了传热能力,进而影响PVC产量和质量。
2传热方式对比
氰乙烯聚合釜主要采用冷却水夹套的形式传热,从最早的普通夹套结构到螺旋半管夹套结构及全流通结构。
随着氯乙烯生产技术的进步,聚合釜的容积不断增大,采用大型聚合釜生产的PVC树脂批次稳定性好,且消耗定额低。但采用大型聚合签后,聚合釜的传热间题将会增加。为获得最佳热平衡,开始在聚合釜顶部增加回流冷凝器,以提高聚合釜的传热能力。
2.1夹套传热
夹套传热可分为釜外冷却夹套方式和全流通内夹套方式,釜外冷却夹套主要有3种结构:①普通夹套结构,②爆旋半管夹套结构,③全流通半管外夹套结构()。其结构见图1。
【作者简介】纪业(1988一),男,硕士,助理工程师,2013年6月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现于青岛海晶化
工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从事技术创新管理工作。
11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