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Subject
合格评定活动中“保密性”的
使用 ①文/徐洁
一、实施意义
“保密性”作为合格评定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其核心意思为“保密”(这不同于汉语词典中的解释)。
合格评定的流程和要求决定了合格评定机构有机会接触到合格评定对象的一些未公开的信息。合格评定机构为了获取合格评定对象的相关证据,享有查看和访问的权利,这就需要对合格评定对象的所有者做出保密承诺,并负有保密责任。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保密性要素。
1.保密工作的客观性
国家、组织和个人的秘密是客观存在的,其保密意识和保密措施的实施也是普遍存在的,故合格评定活动中必然涉及秘密及保密事项。
工,保密工作的必要性
一是法律要求公民应履行保密义务。二是合格评定对象的所有者对保密工作有直接的要求,为满足“客户”要求,所以保密是必要的。
3.机构有保密的需求
机构有保密的意识,那是为 38片势》2012·12
获取合格评定有效信息的需要,为增进相关方信任和提高对合格评定价值的认同的需要
因此,保密工作的客观性、普遍性、必要性及机构的目的性决定了合格评定活动的保密性。
二、使用原则 1,提供信任原则
合格评定机构应郑重承诺,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向合格评定对象提供“确保保密性信息不被泄露”的信任。
合格评定机构为达到获取合格评定活动所需有效的和必要的信息的目的,必须对合格评定对象的专有信息进行保密。合格评定对象的秘密分布范围很广,常涉及有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和商业秘密。由于法定要求和行业约束等原因,涉密范围的识别、保密措施的实施等在合格评定活动中普遍存在。合格评定机构在合格评定活动中,如果泄密就影响了合格评定对象的安全和利益,合格评定对象就不会提供所需的全部信息,则不能达到合格评定机构的目的。合格评定机构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给合格评定对
编辑/徐航
象提供确保保密性信息不被泄露的信任。这就要求合格评定机构制定相应政策和采取相关措施,以确保各个层次(包括代表其活动的委员会、外部机构或个人)对从事合格评定活动时获得和产生的信息予以保密,并通过在法律上具有强制实施力的协议,落实上述政策和安排,以赢得合格评定对象的信任。
2.贵任性原则
责任性原则是从合格评定对象(组织和个人)的保密要求关联到合格评定组织(机构)责任的一条原则。合格评定机构对其合格评定对象提出的信息保密要求,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并应在其职责中做出规定,通过履行职责予以兑现
“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提出保护其专有信息(指未公开的信息)的要求”,作为合格评定服务机构必须满足合格评定对象的要求。特别是当合格评定对象是国家安全和利益、军事工程、高科技的组织时,除法定要求外,可以另有特殊要求,从事合格评定服务的机构应予满足。
3.均衡管理原则
均衡管理是指信息保密和信息公开的均衡管理,即通过正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