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QB/T4111—2010:食品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的重要依据

QB/T4111—2010:食品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的重要依据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36.8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1 08:53:32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QB/T4111—2010:食品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的重要依据 关注IFocus
编辑/孔令欣
QB/T4111-2010:食品企业建立
诚信管理体系的重要依据 O文/白慧卿杜豚
为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主席令第9号)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57 号),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15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8号)部署和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2010年8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QB/T4111-2010《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标准,并于201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发布,为我国推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及食品工业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目前,我国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模式是政府统一指导和推动,以食品工业企业为主体责任建立诚信管理体系。
食品工业企业的主体责任是保
障食品质量安全和促进行业和企业自身健康长久发展,因此,企业在建立和实施诚信管理体系时,仍然是以法律法规为基本要求,以责任为基础,将诚信理念贯穿于企业的
26万教架》2012·03
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中。具体落实到企业对诚信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中,则要深入领会诚信教育、诚信因素识别、体系运行、自查自纠改进、征信评价,和失信惩戒在诚信管理体系的策划、运行、检查改进与评价公示中的作用,把握好诚信管理体系的运行规则及建立实施的主要特点,以保障诚信管理体系和其他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一、标准适用的范围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出,究其根源不仅是食品工业企业本身管理不善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也有对原辅料供应商控制不严其自身趋利性造成的事故,也会有因片面旁大效应进行虚假宣传产生的恶劣影响,也有因检测环节把关不严带来的问题,因此,诚信管理体系盖了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同时,标准本身也适用于与食品相关的组织,包括食品原辅料供应商和检测机构等等。
二、CMS的运行规则及特点诚信管理是食品工业企业经
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诚信管理体系是其他管理体系的基础和
保障,该体系在诚信方针的指引下,基于策划一实施一检查一改进(PDCA)运行模式,增加了体系评价和征信评价,形成了独特的6+1,即方针、策划、实施、检查、评价、征信+改进运行模式。
食品工业企业在建立和实施诚信管理体系时,要求建立诚信策划机制、体系运行机制、检查改进机制、评价公示机制,形成管理体系文件。以下重点介绍在诚信管理体系建立及实施过程中,区别于其他管理体系的主要特点。
1.诚信因素识别
食品工业企业在建立和实施诚信管理体系时,应以质量诚信为主线,以防范失信风险为重点,策划仍然围绕保障产品质量和防范失信风险而展开。
“诚信为本、预防为主”,本
标准区别于其他管理体系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失信预防,即对企业所有的包括研发、采购、生产、储运、后勤、营销、服务、财务等企业职责内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诚信因素识别,通常按照每一活动的过程进行识别,在人员机构、制度履行、环境设施、信息交流四个方面来充分考
上一章:产品认证档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章:关于ISO∕CD 9001内容的商榷

相关文章

建立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流程 GB/T 33300-2016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CNAS-EC-029-201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依据CNAS-CC61/62的认可资格转换为依据CNAS-CC18的认可资格的说明 RB/T 011-2019 食品生产企业可追溯体系建立和实施技术规范 煤炭企业法律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研究 企业文化与员工激励体系的研究和建立 建筑企业项目管理实务:《项目管理规程》的建立与实施